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南省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项目(2008A360002)

作品数:64 被引量:519H指数:13
相关作者:康文艺张丽宋艳丽刘瑜新姬志强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大学贵阳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项目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6篇医药卫生
  • 13篇生物学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27篇活性
  • 15篇抗氧化
  • 14篇糖苷
  • 14篇糖苷酶
  • 14篇葡萄糖
  • 14篇葡萄糖苷
  • 14篇葡萄糖苷酶
  • 14篇Α-葡萄糖苷...
  • 12篇脂肪酸
  • 11篇抗氧化活性
  • 11篇活性研究
  • 11篇DPPH
  • 9篇抑制活性
  • 9篇脂肪酸成分
  • 7篇挥发性
  • 7篇挥发性成分
  • 6篇菊花
  • 6篇GC-MS分...
  • 5篇亚油酸
  • 5篇油酸

机构

  • 64篇河南大学
  • 3篇贵阳医学院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64篇康文艺
  • 17篇张丽
  • 14篇宋艳丽
  • 14篇刘瑜新
  • 8篇姬志强
  • 7篇常星
  • 7篇李彩芳
  • 6篇王金梅
  • 6篇李晓梅
  • 5篇张倩
  • 5篇王丽
  • 5篇贺光东
  • 4篇陈林
  • 4篇李昌勤
  • 4篇张东娣
  • 3篇袁王俊
  • 3篇苑鹏飞
  • 2篇郅妙利
  • 2篇王二辉
  • 2篇许启泰

传媒

  • 16篇河南大学学报...
  • 14篇精细化工
  • 11篇天然产物研究...
  • 10篇中成药
  • 5篇中国中药杂志
  • 3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精细化工中间...
  • 1篇中草药
  • 1篇中国药房
  • 1篇中药材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1
  • 10篇2010
  • 41篇2009
  • 10篇2008
6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两种唇形科植物荔枝草和夏至草α-糖苷酶抑制活性研究被引量:10
2010年
荔枝草系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的地上部分。夏至草为唇形科夏至草属植物夏至草的全草。本文利用已建立的α-葡萄糖苷酶体外抑制模型对上述两种植物的提取物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进行检测,以评价将这两种植物开发为糖尿病治疗药物的可行性。
康文艺张丽陈林苑鹏飞
关键词:荔枝草夏至草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
滇丁香中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成分研究被引量:78
2009年
目的:寻找滇丁香中具有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成分。方法:利用体外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模型进行追踪,采用各种色谱法分离,运用多种谱学技术鉴定结构,并对活性较强的几个单体化合物进行酶抑制动力学研究。结果:滇丁香的醋酸乙酯部分具有较高的活性,从中分离出5个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莨菪内酯(1),5-甲氧基-8-羟基香豆素(2),1α,3β,24-三羟基熊果酸(3),熊果酸(4)和齐墩果酸(5),其中化合物4(IC503.3mg·L-1),5(IC502.88mg·L-1)的活性最好,明显高于阳性对照阿卡波糖(IC501081.27mg·L-1)。化合物3为竞争性抑制。结论:化合物1~4为首次报道对α-葡萄糖苷酶有抑制活性。
康文艺张丽宋艳丽
关键词:滇丁香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帽蕊木抗氧化活性成分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康文艺李彩芳
关键词:抗氧化活性DPPHABTSFRAP
苗药芭蕉体外抗菌活性研究被引量:16
2010年
目的:研究芭蕉根和芭蕉花不同提取部位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A)、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β-内酰胺酶阳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ESBLs)的抑菌活性。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不同提取部位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芭蕉根石油醚部位对SA,MRSA和ESBLs均有抑制作用,MIC全部为31.25μg·disc-1;芭蕉根正丁醇部位对MRSA,ESBLs有抑制作用,MIC都为250μg·disc-1;芭蕉花石油醚部位对SA、MRSA和ESBLs都有抑制作用,MIC均为125μg·disc-1。抑菌活性大小顺序为芭蕉根石油醚部位>芭蕉花石油醚部位>芭蕉根正丁醇部位。结论:芭蕉根和芭蕉花的石油醚部位是芭蕉的抑菌活性部位。
魏金凤张倩赵琳康文艺
关键词:芭蕉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HPLC法测定帽蕊木茎皮中儿茶素的质量分数被引量:2
2008年
该文首次用高效液相建立了帽蕊木茎皮中儿茶素质量分数的测定方法。选用Purospher star RP-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德国Merck公司);流动相为V(乙腈):V(高纯水):V(磷酸)=10:89.1:0.9;检测波长278nm;流速1mL/min;柱温25℃。儿茶素在0.024~0.6μg内峰面积与质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4.68。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灵敏、准确、重现性好。该文报道工作的新颖性已为河南大学图书馆2008年7月2日出具的第2008001号《科技查新报告》所证实。
贺光东于海平姬志强康文艺
关键词:HPLC儿茶素
卷柏酸性成分提取工艺及活性研究被引量:10
2008年
用碱提酸沉法,以HPLC法测定穗花衫双黄酮的质量分数为指标,设计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确定了从卷柏中提取酸性成分的最佳工艺条件:ρ(NaOH)=2mg/mL水溶液为提取溶液、m(提取溶液):m(卷柏)=40:1、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30min、沉降pH=3、提取1次,所得提取物中穗花衫双黄酮的质量分数稳定为10~12。该文首次报道了卷柏具有体内降血脂和体外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功效。与模型组比较,酸性提取物能显著降低高脂血症小鼠的TC和LDL,极显著升高HDL;体外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IC50=154.49μg/mL)高于对照阿卡波糖(IC50=1081.27μg/mL)。该文报告工作的新颖性已为河南大学图书馆2008年7月2日出具的第CX2008004号《科技查新报告》所证实。
康文艺贺光东李晓梅张丽
关键词:卷柏高脂血症Α-葡萄糖苷酶
芦丁清除DPPH自由基分光光度法与微量法抗氧化活性研究被引量:8
2009年
王丽张丽康文艺许启泰
关键词:芦丁DPPH微量法分光光度法
连翘花蕾与花的挥发性成分研究被引量:10
2011年
本文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技术比较分析了连翘花蕾和花的挥发性成分。从连翘花蕾和花中共鉴定了83个化合物,其中40个化合物是共有的。连翘花蕾的挥发性成分以烃类(41.04%)为主,而连翘花的挥发性成分以醇、醛和酮类化合物(26.46%)为主;酯类化合物在花蕾中的含量为8.11%,在花中下降到2.12%;而酸类化合物则从3.56%上升到5.18%。结果表明,随着花蕾的开放,酯类成分逐渐被水解为酸。
王金梅姬志强康文艺
关键词:固相微萃取连翘挥发性成分
卷丝苣苔和勐醒芒毛苣苔抗氧化活性研究被引量:10
2009年
利用3种方法DPPH、ABTS和FRAP分析两种苦苣苔科植物卷丝苣苔和勐醒芒毛苣苔提取物总抗氧化作用。在4种提取物中,卷丝苣苔甲醇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IC50=4.92μg/mL)比阳性对照BHT作用强(IC50=18.79μg/mL);卷丝苣苔甲醇提取物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IC50=11.10μg/mL)比BHT(IC50=6.04μg/mL)略低;卷丝苣苔甲醇提取物还原Fe3+的能力(FRAP=2403.77±38.05μmolTE/g)比BHT(FRAP=1748.49±3.46μmolTE/g)高。在4种提取物中,卷丝苣苔甲醇提取物抗氧化能力最高。
康文艺李彩芳张丽
关键词:抗氧化活性DPPHABTSFRAP
长茎芒毛苣苔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13
2009年
目的:研究长茎芒毛苣苔Aeschynanthus longicaullis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各种色谱法分离,运用多种波谱技术鉴定结构。结果:从长茎芒毛苣苔的醋酸乙酯部位分离鉴定了7个化合物:柳杉二醇(1),4(15)-eudesmene—1β,6α—diol(2),2,5-bornanediol(3),异香草酸(4),香草酸(5),豆甾-5,22(E)-二烯-3β-醇(6)和β-谷甾醇(7)。结论:化合物1—5为首次从该科植物中得到,6—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陈林康文艺
关键词:化学成分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