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170374)
- 作品数:9 被引量:133H指数:5
- 相关作者:钟全林程栋梁李曼郑媛徐朝斌更多>>
- 相关机构: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湿润亚热带山地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福建农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武夷山不同海拔黄山松枝叶大小关系被引量:27
- 2017年
- 对武夷山自然保护区不同海拔黄山松叶片面积、叶片数量、小枝长度及小枝直径等性状进行测定,分析不同海拔黄山松枝-叶大小间的权衡关系.结果表明:随海拔升高,黄山松小枝的叶片数量、小枝长度、小枝直径、出叶强度及茎截面积逐渐增大,单叶面积呈逐渐减小趋势;不同海拔黄山松小枝出叶强度与单叶面积均呈显著负相关,不同海拔黄山松小枝茎截面积与总叶面积呈显著正相关;不同海拔黄山松小枝长度、小枝直径与出叶强度呈显著负相关,与单叶面积、叶片数量及总叶面积均呈显著正相关.为提高竞争优势或是资源利用效率,低海拔黄山松倾向于在短枝上着生量少但单叶面积大的针叶,而高海拔黄山松趋向于在长枝上着生量大但单叶面积小的针叶,这体现出不同海拔梯度黄山松小枝的资源利用策略及枝叶间生物量分配的权衡机制.
- 李曼郑媛郭英荣程林卢宏典郭炳桥钟全林程栋梁
- 关键词:叶面积
- 氮、磷施肥对马尾松幼苗生长和叶片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被引量:1
- 2017年
- 为了探究马尾松对氮、磷养分的响应机制,以一年生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幼苗为研究对象,通过盆栽施肥试验,研究氮、磷施肥对马尾松幼苗生长的影响,以期为马尾松苗木培育、养分管理和幼林施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马尾松苗木叶片氮含量范围在(10.13±0.97)^(19.88±1.70)mg/g,磷含量范围在(0.30±0.10)^(1.18±0.13)mg/g,氮磷比范围在(10.53±1.79)^(50.07±17.52)之间。施氮处理下,马尾松苗木的地径生长速率与株高生长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叶片氮含量与苗木株高生长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施磷处理下,马尾松苗木的地径生长速率与株高生长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磷含量与苗木株高生长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
- 王满堂靳冰洁郑媛李曼程栋梁
- 关键词:马尾松幼苗生长速率
- 武夷山不同海拔黄山松根系生物量季节变化特征被引量:8
- 2017年
- 为揭示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机制,以江西武夷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的黄山松为研究对象,探讨该地5个海拔梯度(1 200、1 400、1 600、1 800、2 000 m)的黄山松根系生物量(根的直径d≤5 mm)的季节变化特征.结果显示:江西武夷山黄山松细根(d≤2 mm)年度内的平均生物量为158.76 g/m^2,中根(2 mm
- 杨福春郭炳桥孙俊孙俊孙蒙柯范瑞瑞郭英荣袁荣斌程林钟全林程栋梁
- 关键词:黄山松根系生物量海拔梯度
- 虫害对刨花楠和闽楠叶片非结构性物质含量及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暖等环境影响,我国亚热带区域森林虫害呈加剧态势,开展叶片生理性状与虫害程度关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采用典型样地调查,对刨花楠Machilus pauhoi和闽楠Phoebe bournei人工混交林受害植株健康叶片的非结构性物质含量、酶活性等主要生理性状与虫害等级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虫害导致刨花楠和闽楠受害植株健康叶片的相对含水量显著上升,但对叶片干物质质量分数的影响并不明显。刨花楠和闽楠健康叶片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在中度虫害时最低。刨花楠健康叶片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随虫害等级的提高而降低,闽楠健康叶片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在轻度虫害时最高。健康叶片总氨基酸质量分数最高出现在刨花楠轻度虫害和闽楠中度虫害时。二者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质量分数的比值均在中度虫害时达到最大值,但二者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质量分数比值的最小值出现在不同虫害等级。轻度和中度虫害的闽楠健康叶片可溶性蛋白与可溶性糖质量分数比值差异显著。2种楠树健康叶片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总体呈先降后升的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则均以中度虫害时最高,重度虫害时最低,各等级间差异不显著。【结论】2种楠树受相同虫害等级的影响并不总是具有一致性;2种楠树叶片酶活性对同等虫害的响应具有一致性。2种楠树的受害叶片和健康叶片具有相互补偿和自我调节作用,且2种楠树均具有自我愈伤能力和防御机制。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探讨未来环境变化下植物叶片对虫害的响应机制,开展人工林虫害防治技术研究等提供理论依据。
- 陈嘉静钟全林曾泉鑫徐朝斌余华
- 关键词:虫害酶活性刨花楠闽楠
- 氮磷添加对刨花楠幼苗叶片N、P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被引量:20
- 2016年
- 以刨花楠(Machilus pauhoi)幼苗为研究对象,通过盆栽施肥试验,探讨不同氮(N)、磷(P)供应水平下刨花楠叶片N、P元素含量的动态变化及与土壤养分的相关性.N、P处理各设定4个梯度,N1、N2、N3、N4及P1、P2、P3、P4,N、P肥施加量分别是初始土壤的2倍、4倍、8倍和16倍,不同N、P处理共用一组对照(CK),共9种处理,每组处理3个重复,并分别于3月、7月、11月对成熟叶片及土壤进行采样分析.结果显示:刨花楠幼苗叶片N、P含量及N:P值分别为14.63-26.53 mg/g、0.64-1.84 mg/g和10.04-23.21.施N肥叶片N含量及N:P随季节变化呈现出低(3月份)—高(7月份)—低(11月份)的变化趋势,叶片P含量呈现高—低—高的趋势;施P肥叶片P含量也随季节变化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施N或施P显著增加了刨花楠幼苗土壤及叶片的N、P含量,分别增加或降低土壤及叶片的N:P值(P<0.05);施N或施P也显著影响了土壤pH(P<0.05)及叶片N、P含量与土壤养分的关系.综上表明土壤中N、P供应量影响刨花楠叶片中的N、P含量.
- 李曼靳冰洁钟全林马玉珠卢宏典郭炳桥郑媛程栋梁
- 关键词:叶片养分土壤养分
- 种源与同质园环境对刨花楠幼苗叶功能性状的影响被引量:17
- 2019年
- 为了解刨花楠(Machilus pauhoi)叶片在生长过程中对资源的分配利用及对环境变化的响应特征,探究刨花楠叶功能性状变异的主要影响机制,以江西南昌与福建顺昌两地同质园的1.5年生刨花楠苗木为研究对象,分析种源与同质园环境对其叶面积(LA)、叶干重(LDW)、比叶重(LMA)、叶形态指数(LMI)以及叶组织密度(LTD)等主要叶功能性状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刨花楠苗木的LA、LDW、LMA、LMI及LTD等叶功能性状指标受种源及同质园土壤环境的共同影响,且同质园土壤环境对苗木叶功能性状影响的贡献高于种源(LA性状除外);种源地气温是影响刨花楠种源间苗木叶功能性状变异的主要因素,其中LA主要受种源地7月气温影响(P <0.01),LDW和LMI主要受种源地年均温影响(P <0.01),LMA和LTD则分别受种源地纬度和1月气温影响(P <0.01);土壤养分是影响同质园间苗木叶功能性状差异的主要因素,除LA性状在两同质园间无明显差异外,3个种源苗木的叶功能性状指标值均以江西南昌同质园为大;苗木LA主要受种源地环境或遗传基因影响,LDW、LMA、LMI及LTD等叶功能性状指标则主要受同质园土壤养分高低影响;苗木LA、LDW、LMA、LMI及LTD等叶功能性状指标的表型可塑性指数以LTD最大(0.96),LA最小(0.53).本研究表明刨花楠苗木不同叶功能性状对种源和同质园环境的响应并不一致;结果可为刨花楠优良种源选择、苗木高效培育等提供指导.
- 陈嘉静余华徐朝斌徐朝斌
- 关键词:表型可塑性种源
- 镉胁迫对油菜根系生理特性的影响被引量:5
- 2012年
- 采用水培体系,对幼苗期油菜根系进行不同浓度(1,5,10,25,50 mg/L)的Cd2+胁迫,胁迫1,3,6,9 d后测定其若干相关生理特性指标,研究镉对油菜根系生理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Cd2+胁迫下油菜根系的电解质相对外渗率、MDA和游离脯氨酸的含量都随着Cd2+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并且各处理浓度与对照差异性显著(P<0.05);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随着Cd2+处理浓度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低浓度(小于5 mg/L)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且各指标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逐渐上升。SOD酶活性在胁迫3 d后,随处浓度和处理时间的延长先升高后降低,APX、CAT和POD酶活性随着Cd2+胁迫浓度的升高,先升高后降低,但各种抗氧化酶对浓度的敏感性不同,SOD>APX>CAT>POD。综上述,镉胁迫对油菜根系生长有一定的伤害,使得根系细胞膜透性增加,膜脂过氧化加重,根系利用自身渗透调节物质和抗氧化酶活性升高来调节并适应环境,但是高浓度的镉环境使得根系细胞中积累较多的活性氧等自由基而严重伤害细胞,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抗氧化酶活性下降,影响根系生长。
- 金美芳周杨卢瑛黄巧娟
- 关键词:镉胁迫油菜根系丙二醛渗透调节物质抗氧化酶活性
- 太子参连作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被引量:48
- 2012年
- 采用微生物培养法和末端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T-RFLP)技术分析连作对太子参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连作导致太子参根际土壤细菌和好气性自生固氮菌数量极显著下降,相反,真菌、放线菌、厌气性纤维素分解菌数量极显著增加,而硝化细菌数量变化不显著。T-RFLP分析显示:与太子参-水稻-太子参轮作的土壤相比,太子参连作的土壤细菌种(属)略有减少,其中致病菌和病原菌种(属)增多,并出现一些具拮抗功能的链霉菌属(种);真菌种(属)则表现出上升的趋势,但未检索到与植物致病相关的真菌种(属)。
- 林茂兹王海斌林辉锋
- 关键词:连作障碍根际微生物生物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