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08020303077)
- 作品数:3 被引量:74H指数:3
- 相关作者:张世清汪天平何家昶操治国田学根更多>>
- 相关机构:安徽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安徽省铜陵市卫生局安徽省铜陵县血吸虫病防治站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实施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血吸虫病综合防治策略效果评价被引量:47
- 2009年
- 目的评价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血吸虫病综合防治策略在湖沼型地区的防治效果。方法2006~2008年,分年度在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秋浦河流域,长江、九华河流域,以及升金湖流域实施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血吸虫病综合防治策略,在以上流域的40个流行村中随机抽取13个流行村,观察综合防治策略实施前后病情和螺情变化,评价综合防治策略效果。结果2008年秋浦河流域人群平均血吸虫感染率、感染性钉螺密度和钉螺感染率较综合防治策略实施前的2005年分别下降了68.60%、96.00%和96.00%;长江、九华河流域人群平均血吸虫感染率、感染性钉螺密度和钉螺感染率较综合防治策略实施前的2006年分别下降了51.55%、71.15%和68.97%;升金湖流域人群血吸虫平均感染率、感染性钉螺密度和钉螺感染率较综合防治策略实施前的2007年分别下降了49.58%、73.58%和51.78%。综合防治策略实施后,以上流域急性血吸虫病病例明显减少。结论在湖沼型地区实施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策略能有效控制血吸虫病疫情。
- 汪天平陈更新操治国何宗贵张世清韩世民崔道永
- 关键词:血吸虫病传染源湖沼地区
- 洲岛型血吸虫病流行区实施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效果初步观察被引量:52
- 2009年
- 目的评价在洲岛型血吸虫病流行区实施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控制血吸虫病的效果。方法在环境相对孤立的洲岛型血吸虫病流行区铜陵县老洲乡全面实施"以机代牛"、"改水改厕"、"家畜圈养"等传染源控制措施,并辅以查治病、查灭螺、健康教育等常规防治措施,综合防治措施实施后连续对全乡螺情及居民血吸虫感染情况进行观察。结果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实施后2年未发生急性血吸虫感染,2年后居民血吸虫感染率降至0.5%以下;阳性螺环境数减少了75%,阳性螺密度降为0.0005只/0.1m2,下降了96.67%。结论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可有效控制血吸虫病流行。
- 张世清潘新平汪天平李业群田学根柯兆明何家昶
- 关键词:血吸虫病传染源
- 不同区域范围实施传染源控制为主的血吸虫病综合防治措施效果观察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观察在不同区域范围内实施传染源控制措施预防控制血吸虫病效果。方法分别以行政村、乡镇以及水系流域为区域范围,实施以机代牛、卫生改厕等传染源控制措施,观察螺、病情变化情况,评价其预防控制血吸虫病流行的效果。结果以行政村为区域范围的8个村在实施传染源控制措施3年后,人群平均感染率由4.72%降为0`.33%,降幅为93.01%;感染性钉螺平均密度由0.0088只/0.11m^2降为0.0015只/0.11m^2,降幅为95.45%。铜陵县老洲乡在整乡推进传染源控制措施3年后,人群平均感染率由4.78%降为0.08%,降幅为98.33%;感染性钉螺平均密度由0.015只/0.11m^2降为0。贵池区秋浦河流域、长江及九华河流域、升金湖流域分别在实施传染源控制措施4年、3年、2年后,人群平均感染率分别由4.65%、4.52%、3.65%降为1.32%、1.75%、1.91%,降幅分别为71.61%、61.28%、47.67%;感染性钉螺平均密度分别由0.0075只/0.11m^2、0.005 2只/0.11m^2、0.0053只/0.11m^2降为0.000 4只/0.11m^2、0、0,降幅分别为94.67%、100%和100%。急性血吸虫感染均得到有效控制。结论实施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能够有效控制血吸虫病疫情,防治效果较为巩固。
- 张世清何家昶汪天平陈更新潘新平鲍建国张先友姚振琪王跃明任晓联邓玉军操治国
- 关键词:传染源血吸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