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B183)

作品数:7 被引量:59H指数:4
相关作者:张晓萍李锐杨勤科于浩王勇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水利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 3篇农业科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水利工程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黄河中游
  • 3篇径流
  • 2篇遥感
  • 2篇植被
  • 2篇土地利用
  • 2篇小波
  • 1篇多光谱
  • 1篇多光谱图像
  • 1篇遥感图像
  • 1篇遥感图像融合
  • 1篇雨量
  • 1篇造林
  • 1篇植被变化
  • 1篇植被恢复
  • 1篇植树
  • 1篇植树造林
  • 1篇制图
  • 1篇输沙
  • 1篇输沙模数
  • 1篇双树复小波

机构

  • 7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贵州大学
  • 1篇西安理工大学
  • 1篇国土资源
  • 1篇新疆维吾尔自...
  • 1篇水利部黄河水...

作者

  • 7篇张晓萍
  • 5篇李锐
  • 3篇杨勤科
  • 2篇于浩
  • 1篇穆兴民
  • 1篇段建军
  • 1篇赵静
  • 1篇高照良
  • 1篇王勇
  • 1篇崔健

传媒

  • 3篇中国水土保持...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遥感信息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年份

  • 3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基于DEM的黄河中游植被恢复对年均径流量影响的估计被引量:4
2009年
植被恢复及其对年均径流量影响的空间格局对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及水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在分析植被适宜性分布规律的基础上,基于黄河中游河口-龙门区间100m地形高程模型(DEM)和专家经验进行了区域植被适宜性制图,并基于参数率定后的多年平均蒸散量计算公式和水平衡模型,估算了不同植树造林情景下年均径流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河龙区间符合植被带分布规律的适宜区植树面积为6.6×103km2,次适宜区植树面积为4.8×103km2,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5.8%和4.3%。土地覆被现状条件下区域产水约为33.8mm(38.07×108m3)。适宜区植树后,区域产水减少量约为1.9mm(2.12×108m3),减少5.6%。适宜区和次适宜区均植树后,区域产水减少量约为3.1mm(3.49×108m3),减少9.2%。空间分布格局表明,区域局部减水最大达到48mm。受气候条件影响,东南部高降雨量地区的流域适宜植树面积达45.1%,相应减水比例达36.0%。西北部低降雨量地区的流域植树面积约为0.7%,相应的减水比例为0.4%。
张晓萍张橹李锐杨勤科
关键词:植树造林制图DEM黄河中游
不同时间尺度径流对植被变化的响应被引量:3
2007年
植被覆盖对陆地生态系统的水分循环起着重要作用。径流对植被变化在不同时间尺度的响应研究,对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及水资源管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该文介绍基于对比流域法,在多年平均、年际、季节等不同时间尺度径流对植被变化响应的研究结果。多年平均尺度上,由植被类型更替引起的径流绝对变化量,湿润区较干旱区大。其相对变化量在干旱区严重;年际尺度上,因植被变化,径流从一种平衡状态到另一种平衡状态的响应时间因抚育措施和地区不同而不同,造林情况下,湿润地区一般需要15~20a,干旱地区约需25a甚至更长,森林自然恢复情况下则需要上百年;季节尺度上,径流对植被变化的响应在季风影响区较四季湿润地区强烈。流量历时曲线研究表明,干旱地区造林,其基流无论在量或发生概率的变化上均较湿润区强烈。
张晓萍高照良张橹李锐
关键词:植被变化
黄河中游地区年径流对土地利用变化时空响应分析被引量:34
2009年
以黄河中游河龙区间为研究区,以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及生态环境建设导致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为背景,采用非参数统计法,基于区内38个水文站20世纪50年代至2000年水文数据,分析流域年径流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响应的时空变异特征,估算影响因素贡献率。结果表明:其中29条流域年径流量呈显著减少趋势,变率为0.17~2.61 mm/a;28条流域年径流量具有显著跃变时间,无定河流域各水文站跃变时间多在1970—1973年间,其余则多为1978—1985年,最晚为1994年;在5%、50%和95%的发生频率上,跃变前后时段年径流量减少幅度以30%~60%普遍,最大分别为73.2%、63.5%和69.7%;河龙区间整体呈显著减少趋势,变率为0.79 mm/a,跃变时间发生在1979年,3个频率上的减少幅度分别为46.5%、42.4%和24.1%。估算的11条流域中有9条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等人类活动对流域径流减少影响程度超过50%。水土保持措施面积的增加,尤其淤地坝等水利水保工程措施的持续修建,对区域地表径流变化具有明显影响。
张晓萍张橹王勇穆兴民
关键词:年径流水土保持黄河中游地区
黄河中游河口-龙门区间陆面年蒸散量估算被引量:2
2009年
论文采用多年平均流域水平衡模型,利用黄河中游河口—龙门(即河龙)区间1970~2000年水文气象资料,估算该区陆面蒸散量,并分析其时空变化特征。模型模拟值与水量平衡法计算值复相关系数达0.95,有效系数0.82,均方差19.3 mm。估算相对误差随湿润或干旱程度增强而增大。相对误差对降水量变化的敏感程度以西北干旱草原区最强,南部林区最弱。黄河中游河龙区间多年平均陆面蒸散量384 mm。整个区域陆面蒸散量呈递减趋势,20世纪70~80年代减少幅度较80~90年代剧烈。空间上前期表现为多中心变异格局,而后期则大致呈现南北梯度变化。表明干旱半干旱的河龙区间陆面蒸散量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多变性。
赵静张晓萍段建军张橹
关键词:黄河中游
基于双树复小波的遥感图像融合
2008年
介绍了DTCWT(双树复小波变换)的基本原理,与传统小波变换相比,DTCWT具有良好的平移不变性和方向选择性,能够提高小波分解和重构的精度,更好地保持边缘、纹理等细节。在传统小波图像融合的基础上,提出了三种基于DTCWT的遥感图像融合算法:基于IHS变换和DTCWT融合法、模值加权融合法和模值局部方差融合法。对"北京一号"小卫星数据进行融合实验,结果表明,三种融合算法不仅有效地增强了融合图像的空间细节表现能力,而且很好地保留了多光谱图像的光谱信息。
于浩张晓萍杨勤科崔健李锐
关键词:全色图像多光谱图像离散小波变换双树复小波变换遥感图像融合
黄河中游河龙区间土地利用与林地覆被格局变化研究被引量:11
2007年
采用1986年和1997年夏季LANDSAT TM(30 m×30 m)遥感影像数据,对黄河中游河口镇至龙门区间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尤其是林地覆被格局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整体上,研究区农耕地利用类型面积在减少,林灌地类型面积在增加,但是增加或减少幅度均较微弱,其变化在24条主要流域表现得不均衡。林地覆被类型与其他用地类型间相互转换的面积和形状表现得零星、破碎,变化方向不规律。林地覆被斑块数和斑块面积关系10年前后在各流域间表现得很相似,斑块数及其面积所属分级的分布格局在全区变化不大。聚类结果表明,1986年和1997年林地覆被状况在绝大多数流域间表现出巨大的相似性,全区10年前后林地覆被格局没有显著变化。
张晓萍董冰让李锐杨勤科
关键词:土地利用遥感黄河中游
延河流域径流和输沙周期变化特征的小波分析被引量:8
2008年
用延河流域甘谷驿站1953—2000年实测月径流深和输沙模数数据和1957—2000年月均面降雨数据,采用小波多尺度方法,分析延河流域主要水文要素的周期及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延河流域降雨、径流和输沙存在着显著的周期,且其大小非常接近,为3.0、6.5、13.0和23.0 a。降雨、径流和输沙主周期分别是3.0、23.0和23.0 a。延河流域20世纪70年代后降雨量年际分配趋于均匀。3 a对应的小尺度上,70—80年代初3个水文序列对应曲线出现紊乱现象,与该时期大规模水利水土保持措施的修建有关。80年代后,由于水利水土保持措施减水减沙效益的削弱,3条曲线重新趋于一致。13 a对应的中尺度和23 a对应的大尺度上,均出现径流和输沙曲线不同步,或者滞后于降雨曲线现象。降水是径流和输沙周期性变化的主要外动力因子,人类活动导致的流域下垫面变化则是不可忽视的另一重要原因。
于浩张晓萍李锐
关键词:降雨量径流深输沙模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