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30900905)

作品数:3 被引量:20H指数:2
相关作者:张艳欣张秀荣王林海黎冬华张占英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华中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芝麻
  • 2篇致病力
  • 2篇特性分析
  • 2篇主产区
  • 2篇茎点枯病
  • 2篇枯病
  • 2篇病原
  • 2篇病原菌
  • 1篇枯萎
  • 1篇枯萎病
  • 1篇枯萎病病原菌
  • 1篇病原菌生物学
  • 1篇成株
  • 1篇成株期

机构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华中农业大学

作者

  • 3篇黎冬华
  • 3篇王林海
  • 3篇张秀荣
  • 3篇张艳欣
  • 2篇黄俊斌
  • 2篇张晓燕
  • 2篇张占英
  • 1篇丁霞
  • 1篇吕海霞
  • 1篇齐小琼
  • 1篇危文亮

传媒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华北农学报

年份

  • 2篇2012
  • 1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芝麻成株期茎点枯病原菌致病性研究
2012年
通过对芝麻成株期茎点枯病病原菌的致病性进行研究,从而为芝麻种质资源的抗病性鉴定,发掘抗源,加快抗病育种进程提供技术方法。对感茎点枯病芝麻植株进行病原菌分离纯化及鉴定获得具有高致病力的病原菌株Macrophomina phaseolina,再进行芝麻成株期致病性鉴定,并对感病植株进行病原菌再分离及鉴定。对分离纯化的病原真菌进行表型及分子鉴定,从而确定该病原真菌为M.phaseolina,对该类型病原菌进行芝麻芽期致病力接种鉴定并选取致病力高的菌株用于芝麻成株期致病力接种鉴定。在接种后的成株期芝麻茎杆内,M.phaseolina会导致维管束组织形成一个由上往下逐渐坏死的棕黑色条纹,随后开始呈放射性收缩并坏死并逐渐扩大,所有病原菌接种的茎杆上都出现大量的菌核。对所有接种病原菌的植株感病茎杆进行病原真菌再分离纯化及鉴定,确定再次获得的病原真菌仍为M.phaseolina。芝麻茎点枯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致病性鉴定以及病原菌再分离结果都符合科赫法则,为芝麻茎点枯病相关研究提供方法支持。
黎冬华张艳欣王林海吕海霞危文亮齐小琼丁霞张秀荣
关键词:芝麻成株期
中国芝麻主产区枯萎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分析被引量:11
2012年
为了鉴定中国芝麻主产区枯萎病菌,分析和比较它们的ITS序列差异和分化状况。对中国湖北、河南、安徽、江西、辽宁等芝麻主产区进行了较大范围的芝麻枯萎病病原采集和菌株分离,纯化培养得到的25个菌株进行研究,并建立了一套较成熟的芝麻枯萎病菌株分离培养纯化及保存技术。通过对25个菌株的菌落、菌核的形态特征进行了系统观察,测定了不同菌株的致病力,并对其rDNA-ITS区进行了测序。结果表明,大部分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有少部分为其他镰刀菌菌株。首次对中国Fusarium oxysporum感染芝麻枯萎病提供了系统的证据,25个菌株在表型和致病力等方面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为有针对性的开展芝麻枯萎病的防治奠定了重要基础。
黎冬华王林海张艳欣黄俊斌张占英张晓燕张秀荣
关键词:芝麻枯萎病病原菌致病力
我国芝麻主产区茎点枯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分析被引量:10
2011年
在国内首次对我国湖北、河南、安徽、江西等芝麻主产区进行了较大范围的芝麻茎点枯病病原采集和菌株分离,纯化培养得到35个菌株。通过比较病原菌在不同培养基、不同诱孢处理方式、不同诱孢培养条件等,确定适宜培养条件为普通PDA培养基28℃黑暗培养4~5 d切断菌丝,再培养4~5 d,建立了一套较成熟的芝麻茎点枯菌株分离培养纯化技术。对35个菌株的菌落、菌核的形态特征进行了系统观察,测定了不同菌株的致病力,并对其rDNA-ITS区进行了测序,表明均为菜豆壳球孢(Macrophomina phaseolina(Maubl.)Ashby)。35个菌株在表型和致病力等方面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为有针对性的开展芝麻茎点枯病的防治奠定了重要基础。
王林海黎冬华张艳欣黄俊斌张占英张晓燕张秀荣
关键词:芝麻茎点枯病病原菌致病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