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0YJC751118)

作品数:14 被引量:15H指数:2
相关作者:张均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文学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文艺
  • 5篇主义
  • 5篇文学
  • 3篇停刊
  • 2篇新文学
  • 2篇文人
  • 2篇现实主义
  • 2篇副刊
  • 2篇《文艺报》
  • 2篇报刊
  • 2篇笔会
  • 1篇代文
  • 1篇当代文学
  • 1篇新诗
  • 1篇新文学传统
  • 1篇新现实主义
  • 1篇遗民
  • 1篇月刊
  • 1篇杂文
  • 1篇争夺

机构

  • 13篇中山大学

作者

  • 13篇张均

传媒

  • 3篇海南师范大学...
  • 2篇长江学术
  • 1篇文艺争鸣
  • 1篇文艺研究
  • 1篇福建论坛(人...
  • 1篇现代中文学刊
  • 1篇汉语言文学研...
  • 1篇扬子江(评论...
  • 1篇现代中国文化...
  • 1篇关东学刊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5篇2014
  • 2篇2013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十七年”文学报刊研究的方法论反思被引量:7
2013年
目前学界关于"十七年"文学报刊的研究既欠充分,在方法上也出现较多值得反思的问题,后者主要表现为启蒙主义研究模式对于报刊研究的"很大的妨碍"。这种"妨碍",一方面表现为启蒙的二元对立思维对社会主义政治和文学报刊的客体化、同质化阐释,将内部差异重重、兼有"弱者的武器"和国家动员多重功能的"人民文学"理解为单一的意识形态载体;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启蒙主义的抽象思维导致的报刊研究的盲区,无力对报刊运作背后观念分歧与势力冲突相互错杂的复杂状态作出准确的分析。摆脱"启蒙主义"方法局限,走向多元主义,重新历史化,寻求史料的"内""、外"互证,反思知识分子的自我认同,将为"十七年"文学报刊研究打开新的问题空间。
张均
关键词:报刊研究启蒙主义客体化多元主义
“胡风派”与《文艺月报》的前前后后被引量:1
2015年
华东文联机关刊物《文艺月报》编委会主要由前新四军文人和前"鲁迅弟子"构成。这为它奠定了良好开局:对艺术独立于政治的共识,以及对"普及"文艺的隐蔽疏离,使《文艺月报》以迂回策略而成为"新的人民的文艺"中同人色彩强烈的另类刊物。然而,创刊伊始就存在的门户之争,因耿庸《阿Q正传研究》而在编辑部公开爆发,最终上海"胡风派"失去对此刊物的编辑权与影响力。"胡风派"与《文艺月报》的始终,也是建国后文艺报刊从流派主义转向派系主义、知识分子利用政治并附从政治的有效"生态样本"。
张均
中国当代文学报刊的四重“面孔”
2013年
较之“对‘新文学’的发生,对现代文学流派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的现代文学报刊,当代文学报刊(1949—1976)声誉明显不佳。在今日研究者看来,它们“由国家所控制、管理、实施监督”,“不可能拥有鲜明的特色。”∽这种学术“共识”很易得到支持——譬如韦尔伯·斯拉姆也说:社会主义国家“消除”了“出版和广播的谋利动机”,
张均
关键词:中国当代文学报刊社会主义国家文学流派新文学
王亚平与《说说唱唱》杂志的改版及停刊被引量:2
2014年
在赵树理因批评压力淡出《说说唱唱》月刊以后,新的负责人王亚平一方面通过检讨与批评撇清刊物与赵树理的"血缘"关系,另一方面,则以主流的推陈出新的"编辑哲学"将《说说唱唱》带到另外一条乡村"旧文艺"现代化的道路。与赵树理坚持民间本位立场,认为经过调整、补充,"旧文艺"本身可以产生"新的人民的文艺"不同,王亚平则持精英主义立场,主张从外部输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骨架",再用这些"骨架"重组、改造"旧文艺"。《说说唱唱》由此从"人民大众的眼光"转换到"无产阶级的立场",然而,政治化、精英化、本质化的编辑倾向,很快让《说说唱唱》的艺术水准遭到主管部门与读者的双重质疑。《说说唱唱》最终被迫停刊,丧失在当代文学版图重构中的可能空间。
张均
关键词: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有力”人物的“争夺战”──1950年代《文艺报》人事纠葛及编辑理念之演变被引量:1
2015年
1954年,胡风在“三十万言书”中激烈批评当时文学报刊陷入“一层又一层的小领袖主义”、“有力的作家们进行了对于这些刊物的争夺战”,Ⅲ其矛头所向,尤在于当时唯一的中央级文艺理论刊物《文艺报》。胡风的批评未必中肯,但可以为我们在意识形态之外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解报刊体制的视角——的确,
张均
关键词:《文艺报》争夺战人事
《文艺生活》的复刊、“新生”与停刊被引量:2
2014年
司马文森主编的《文艺生活》月刊是建国初年仅有的几份获得复刊机会的新文学刊物之一。然而由于敏感的"同人"出身,它的"新生"几乎以全方位的"延安化"方式展开。这种面向"新的人民的文艺"的主动调整,见证了新文学期刊在新中国文学体制中的生存策略与尴尬处境,也折射了左翼知识分子在新环境中自我身份和文学认同的改变。而《文艺生活》的最终停刊,也成为当代文学版图重构中不同文学力量之间相互博弈的记录。
张均
关键词:司马文森新文学传统自我调整人民文艺
从“诗歌下放”到“新诗的道路”——《星星》诗刊1958—1959年间的新诗讨论
2016年
"反右"以后,《星星》诗刊丧失初创期的异议风格,然而在有关"新诗的道路"的论争中仍然为文学坚持了不能后撤的底线。事情起源于"文艺大跃进"形势下"群众"读者对于新诗的质疑与挑战。期间,立场纷异的读者、评论家、诗人和政府官员悉数卷入,而新诗作为被守护或被排斥的知识对象,经受了阶级论述、民族主义论述、现代化论述的反复争夺。最后新诗勉强站住"阵脚"。而论争清晰折射了当代文学内在的矛盾与危机。
张均
关键词:新诗阶级民族
一份杂志和一种文体——1950年代的《新观察》杂文
2015年
杂文作为一种"战斗的文体",在"新的人民的文艺"的版图规划中身份暧昧,建国初年几近沉寂。然而《新观察》的崛起,重新开辟了杂文的议论空间。它先是借"小品"之名充当了新中国社会及文学的"忠诚的批评者",随即在"鸣放"期间由于接续上新文学的自由主义传统,而与主流意识形态渐生抵牾。但这种冒险不但中止了《新观察》的杂文"复兴",也使当代文学内部丧失了有力的差异性的文学话语与利益的竞争。
张均
关键词:杂文自由主义
“笔会”副刊上的“盛世遗民”与文人文章被引量:1
2016年
在"新的人民的文艺"的体制压力下,1956年复刊的"笔会"副刊,实是被排斥在主流之外的"旧文人"或"盛世遗民"们展开"文化斗争"的场所。"笔会"刊发的词、诗、小品、笔记、赋等文人文章,广涉历史掌故、地方风物、酬唱应答。它们不仅复活、召唤了旧式文人遗世独立、游离现实的审美趣味与人生情怀,且多少恢复了被"阶级"重塑了的古典文学与新文学的自我形象。"笔会"由此构成当代文学内部的传统"幽魂"与异议空间。
张均
“列宁的文艺原则”是否可以“坚持”?——南京《文艺》月刊的创刊与停刊
2014年
1950年1月由南京文联创刊的《文艺》月刊前后办刊时间仅一年零八个月。作为党的机关文艺刊物而被停刊,可谓当时文艺界一件不大不小的"事件"。其间缘由,与这份刊物的"华东风格"有关。由"华东文人"主编的《文艺》月刊在文艺观念上大力张举"列宁的文艺原则"而暗中疏离《讲话》,在创作实践上与"庸俗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纠葛不清而违反革命文艺的叙事"成规",在批评实践上推重艺术分析。这三重因素皆使《文艺》成为建国初年文学"延安化"/"一体化"过程中的另类"构想"。
张均
关键词:列宁主义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