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市中医管理局科研基金(2003J-17)

作品数:3 被引量:18H指数:3
相关作者:王平平李宁高利钟祥斌帅冬梅更多>>
相关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中医管理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中药
  • 2篇中药注射
  • 2篇中药注射剂
  • 2篇注射剂
  • 1篇证论治
  • 1篇中药注射剂不...
  • 1篇注射
  • 1篇注射剂不良反...
  • 1篇注射液治疗
  • 1篇卒中
  • 1篇卒中患者
  • 1篇望诊
  • 1篇脑梗
  • 1篇脑梗死
  • 1篇脑梗死患者
  • 1篇脑卒中
  • 1篇脑卒中患者
  • 1篇护理
  • 1篇护理观
  • 1篇护理观察

机构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2篇高利
  • 2篇李宁
  • 2篇王平平
  • 1篇范丽梅
  • 1篇钟祥斌
  • 1篇帅冬梅

传媒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年份

  • 1篇2008
  • 2篇200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辩证使用中药注射液治疗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的护理观察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辩证与非辩证使用中药注射剂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护理观察。方法将符合研究标准的急性期脑梗死病例随机分为辩证用药和非辩证用药两组。辩证用药组兼热象者给予丹参注射液治疗,无热象者给予川芎嗪注射液治疗;非辩证用药组随机抽签分别给予丹参注射液或川芎嗪注射液,疗程为2周,并于治疗后3个月进行随访分析比较。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MBI)及中医证候学综合评价两组疗效。结果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MMSE、MB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辩证组患者在神经功能好转的同时中医证候一并好转,而非辩证用药组虽然神经功能好转,但出现不良反应者较多。结论辩证与非辩证使用中药注射剂治疗急性期脑梗死虽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上比较没有显著差异,但辩证用药对中医学证候改善具有较好作用,提示中药注射剂的使用要遵循辩证施治的原则。护士在应用中药注射液过程中观察患者的证候学变化以及有无用药不良反应及副反应的发生起着至关重要作用。
范丽梅帅冬梅
关键词:辩证中药注射剂脑梗死护理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成因的探讨被引量:12
2007年
目的:探讨中药注射剂临床出现不良反应的成因。方法:将30例符合研究标准的急性期脑梗死患者随机均分为辨证用药和非辨证用药两组。辨证用药组兼热象者10例,给予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无热象者5例,给予刺五加注射液治疗。非辨证用药组兼热象者9例,给予刺五加注射液治疗;无热象者6例,给予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疗程均为2周。治疗前后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观察中医证候学变化,并综合评价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ND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辨证用药组由(12.53±2.36)分降至(4.53±1.06)分;非辨证用药组由(12.33±2.35)分降至(5.00±1.46)分(P均<0.05),但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辨证用药组在神经功能好转的同时中医证候一并好转;非辨证用药组虽然神经功能好转,但却出现了神经系统以外的不适,个别患者还出现了新的症状。结论:中药注射剂临床出现的不良反应除了药物本身的质量问题外,不辨证用药很可能也是重要因素之一。
高利李宁王平平钟祥斌
关键词:中药注射剂辨证论治
望诊寻因——1例脑卒中患者引发的临床思考被引量:3
2007年
高利王平平李宁
关键词:望诊脑卒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