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福建省教育厅资助项目(JA03072)

作品数:5 被引量:20H指数:2
相关作者:林君锋王果李玉林崔喜勤叶乃兴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农林大学福州大学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教育厅资助项目福建省科技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污染
  • 4篇污染土
  • 4篇污染土壤
  • 3篇土壤
  • 2篇电修复
  • 2篇重金
  • 2篇重金属
  • 2篇化学形态
  • 1篇电极
  • 1篇电流
  • 1篇电流密度
  • 1篇动电修复
  • 1篇土壤CD
  • 1篇重金属污染
  • 1篇重金属污染土...
  • 1篇重金属形态
  • 1篇密度控制
  • 1篇金属污染
  • 1篇金属污染土壤
  • 1篇金属形态

机构

  • 5篇福建农林大学
  • 4篇福州大学
  • 1篇福建省农业科...

作者

  • 5篇林君锋
  • 4篇李玉林
  • 4篇王果
  • 1篇杨广
  • 1篇杨江帆
  • 1篇叶乃兴
  • 1篇崔喜勤

传媒

  • 1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现代农业科技
  • 1篇亚热带农业研...
  • 1篇环境工程学报

年份

  • 4篇2010
  • 1篇200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动电修复不同形态重金属污染土壤效果研究被引量:10
2010年
以钢铁厂附近废地的重金属土壤为对象,研究了动电修复技术去除重金属效果与其各化学形态的关系,讨论了电能消耗。结果表明,同一种重金属,其动电去除效率顺序为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Fe-Mn氧化结合态>有机结合态>残留态,即吸附性越弱的形态,其去除率越高,如交换态去除率>95%;吸附性越强的形态,其去除率越低,如有机态和残留态去除率低于29%;对于不同重金属,高移动性和弱吸附性的重金属较弱移动性和强吸附性的重金属去除效果好,即各形态的Cd、Cu和Zn的去除率明显高于相应形态Pb的去除率;能耗分析表明,实验时间超过96 h后,在电能有较大消耗的同时,重金属去除率却提高不明显。
林君锋崔喜勤王果李玉林
关键词:污染土壤重金属化学形态
电流密度控制对土壤Cd和Pb动电过程的影响
2010年
以重金属Cd和Pb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固定电流密度对Cd和Pb在土壤中的动电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电流密度的大小直接影响土壤pH值降低程度,但土壤pH值的突跃点与电流密度大小关系不大;运行总电压和土壤层温度随电流密度的增加而升高。在固定电流密为1.06 mA/cm2时控制阴阳电极液的pH值,在阳极加入氢氧化钠在阴极加入柠檬酸钠进行调节,结果明显改变了动电过程中的运行总电压、土壤层pH值和温度;该试验条件下,整体土壤层中有效态Cd(Ⅱ)和Pb(Ⅱ)的去除率分别为95.6%和48.4%。
林君锋王果李玉林
关键词:电流密度污染土壤
动电条件下分布在不同土壤中各形态重金属的去除效果被引量:8
2005年
通过小型试验研究了动电修复技术去除重金属的效果与土壤中重金属存在形态的关系,分析了试验土壤中的重金属形态分布和试验后分布在土壤中各形态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试验前土壤中的重金属存在的化学形态和土壤pH影响动电修复技术去除重金属的效率,低吸附性、高移动性的重金属去除率高[南平政和茶园土壤(NP)交换态去除率为 94. 2%-98. 3%,龙岩钢铁厂附近废地(LY)为 94. 9% -97. 4%,福建农林大学校园林地(ND)为 49. 3% -59. 6% ];而低移动性、高吸附性的重金属去除率低(NP残留态去除率为 8. 3% -9. 8%,LY为 2. 1% -10. 2%,ND为 0. 3% -10. 8% ).
林君锋杨江帆杨广叶乃兴
关键词:重金属形态电修复交换态化学形态茶园土壤
电极液pH值控制对土壤Cd和Pb动电过程的影响
2010年
研究了控制阴阳极液pH值对Cd和Pb在土壤中动电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控制阴阳极液pH值明显改变了动电过程中的电流密度、电渗流量、土壤层pH值和Cd与Pb在土壤层的分配;显著增加了总Cd和Pb及其有效态的去除率,总Cd和Pb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7%和51%,有效态Cd和Pb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7%和73%;与单元素Cd或Pb的动电效果对比,Cd的去除率上升,Pb的去除率下降。
林君锋王果李玉林
关键词:污染土壤
EDTA络合剂和酸度控制对土壤Cd动电过程的影响被引量:2
2010年
以重金属Cd污染土壤为对象,研究了阴阳控制液对Cd在土壤中的动电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硝酸控制阴极液,Cd聚集于距阳极距离/土壤室长度(Z/L)为0.5~1.0的土壤层内;阴极液中加入乙二胺四醋酸(EDTA)络合剂,Cd聚积于Z/L为0~0.5范围的土壤层内,通电时间延长到720h,最高浓度出现于Z/L=0.3处,说明延长通电时间Cd螯合络合离子大部分迁出土壤。通过对电流密度的变化分析进一步证明了阴极液中加EDTA络合剂能够有效去除pH缓冲能力强的土壤中的Cd污染物。
林君锋王果李玉林
关键词:污染土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