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40533043)

作品数:10 被引量:37H指数:3
相关作者:易著文何小解莫双红吴小川何庆南更多>>
相关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北京军区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细胞
  • 3篇肾小管
  • 3篇肾小管坏死
  • 3篇小管
  • 3篇内皮
  • 3篇坏死
  • 3篇急性肾小管
  • 3篇急性肾小管坏...
  • 3篇干细胞
  • 2篇单侧
  • 2篇单侧输尿管
  • 2篇单侧输尿管梗...
  • 2篇血管
  • 2篇输尿管
  • 2篇输尿管梗阻
  • 2篇尿管
  • 2篇系膜
  • 2篇系膜细胞
  • 2篇细胞集落
  • 2篇细胞因子

机构

  • 10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军区总医...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中南大学

作者

  • 10篇易著文
  • 8篇何小解
  • 7篇莫双红
  • 5篇何庆南
  • 5篇吴小川
  • 4篇党西强
  • 3篇张建江
  • 3篇刘喜红
  • 3篇黄丹琳
  • 3篇陈丹
  • 2篇曹艳
  • 1篇关凤军
  • 1篇毛华雄
  • 1篇张新萍
  • 1篇周钢
  • 1篇杨华彬
  • 1篇白海涛
  • 1篇朱敏

传媒

  • 3篇中华儿科杂志
  • 3篇中华肾脏病杂...
  • 1篇中国当代儿科...
  • 1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临床心身疾病...

年份

  • 3篇2009
  • 5篇2007
  • 2篇2006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在庆大霉素诱导的大鼠急性肾衰竭中的变化
2006年
白海涛易著文何小解莫双红
关键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急性肾衰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ACE活性
干细胞因子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骨髓干细胞及内皮祖细胞的动员作用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探讨干细胞因子(SCF)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骨髓干细胞及内皮祖细胞的动员作用。方法5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7组:正常对照组、SCF组、G-CSF组、SCF联合G-CSF组(SCF-G组)、假手术组、UUO组、SCF联合G-CSF用于UUO组(UUO+SCF-G组)。实验第5天采集血标本后:①流式细胞仪检测静脉血单个核细胞中CD34+、CD34+/CD133+细胞;②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尿素氮、肌酐水平。结果①对照组大鼠静脉血单个核细胞中CD34+细胞为(0.13±0.01)%,假手术组CD34+细胞为(0.24±0.0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其余各组与对照组比较CD34+细胞百分率均明显增高(P<0.05),以UUO+SCF-G组(3.04±0.42)%及SCF-G组(2.10±0.28)%增高最为明显;②对照组大鼠静脉血单个核细胞中CD34+/CD133+细胞为(0.02±0.01)%,假手术组CD34+/CD133+细胞(0.05±0.0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其余各组与对照组比较CD34+/CD133+细胞百分率均明显增高(P<0.05),以UUO+SCF-G组(0.73±0.17)%增高最为明显;③7组血清尿素氮,肌酐、谷丙转氨酶水平无明显增高,UUO组谷草转氨酶水平较其他6组增高,差异有显著性。结论SCF和G-CSF对干细胞和内皮祖细胞的动员效果并非完全呈平行关系,联合使用可提高内皮祖细胞和干细胞的动员率,短期内未见肝、肾毒副作用。
张建江易著文党西强何小解吴小川
关键词:单侧输尿管梗阻骨髓干细胞内皮祖细胞干细胞因子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胚胎后肾间充质细胞肾包膜下移植对急性肾小管坏死大鼠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将胚胎后肾间充质细胞移植到大鼠右肾包膜下,探讨移植细胞对宿主急性肾小管坏死(ATN)的保护作用。方法体质量相近的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n=24)、ATN(n=35)、ATN加假手术(n=37)、ATN加培养基(n=36)、ATN加细胞移植(n=29)共5组。首剂庆大霉素注射后第5、8、11、14天每组分别取6只大鼠处死,留取血和肾组织标本。4,6-联脒-2-苯基吲哚(DAPI)示踪法观察移植细胞的分布。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Scr和尿NAG酶水平。HE染色法进行。肾组织病理评分。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肾皮质Ki-67和Bcl-2阳性表达细胞,分别计算增殖指数和Bel-2蛋白的相对表达量。TUNEL法检测肾皮质细胞的凋亡指数。结果胚胎后肾间充质细胞被扩增,波形蛋白染色阳性,角蛋白染色阴性,符合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的特点。与ATN组、ATN加假手术、ATN加培养基组大鼠比较,ATN加细胞移植组大鼠Scr和尿NAG酶较低[第14天Ser:(101.38±20.46)μmol/L比(248.78±23.15)、(252.98±33.521、(229.08±18.18)μmol/L;NAG酶:(14.83±7.74)U/L比(33.33±14.88)、(29.62±10.54)、(30.22±10.94)U/L,均P〈0.051;右肾皮质病理积分降低(P〈0.05);肾小管上皮细胞增殖增加(P〈0.05),凋亡减少(P〈0.05);Bel-2蛋白表达水平上调(P〈0.05)。结论肾包膜下移植胚胎后肾间充质细胞能够修复损伤的肾脏,改善肾功能。
陈丹易著文刘喜红何庆南黄丹琳吴小川莫双红
关键词:急性细胞增殖间质干细胞移植
过敏性紫癜患儿肾组织内皮素-1的表达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研究内皮素-1(ET-1)在过敏性紫癜(HSP)患儿肾组织中的分布、表达变化及其与肾脏病理损害的关系,探讨ET-1在紫癜性肾炎(HSPN)发病及病理进展中的作用。方法分别以免疫组织化学及原位杂交方法检测51例不同病理分级HSP患儿急性期组与恢复期组肾组织ET-1蛋白及mRNA表达,10例正常肾组织为对照组。结果1.正常肾组织及HSP患儿肾组织中均有ET-1表达。正常肾脏肾小球、系膜ET-1仅微弱表达;远端肾小管表达多于近端,间质无表达;HSP患儿肾组织ET-1表达信号明显增多,肾小管表达比对照组增多,主要见于血管内皮细胞、上皮细胞和系膜细胞(P均<0.05);蛋白及mRNA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764 P<0.05);2.急性期组与恢复期组不同病理分级HSPN患儿肾组织ET-1表达均存在明显差异,Ⅰ-Ⅳ级病理损害者ET-1表达水平随病理加重而表达增加,病理表现为Ⅴ-Ⅵ级者,ET-1表达与上述各组比较有所降低,但仍较对照组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与急性期组相比,恢复期组ET-1表达明显减低,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4.尿常规检查正常组与异常组,ET-1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肾组织能通过自分泌方式产生ET-1;ET-1表达水平与肾脏病理损伤程度有一定关系,在HSPN发病及病理进展中发挥一定作用;临床上应积极行肾组织活检确立HSPN的诊断。
关凤军易著文何庆南党西强吴小川何小解杨华彬莫双红
关键词:内皮素-1紫癜过敏性肾炎紫癜性
胚胎后肾间充质细胞移植对急性肾小管坏死肾功能的修复作用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将体外培养的胚胎后肾间充质细胞,通过尾静脉注射移植给急性肾小管坏死的模型大鼠,观察是否改善对肾功能起修复作用。方法:(1)体外培养、扩增及生物学鉴定大鼠胚胎后肾间充质细胞株(RIMM-18);(2)通过皮下注射总量为900mg/kg庆大霉素,建立急性肾小管坏死的大鼠模型;(3)除空白组外,将造模大鼠随机分为3组:①移植组:造模后通过尾静脉注射移植培养的RIMM-18细胞1~6×107/ml;②培基组:造模后通过尾静脉注射等量的无血清培养基;③急性肾小管坏死组(ATN组):皮下注射总量为900mg/kg的庆大霉素×3d。(4)留取标本:分别于成模后1d、4d、1周、2周及4周杀鼠,留取尿和血标本;(5)生化指标检测:BUN、Scr、尿蛋白、尿肌酐、β2-MG、NAG和RBP等。结果:(1)RIMM-18细胞体外生长良好,保持间充质细胞特性。(2)皮下注射总量900mg/kg的庆大霉素3d成模。(3)移植组大鼠毛发有光泽、脱毛少,体重及尿量的恢复较快,死亡率下降。(4)各组大鼠生化指标比较:移植组尿蛋白于4d时达峰值,2周时下降接近正常;而培基组和ATN组于1周达峰值,持续至4周降至正常。移植组、培基组和ATN组于1周、2周时其值分别为(1.37±0.10)mg/L、(1.97±0.21)mg/L、(2.05±0.19)mg/L,(0.56±0.07)mg/L、(1.59±0.07)mg/L、(1.66±0.11)mg/L,移植组与培基组及ATN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UN、Scr、NAG、RBP及β2-MG变化规律类似。(5)肾脏病理:移植组4d时肾小管病变最显著,培基组和ATN组则于1周时肾小管病变最明显,恢复较移植组慢。肾小管Paller氏评分显示于1周、2周、4周时移植组与培基组及ATN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胚胎后肾间充质细胞通过尾静脉移植能改善ATN的肾功能。
刘喜红易著文陈丹何庆南黄丹琳何小解莫双红
关键词:急性肾小管坏死干细胞移植
siRNA干扰转化生长因子β_1表达对SD大鼠系膜细胞纤维连接蛋白的影响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利用能够表达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siRNA 的绿色荧光蛋白融合表达质粒载体(pGEFP-C_1)转染 SD 大鼠系膜细胞系、干扰 TGF-β_1的表达,观察系膜细胞纤维连接蛋白(FN)的相应变化,探讨防治肾脏纤维化的新途径。方法根据大鼠 TGF-β_1基因序列第538-556(A)和895-913(B)核苷酸序列,将 A、B 二段序列分别构建成小发夹结构,分别(A/B)或共同(A+B)插入一个 pGEFP-C_1载体中,得到3个重组载体,能够分别或同时表达针对 A 或(和)B 序列的 siRNA,分别转染系膜细胞后,通过 ELISA 和 RT-PCR 动态观察系膜细胞 TGF-β_1、FN 的 mRNA 和细胞培养上清中蛋白浓度的变化,探讨二者变化的相互关系。结果载体表达的 siRNA 与 TGF-β_1基因第538-556序列相同者,能够显著干扰48 h 时间段 TGF-β_1 mRNA(RT-PCR)(P<0.01)和蛋白分泌(细胞上清ELISA)(P<0.01),脂质体转染刺激系膜细胞 FN 分泌显著增加,表现为对照组和 TGF-β_1未被有效干扰组,FN 分泌于24 h 时段达到峰值,而 TGF-β_1被干扰的实验组,FN 峰值被推迟到48 h 才出现(P<0.01)。结论 siRNA 干扰系膜细胞 TGF-β_1的表达,能够减少 FN 的表达,但 FN 的表达可能并不完全依赖于 TGF-β_1。
毛华雄易著文吴小川党西强何小解曹艳莫双红
关键词:小分子干扰转化生长因子Β肾小球膜SPRAGUE-DAWLEY
干细胞因子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骨髓干细胞促进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脏损伤的修复
2009年
目的研究干细胞因子(SCF)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骨髓干细胞对肾间质中微血管、纤维化程度和肾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对微血管影响的可能机制。方法128只大鼠按数字随机法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SCF联合G—CSF动员组(SCF—G组)、UUO组、UUO+SCF—G组。于实验第5、14、21、28天每组各随机抽取8只处死,检测Scr、肾间质CD34阳性表达细胞数目和Ⅷ因子阳性表达细胞数目、肾间质纤维化和间质病理损害积分、肾皮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和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mRNA的表达。结果(1)UUO组2周时可见到肾间质纤维化伴肾小管周微血管的丢失。(2)UUO+SCF—G组肾间质干细胞归巢数目明显高于UUO组和Sham组(P〈0.05)。(3)UUO+SCF—G组。肾小管周微血管指数减少出现的时间晚于UUO组(P〈0.05)。(4)第14、21、28天UUO+SCF—G组间质化纤维程度和肾小管损伤程度均轻于UUO组(P〈0.05)。(5)UUO+SCF—G组术后VEGFmRNA表达下调出现的时间晚于UUO组,且表达均高于同期UUO组(P〈0.05)。(6)UUO+SCF—G组术后TSP—1mRNA表达增高出现的时间晚于UUO组,且表达均低于同期UUO组(P〈0.05)。(7)在UUO组和UUO+SCF—G组中,肾小管周微血管指数与Scr、间质纤维化积分和肾小管间质病理积分均呈负相关;肾皮质VEGFmRNA表达与肾小管周微血管指数呈正相关;肾皮质TSP-1mRNA表达与肾小管周微血管指数呈负相关。结论(1)UUO大鼠存在肾小管周微血管丢失,并与肾间质纤维化及间质病理损伤相关。(2)联合应用SCF和G—CSF动员骨髓干细胞可以归巢至受损的肾脏,有助于减少肾小管周微血管丢失,并进而减轻肾间质纤维化和间质损害,保护肾功能。(3)联合应用SCF和G—CSF可以上调肾皮质VEGFmRNA水平和下调TSP-1mRNA
张建江易著文何小解何庆南党西强黄丹琳曹艳吴小川莫双红
关键词:输尿管梗阻骨髓祖代细胞干细胞因子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修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2
2007年
张建江易著文
关键词:血管内皮细胞
胚胎后肾间充质细胞移植对急性肾小管坏死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和增生的影响被引量:1
2007年
以往普遍认为肾小管损伤的修复机制为周围剩余的上皮细胞分裂、增殖代替坏死的小管上皮细胞。近年来研究表明,减少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程序化死亡,或使处于程序化死亡中的上皮细胞“复活”,也可促进急性肾小管损伤的修复。
刘喜红易著文陈丹何小解莫双红
关键词: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急性肾小管坏死急性肾小管损伤增生胚胎
反义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对大鼠系膜细胞增生的影响
2007年
目的研究反义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对系膜细胞MCP—1分泌及增生的影响。方法用逆转录病毒感染体外培养的系膜细胞,得到转染反义MCP—1的系膜细胞,经PCR及Southern印迹鉴定外源基因在系膜细胞基因组DNA上的整合。脂多糖(LPS)刺激反义MCP-1系膜细胞,以正常系膜细胞及转染空白载体的系膜细胞为对照,观察其增生情况。用RT-PCR法检测MCP-1、CC趋化因子受体2(CCR2)的mRNA表达。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中MCP-1蛋白的分泌。结果经逆转录病毒转染得到的反义MCP-1的系膜细胞,其基因组DNA中有外源基因的整合。在正常的培养条件下,反义组与对照组系膜细胞的增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CP-1、CCR2的mRNA均有少量表达;MCP-1的蛋白也有微弱表达。在LPS的刺激下,反义组与对照组MCP-1的mRNA的表达均增高;MCP-1蛋白的分泌均增多。与对照组比较,反义组系膜细胞的增生受抑制[(16.83±1.16)×10^4/ml比(19.63±1.85)×10^4/ml],MCP—1的mRNA的表达较少(0.424比0.866,P〈0.01),MCP—1蛋白的分泌减少。CCR2的mRNA表达与MCP-1的变化一致。结论(1)逆转录病毒载体pLXSN可有效地介导MCP-1 cDNA在系膜细胞的转染。(2)反义MCP-1可降低系膜细胞MCP—1的转录和翻译。(3)反义MCP—1的转染可降低系膜细胞在炎症状态时的增生。(4)大鼠系膜细胞具有CCR2的表达,在炎症状态时形成MCP-1、CCR2的自分泌环路。
张新萍易著文何小解何庆南朱敏周钢
关键词:单核细胞化学吸引蛋白质1趋化因子系膜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