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青年科技晨光计划(201271031379)
- 作品数:3 被引量:18H指数:2
- 相关作者:朱伯铨李享成赵飞朱越男魏国平更多>>
- 相关机构:武汉科技大学浙江自立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圣泉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武汉市青年科技晨光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更多>>
- MgO-C材料在氮气气氛下的物相演化及其力学性能研究被引量:6
- 2014年
- 以电熔镁砂、天然鳞片石墨、煤沥青、Al粉及Si粉为主要原料,以热固性酚醛树脂为结合剂,混匀后压制成MgO-C材料试样。将试样在氮气气氛下分别经1000℃×3h、1200℃×3h、1400℃×3h热处理,研究热处理温度对材料物相组成、显微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000℃热处理后,试样中Al消失,反应生成了柱状AlN和八面体状MgAl2O4,此温度下Si尚未参与反应;1200℃热处理后,Si开始反应生成六边形板状的SiC,镶嵌在镁砂基体中,提高了试样的高温抗折强度和热震后残余抗折强度;1400℃热处理后,试样中除有柱状AlN和八面体状MgAl2O4生成外,还有较多晶须状SiC和针状β-Si3N4生成,形成了良好的非氧化物结合,使得材料具有优良的高温力学性能和抗热震性能。
- 伊竟广朱伯铨李享成马铮魏莹
- 关键词:镁碳砖显微结构高温抗折强度
- 以托帕石为原料的莫来石耐火骨料的制备及其烧结机理被引量:1
- 2014年
- 以澳大利亚托帕石精矿为原料,经湿法球磨、烘干后以150MPa压力压制成Ф20×20mm的试样,再分别经1300、1400、1500、1600、1700和l750℃煅烧3h,通过测试试样煅烧后的线变化率、显气孔率、体积密度、吸水率和常温耐压强度,研究了煅烧温度对试样烧结性能的影响,分析了烧结机理。结果表明,试样经1300℃煅烧3h后,托帕石完全转化为柱状莫来石晶须。随煅烧温度升高,莫来石晶须逐渐烧结;试样经1750℃煅烧3h后,显气孔率为1.4%,体积密度为2.89g/cm3,常温耐压强度为648MPa。烧结机理分析表明:试样在1300~1500℃为固相烧结,烧结传质方式为体积扩散;当煅烧温度高于1600℃时,试样中生成少量的液相,液相的存在起到烧结助剂作用,使试样致密化过程明显加快,晶粒尺寸显著增大。
- 朱伯铨魏国平李享成马铮
- 关键词:莫来石
- Al粉、Si粉对低碳Al_2O_3-C滑板显微结构和高温力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3年
- 为了改善低碳Al2O3-C滑板的高温力学性能,在质量分数65%的电熔白刚玉颗粒、25%的白刚玉细粉、6%活性α-Al2O3粉、4%的石墨+炭黑、外加4%酚醛树脂的滑板配料中,分别以3%(w)的Al粉或Si粉或3%(w)Al粉+3%(w)Si粉等量替代白刚玉细粉,混匀后在150 MPa下压制成140 mm×25 mm×25 mm的试样,经200℃24 h干燥,1 400℃埋焦炭处理3 h后,检测其高温抗折强度和抗热震性,并分析物相组成及显微结构。结果表明:单加Al粉的试样高温抗折强度高于单加Si粉的,但前者热震后残余抗折强度比后者低;与单加Al粉或Si粉的试样相比,同时加Al粉和Si粉的试样具有更高的高温抗折强度和更优的抗热震性。力学性能的变化与试样中原位生成的非氧化物相密切相关:在单加Al粉或Si粉的试样中分别有棒状AlN晶须或纤维状SiC晶须生成;而同时加Al粉和Si粉的试样中除了有AlN晶须和SiC晶须生成外,还原位生成了六角板状的SiAlON相,并相互交织在一起。
- 赵飞朱伯铨李享成朱越男
- 关键词:SI粉高温力学性能显微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