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水产种质资源与养殖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开放基金

作品数:37 被引量:415H指数:14
相关作者:区又君李加儿李胜杰白俊杰胡玲玲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上海海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4篇农业科学
  • 11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养殖
  • 7篇条石鲷
  • 5篇罗非鱼
  • 3篇微卫星
  • 3篇黑鲈
  • 3篇大口黑鲈
  • 2篇形态学
  • 2篇盐度
  • 2篇养殖废水
  • 2篇营养
  • 2篇幼鱼
  • 2篇鱼类
  • 2篇三角帆
  • 2篇三角帆蚌
  • 2篇生长抑制素
  • 2篇受精
  • 2篇受精卵
  • 2篇胚胎
  • 2篇胚胎发育
  • 2篇亲缘

机构

  • 18篇中国水产科学...
  • 11篇中国水产科学...
  • 8篇上海海洋大学
  • 7篇中国水产科学...
  • 3篇中国海洋大学
  • 3篇中国水产科学...
  • 2篇广东海洋大学
  • 2篇南京农业大学
  • 2篇中国水产科学...
  • 2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桂林理工大学
  • 1篇集美大学
  • 1篇暨南大学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南昌大学
  • 1篇海南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盐城工学院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9篇李加儿
  • 9篇区又君
  • 5篇白俊杰
  • 5篇李胜杰
  • 4篇蔡文超
  • 4篇胡玲玲
  • 3篇艾丽
  • 3篇黄桂菊
  • 3篇林黑着
  • 3篇叶星
  • 3篇郭奕惠
  • 3篇喻达辉
  • 2篇闫学春
  • 2篇宋红梅
  • 2篇王刚
  • 2篇王爱民
  • 2篇匡友谊
  • 2篇邱丽华
  • 2篇杜晓东
  • 2篇高天翔

传媒

  • 6篇南方水产
  • 3篇生物技术通报
  • 2篇海洋渔业
  • 2篇水产学杂志
  • 1篇氨基酸和生物...
  • 1篇动物学杂志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渔业现代化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水产学报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海洋学报
  • 1篇水生生物学报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广东饲料
  • 1篇海洋水产研究
  • 1篇浙江海洋学院...
  • 1篇热带海洋学报

年份

  • 1篇2014
  • 3篇2012
  • 9篇2010
  • 12篇2009
  • 4篇2008
  • 4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脂肪源对异育银鲫形体与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被引量:9
2012年
在基础料中分别添加4%的鱼油、豆油、猪油、花生油和混合油(鱼油、豆油、猪油质量比为3∶4∶3),制成5种等氮试验饲料,饲喂初始体质量为(6.04±0.05)g的异育银鲫60 d,以考察5种脂肪源对异育银鲫形体指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猪油组的肝体指数与脏体指数均最高,猪油组肝体指数显著高于鱼油组,猪油组脏体指数显著高于混合油组(P<0.05);各试验组鱼体肥满度差异不显著(P>0.05);各试验组总蛋白(TP)含量和白蛋白(ALB)含量的变化趋势相似,均为鱼油组显著高于猪油组(P<0.05),其余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各试验组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和谷丙转氨酶(ALT)活性的变化趋势相似,均为猪油组显著高于鱼油组(P<0.05),其余各试验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鱼油组甘油三酯(TG)含量最低,豆油组其次,均显著低于混合油组(P<0.05);鱼油组高密度脂蛋白(HDL-C)含量最高,花生油组其次,均显著高于猪油组(P<0.05);各试验组球蛋白(GLB)、胆固醇(CHO)、葡萄糖(BGLU)、低密度脂蛋白(LDL-C)、皮质醇、胰高血糖素(Glu)和胰岛素(Ins)的含量和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差异不显著(P>0.05)。在本试验5种脂肪源中,鱼油对异育银鲫形体与血液生化指标的作用效果最好,豆油、花生油和混合油其次,猪油最差。
於叶兵江世贵林黑着王煜恒王爱民
关键词:异育银鲫脂肪源血液生化指标
细胞核rDNA序列分析5种罗非鱼的亲缘关系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索五种罗非鱼的亲缘关系。[方法]从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杂交种尼奥罗非鱼、莫桑比克罗非鱼和红罗非鱼基因组中提取DNA,通过PCR扩增其ITS1基因序列及18S、5.8S部分序列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扩增片段大小约700 bp,测序结果显示获得的序列包括完整的ITS1区以及18S和5.8S部分序列。序列长度变异主要在ITS1区,18S和5.8S片段的序列长度没有发生变化。罗非鱼5个种的ITS1序列的碱基组成差别不大。从UPGMA聚类结果上看,尼罗罗非鱼与尼奥罗非鱼聚为一支;莫桑比克罗非鱼与奥利亚罗非鱼聚为一支,红罗非鱼再与莫-奥聚合。[结论]五种罗非鱼的ITS1及18S、5.8S部分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尼罗和尼奥罗非鱼亲缘关系较近,奥利亚与莫桑比克罗非鱼亲缘关系较近,红罗非鱼可能与奥利亚和莫桑比克罗非鱼有一定的亲缘关系。
郭奕惠喻达辉黄桂菊符云叶卫
关键词:罗非鱼亲缘关系
分子分型技术在弧菌研究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3
2010年
弧菌(Vibrio)是各种海洋环境的正常细菌区系的重要组成成分,也是水生动物与人类的重要病原之一。近年来出现了各种灵敏、快速、自动化且易于操作的分子分型方法,它们在弧菌分型中的应用,对揭示弧菌菌株在分子水平上的变异和进化规律、寻找病原及调查传播途径、控制疾病暴发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应用于弧菌的各种分子分型方法可分为依赖于PCR分型技术和不依赖于PCR分型技术,各种分型技术具有各自的优、缺点;其中前者由于高度的特异性、敏感性、可操作性、准确性、快速和费用低廉而得到广泛的应用,但重复性较差;后者由于基于生物体全基因组的操作,所以相对于依赖于PCR技术的分型方法结果更为可信,缺点是操作繁琐,对某些特殊细菌不适用。现今的国内外弧菌分型中公认的"金标准"的PFGE方法与近年来新发展起来的IRS-PCR分型方法结合,同时利用现有的数据建立国际分型数据库,实现信息和技术标准与共享,是弧菌分型的较好方法。
江晓任春华胡超群
关键词:弧菌分子分型
条石鲷肌肉营养成分分析及评价被引量:28
2010年
条石鲷肌肉营养成分分析的结果表明:水分、粗灰分、粗蛋白、粗脂肪和无氮浸出物的质量分数分别为78.08%、16.86%、3.02%、0.55%和1.49%.能值和比能值分别为5.43和32.24kJ/g.肌肉中含有19种氨基酸,即常规氨基酸18种(占干样77.26%),牛磺酸(Tau)1种,总量占干样77.88%,其中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EAA),总量占干样32.11%,占氨基酸总量的41.56%;4种鲜味氨基酸(DAA),总量占干样30.19%,占18种氨基酸总量的39.08%.其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符合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FAO/WHO)的标准.条石鲷的限制性氨基酸主要为色氨酸(Trp),其次是蛋氨酸和胱氨酸(Met和Cys)、苏氨酸(Thr),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64.43,支/芳值达2.57,接近人体正常需要值.脂肪酸中EPA和DHA质量分数分别为1.76%和15.1%,含量较高.矿物质含量丰富,尤其锌(Zn)和硒(Se)的含量较高.
胡玲玲李加儿区又君蔡文超
关键词:条石鲷肌肉营养成分分析评价
布氏罗非鱼微卫星位点筛选和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8
2009年
为阐明布氏罗非鱼(Tilapia buttikoferi)群体遗传变异和遗传结构状况,采用50个尼罗罗非鱼特异性的微卫星分子标记对45个布氏罗非鱼个体进行遗传检测。结果有27对引物能获得稳定的特异性条带,占总数的54%,其中16个多态性微卫星座位共检测出52个等位基因,每个座位的等位基因数为2~6之间,平均每个座位为3.24;平均观测杂合度(Ho)为0.5266,平均期望杂合度(He)为0.5237,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4652,表明布氏罗非鱼群体遗传多样性较丰富,种群结构处于合理状态。
牟希东李小慧胡隐昌汪学杰宋红梅罗建仁
关键词:微卫星标记
盐度对条石鲷胚胎发育的影响被引量:19
2010年
为了确定条石鲷胚胎孵化的适宜盐度,在试验水温为23.0℃~25.2℃条件下,设置了8个盐度组进行条石鲷胚胎孵化试验,研究了盐度对条石鲷胚胎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低盐度和高盐度对胚胎有持续性伤害,均可造成胚胎和卵黄球在卵裂期收缩而死亡,一部分胚胎在原肠期之后收缩死亡;低盐度可造成初孵仔鱼畸形率增加,主要引起仔鱼脊柱"L"形和"C"形弯曲,而高盐度可导致胚体胚孔关闭以后尾部的畸形发育;通过分析各盐度组的孵化率、仔鱼畸形率和盐度之间的关系,得出健康仔鱼比例(PHL)和盐度(S)的关系式为PHL=-0.0018S2-0.1135S-0.8853(R2=0.948),以PHL>70%为适宜孵化盐度范围,以PHL>90%为最适孵化盐度范围,由此确定在23.0℃~25.2℃条件下,条石鲷的适宜孵化盐度范围为21~42(PHL>70%),最适为30~33(PHL>90%)。
蔡文超区又君李加儿
关键词:条石鲷胚胎发育盐度孵化畸形
条石鲷头肾和脾脏的显微结构观察被引量:26
2010年
采用光镜技术对条石鲷(Oplegnathus fasciatus)头肾和脾脏的显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发现头肾表面覆盖着一层极薄的纤维结缔组织性被膜,未见明显小梁,实质主要由淋巴组织、血管和血窦组成,其间可见黑色素巨噬细胞中心。脾脏表面也覆盖着一层极薄的纤维结缔组织性被膜,其实质主要组成有脾髓(红髓和白髓混合排列)、椭圆体和黑色素巨噬细胞中心,小梁不明显,进入脾脏的中央动脉和静脉往往紧靠在一起互相结伴而行。
胡玲玲李加儿区又君于娜王刚
关键词:条石鲷头肾脾脏显微结构
马氏珠母贝微卫星快速分离及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26
2007年
佟广香闫学春匡友谊梁利群孙效文王爱民王嫣
关键词:马氏珠母贝微卫星
不同盐度对三角帆蚌钩介幼虫、稚贝生理活动和存活的影响被引量:3
2010年
对三角帆蚌钩介幼虫、不同日龄稚贝在不同盐度条件下的生理活动和存活率进行了观察和比较。以淡水组作为对照组,试验结果显示:三角帆蚌钩介幼虫在淡水组48 h存活率达90%,而盐度2条件下,2 h内即全部死亡;同龄的稚贝存活率随生理盐水浓度、实验时间的增加而逐渐降低,生理活动明显受到盐度的影响,表现为心跳频率降低,肠道蠕动减弱,斧足运动减少;随作用时间的增加,稚贝表现为心跳停止、双壳张开死亡;大日龄稚贝在同盐度下的存活率显著高于低日龄稚贝,7日龄稚贝在48 h内所有盐度组全部死亡,45日龄稚贝仅在盐度为2试验液中有90%存活,但生理活动明显低于正常淡水组,表现为心跳微弱,无肠道斧足运动。因此,认为三角帆蚌钩介幼虫对盐度较敏感,其耐受力低于稚贝,而三角帆蚌稚贝的适宜盐度要低于2。
闻海波邱丽华华丹徐钢春陈敏慧顾若波
关键词:三角帆蚌钩介幼虫稚贝盐度生理活动
亲鱼的脂类营养与繁殖性能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06年
高露姣施兆鸿马春艳林黑着
关键词:亲鱼脂类营养繁殖性能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