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05-0109)

作品数:3 被引量:105H指数:3
相关作者:邱楠生秦建中郑伦举王杰腾格尔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热演化
  • 2篇镜质组
  • 2篇镜质组反射率
  • 2篇构造-热演化
  • 1篇断裂带
  • 1篇新生代
  • 1篇年龄
  • 1篇盆地
  • 1篇热演化特征
  • 1篇郯庐断裂
  • 1篇郯庐断裂带
  • 1篇裂变径迹
  • 1篇裂带
  • 1篇磷灰石
  • 1篇磷灰石裂变径...
  • 1篇TH
  • 1篇HE
  • 1篇沉积盆地
  • 1篇U

机构

  • 3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中国石化石油...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作者

  • 3篇邱楠生
  • 2篇郑伦举
  • 2篇秦建中
  • 1篇苏向光
  • 1篇张林晔
  • 1篇李政
  • 1篇徐二社
  • 1篇柳忠泉
  • 1篇腾格尔
  • 1篇王杰
  • 1篇李兆影
  • 1篇张杰

传媒

  • 1篇地质学报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高校地质学报

年份

  • 2篇2008
  • 1篇200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郯庐断裂中段两侧坳陷的新生代构造-热演化特征被引量:40
2007年
郯庐断裂带两侧分布众多的坳陷,其构造-热演化历史对于这些含油气坳陷的油气成藏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文利用镜质组反射率和磷灰石裂变径迹古温标模拟计算了郯庐断裂带中段两侧6个坳陷120口单井的热演化历史,在此基础上得到各坳陷新生代的地温梯度演化特征.总体上,郯庐断裂两侧坳陷的古地温梯度在新生代是逐渐降低的,在古近纪较高而新近纪仅比目前的地温梯度略高;结合构造沉降史的恢复结果,认为其反映了研究区由断陷向坳陷转化的构造演化特征.根据各坳陷古地温梯度的演化模拟结果,距离郯庐断裂带不同位置的坳陷其古热场特征存在差异.位于断裂带内的辽河盆地、渤中和昌潍坳陷古热场较高(第三纪初期的地温梯度达到57-59℃/km),且辽河盆地和昌潍坳陷在第三纪地温梯度一直处于较高的状况,而渤中坳陷新近纪时期的较低地温梯度是由于其大的构造沉降所致.远离郯庐断裂带的冀中和临清坳陷的古热场及其演化程度均是较低的,第三纪初期的地温梯度分别为53℃/km和50℃/km.由此推测郯庐断裂带在第三纪以来的活动性对其两侧地区热场的影响较大.郯庐断裂带两侧坳陷地温场的差异在宏观上受控于郯庐断裂的演化,在局部地区受控坳(盆)断裂等构造的影响.
邱楠生苏向光李兆影张杰柳忠泉李政张林晔
关键词:郯庐断裂带构造-热演化镜质组反射率磷灰石裂变径迹
沉积盆地有机质自由基热演化特征及其作为古温标的探索被引量:6
2008年
恢复沉积盆地热历史的方法主要有古地温指标法和动力学模拟法两类。古温标法中最常用的为有机质成熟度和矿物裂变径迹,动力学模拟法中最常用的是盆地的拉张模型和挤压模型。本文针对Ⅰ型有机质自由基浓度作为沉积盆地古温标进行了探索研究。分析了自然演化系列Ⅰ型有机质的自由基的热演化特征;根据自然演化系列的Ⅰ型有机质自由基浓度及时间-温度指数(TTI)数据,对热模拟实验下的Ⅰ型有机质自由基浓度及时间-温度指数(TTI)值进行校正,由校正后的数据初步建立了Ⅰ型有机质的自由基浓度(Ng)与时间-温度指数(TTI)的定量模型。
徐二社邱楠生秦建中郑伦举
关键词:沉积盆地
川东北地区构造-热演化探讨--来自(U-Th)/He年龄和Ro的约束被引量:59
2008年
利用镜质组反射率和磷灰石与锆石的(U-Th)/He年龄一起模拟了川东北地区三叠纪以来的构造-热演化特征。结果表明早三叠世的热流值在51~66mW/m2,自晚三叠世至白垩纪随盆地性质由前陆盆地演化为陆内坳陷盆地,热流缓慢降低直至现今的44.5mW/m2。但在晚白垩世—古新世时期受燕山晚期构造运动的影响,热流有一个微弱增高的现象。同时,磷灰石和锆石的He年龄揭示了川东北地区大致在晚白垩世期间开始隆升且抬升剥蚀量较大。因此,磷灰石和锆石的(U-Th)/He年龄可以揭示后期详细的冷却历史。
邱楠生秦建中Brent I A Mclnnes王杰腾格尔郑伦举
关键词:构造-热演化镜质组反射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