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08-1-90)
- 作品数:2 被引量:3H指数:1
- 相关作者:葛振林祁涛卢嘉静田佳灵杨彩霞更多>>
- 相关机构:兰州大学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兰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甘肃省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犬切牙压低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骨保护素/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的表达被引量:3
- 2011年
- 背景:骨保护素及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是调控破骨细胞生成和活化的关键因子,机械力可影响牙周膜细胞和成骨细胞骨保护素及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的表达。目的:观察犬切牙压低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中骨保护素/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的表达。方法:采用微型种植体作为支抗,将犬切牙分别施加牵引力1,2,4,12周,并设置对照组进行比较。牵引后切取犬切牙连同牙龈及牙槽骨组织块,制作组织切片进行骨保护素及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用Image-Proplus软件半定量分析图像平均吸光度值。结果与结论:与对照组相比,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和骨保护素分别在在施加牵引力1和2周表达最显著,其平均吸光度值在施加牵引力1和2周时可达到峰值(P<0.05),随后逐渐下降,施加牵引力12周恢复至对照组水平。结果证实,正畸牙压低移动过程中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及骨保护素的表达变化规律与骨改建过程一致,骨保护素/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系统是牙周组织改建的重要调节因素。
- 葛振林杨彩霞卢嘉静祁涛田佳灵
- 关键词:正畸牙移动骨改建骨保护素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
- 伴有牙周病的成年错畸形患者的正畸治疗
- 2012年
- 目的观察正畸治疗对伴有牙周病的错畸形的成年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5-50岁的伴有牙周病的错畸形的患者30例,采用直丝弓固定矫正技术进行正畸治疗。分析治疗前、治疗结束时、治疗后6个月和治疗后12个月患者的临床牙周袋探诊深度(PD)、探诊后出血(BOP)、前牙覆、覆盖等指标,X线观察前牙间牙槽骨高度。结果治疗后患者的牙周状况明显改善,前牙覆、覆盖明显减小、治疗前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前牙间平均牙槽骨高度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正畸配合完善的牙周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牙周状况及前牙覆、覆盖,正畸治疗是治疗伴有牙周病的错畸形的有效手段之一。
- 谢迎葛振林刘利苏辉景雅玲
- 关键词:成人牙周病正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