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甘肃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项目(GZK-2010-60)

作品数:1 被引量:23H指数:1
相关作者:方晓丽任超展杜小正更多>>
相关机构:甘肃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甘肃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性关节炎
  • 1篇针刺
  • 1篇针刺镇痛
  • 1篇镇痛
  • 1篇镇痛效应
  • 1篇脑脊液
  • 1篇内啡肽
  • 1篇类风湿
  • 1篇类风湿性
  • 1篇类风湿性关节...
  • 1篇关节炎
  • 1篇风湿
  • 1篇风湿性
  • 1篇风湿性关节炎
  • 1篇Β-内啡肽
  • 1篇八肽胆囊收缩...

机构

  • 1篇甘肃中医药大...

作者

  • 1篇杜小正
  • 1篇任超展
  • 1篇方晓丽

传媒

  • 1篇中国中医药信...

年份

  • 1篇2012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颊针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家兔镇痛效应及脑脊液八肽胆囊收缩素和β-内啡肽的影响被引量:23
2012年
目的观察颊针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家兔的镇痛效应,并探讨其中枢作用机制。方法 48只青紫蓝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体针组和颊针组,将后2组又随机分为针后即时(0 h)和针后1 h亚组,每组8只。采用卵蛋白诱导造成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体针组针刺双侧"膝眼"和"足三里"1次,颊针组针刺双侧颊针"膝"1次。针刺后比较正常组、模型组、体针组和颊针组家兔关节局部痛阈及脑脊液中八肽胆囊收缩素(CCK-8)和β-内啡肽(β-EP)的含量。以K+导入法引起家兔腿收缩的最小电流强度作为痛阈;用放射免疫法测定β-EP、CCK-8的含量。结果模型组痛阈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与模型组比较,体针组和颊针组痛阈均明显升高(P<0.01);颊针组0 h痛阈明显高于体针组0 h痛阈(P<0.01),颊针组1 h痛阈与体针组1 h痛阈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针刺后2组β-EP含量均升高,颊针组0 hβ-EP含量明显高于体针组0 hβ-EP含量(P<0.01),颊针组1 hβ-EP含量与体针组1 hβ-EP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针刺后2组CCK-8含量均向正常水平恢复,颊针组0 h CCK-8含量明显高于体针组0 h CCK-8含量(P<0.05),颊针组1 h CCK-8含量与体针针组1 h CCK-8含量无明显差异。结论颊针即时镇痛效应优于体针,针刺促使脑脊液中β-EP含量升高和CCK-8含量向正常水平恢复,这可能是颊针镇痛中枢作用机制之一。
任超展杜小正方晓丽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针刺镇痛八肽胆囊收缩素Β-内啡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