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50800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508005)
- 作品数:22 被引量:313H指数:12
- 相关作者:安明喆闫志刚余自若阎贵平季文玉更多>>
- 相关机构:北京交通大学天津城建设计院有限公司济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钢-活性粉末混凝土组合梁的极限承载力被引量:11
- 2009年
- 对于连续体系的钢-普通混凝土组合梁,处于负弯矩区的混凝土桥面板由于抗拉强度低,极易受拉开裂,导致组合梁的强度与耐久性下降.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采用超高强度、高耐久性、高韧性且体积稳定性良好的活性粉末混凝土(RPC)材料代替普通组合梁中的混凝土桥面板,并根据RPC材料的本构关系及抗拉强度高的特点,确定以临界开裂状态作为这种新型钢,RPC组合梁的正截面破坏模式,推导了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并对组合截面中RPC板与钢梁的高度比、宽度比、RPC板中的配筋率进行了参数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钢-RPC组合梁与同条件的普通组合梁相比,在保证负弯矩区桥面板不开裂的情况下,极限承载力仍有所提高,并且结构的抗裂性、刚度和耐久性都可得到极大改善.
- 张彦玲阎贵平安明喆钟铁毅
- 关键词:组合梁活性粉末混凝土极限承载力破坏模式
- 活性粉末混凝土T形梁承载力试验与全过程分析被引量:16
- 2009年
- 为了研究活性粉末混凝土(RPC)桥梁的设计理论与设计方法,本文对RPC T形桥梁进行了设计和静载试验,并对跨中截面承载力进行了全过程分析.该T形桥梁包括两片T形梁,跨度为20 m,梁高1.35 m.通过对两片RPC T形梁进行静力加载试验,测试了梁体的跨中下翼缘的拉应变随荷载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梁体的承载能力和抗裂性均满足规范要求.根据全过程分析结果,梁体的承载力安全系数可达2.25,通过分析与试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全过程分析中采用的参数和假设条件的正确性.
- 闫志刚季文玉安明喆
- 关键词:桥梁活性粉末混凝土
- 活性粉末混凝土抗拉性能研究被引量:68
- 2010年
- 通过不同钢纤维含量活性粉末混凝土的拉伸性能试验,测定活性粉末混凝土的劈裂抗拉强度、轴心抗拉强度及轴心受拉应力-应变全曲线。研究钢纤维体积率对活性粉末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轴心抗拉强度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随着钢纤维掺量的增加,活性粉末混凝土的劈裂抗拉强度、轴心抗拉强度呈线性增大规律;给出活性粉末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的关系;提出活性粉末混凝土轴心受拉应力-应变全曲线的数学模型,并根据试验结果确定模型参数。研究成果可为活性粉末混凝土在结构中的应用提供依据。
- 安明喆杨志慧余自若翟延峰高康
- 关键词:活性粉末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应力-应变全曲线
- 不同钢纤维含量RPC材料受压力学性能研究被引量:41
- 2009年
- 通过单轴受压强度试验和变形特性试验,研究不同钢纤维体积含量活性粉末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能与本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纤维体积含量在1.50%-1.75%之间变化时,活性粉末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和峰值应变无明显变化,当纤维体积含量超过1.75%后,轴心抗压强度和峰值应变明显提高;活性粉末混凝土的受压破坏过程包括裂缝稳定扩展、裂缝失稳扩展、多条裂缝贯通和纤维粘脱4个阶段。结合试验曲线,推导出不同钢纤维体积含量活性粉末混凝土统一的单轴受压本构方程。
- 安明喆宋子辉李宇张宇
- 关键词:活性粉末混凝土单轴受压体积含量本构方程
- 变形钢筋与活性粉末混凝土的粘结性能试验研究被引量:48
- 2007年
- 通过不同直径和不同埋长的普通热轧变形钢筋活性粉末混凝土的钢筋拔出试验,研究变形钢筋与活性粉末混凝土的粘结性能及粘结—滑移的本构关系。研究表明:活性粉末混凝土与钢筋的极限粘结应力随着钢筋直径的增加而下降,钢筋直径相同时随着锚固长度的增加而降低。提出普通热轧变形钢筋与活性粉末混凝土的极限粘结强度与锚固长度的计算公式。运用该计算公式得出,直径为14和16 mm钢筋的锚固长度适宜取3倍钢筋直径,直径为18 mm钢筋的锚固长度适宜取4倍钢筋直径。根据试验数据回归出基于相对保护层厚度和相对有效粘结长度的极限粘结应力计算公式和粘结应力与滑移的本构关系式。
- 安明喆张盟
- 关键词:活性粉末混凝土变形钢筋极限粘结强度粘结性能锚固长度本构关系
- RPC材料冲击加载下的横向惯性和应变率效应被引量:8
- 2008年
- 对3种钢纤维含量活性粉末混凝土(RPC)的冲击压缩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为消除SHPB(Split Hopkinson Pressure Bar)冲击实验中的高频弥散和实现近似恒应变率加载,实验过程中采用了波形整形技术.考虑到RPC材料具有静水压力效应,其冲击加载下动态强度的提高实际是应变率效应和横向惯性造成的静水压力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为了将二者加以区分,采用数值模拟结合静态围压实验确定材料的横向惯性效应,在此基础上,RPC材料的真实应变率效应被实验确定.
- 梁小燕王勇华王正道
- 关键词:分离式HOPKINSON压杆波形整形应变率
- 活性粉末混凝土轴拉性能试验研究
- 应用自行设计的外夹式轴拉试验装置,对3种钢纤维体积率的活性粉末混凝土(RPC)试件进行了轴心受拉全过程试验。试验采用变截面弧形过渡的哑铃型试件,配合变厚度铜垫片,解决了外夹式试件易在端部产生应力集中的问题。试验结果表明,...
- 原海燕安明喆贾方方余自若
- 关键词:活性粉末混凝土应力-应变全曲线
- 文献传递
- RPC材料的抗折强度尺寸效应研究被引量:14
- 2007年
- 为了研究活性粉末混凝土材料(RPC)的抗折强度尺寸效应,采用3种试块测量RPC材料抗折强度。通过统计分析、数据拟合,并应用Bazant断裂力学尺寸效应理论分析RPC材料尺寸效应现象。结果表明:RPC材料试块的尺寸越小,其抗折强度越大,具有明显的尺寸效应现象;基于Bazant能量释放的尺寸效应和无切口情况下的尺寸效应分别在一定的尺寸范围内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但是不适用于全尺寸范围;本文提出的修正公式在全尺寸范围内都能较好反映RPC抗折强度.
- 安明喆张立军
- 关键词:活性粉末混凝土抗折强度尺寸效应
- 活性粉末混凝土冲击压缩性能实验研究被引量:17
- 2008年
- 通过对活性粉末混凝土材料进行Hopkinson压杆冲击压缩实验,得到不同钢纤维含量的活性粉末混凝土在不同应变率下的应力-应变全曲线,并给出了不同应变率下材料的动态压缩强度和动态增长因子,实验结果表明,活性粉末混凝土具有应变率敏感性,钢纤维的掺入部分提高了材料的冲击压缩性能。
- 王勇华梁小燕王正道安明喆阎贵平
- 关键词:活性粉末混凝土HOPKINSON压杆波形整形应变率动态力学性能
- 200MPa级活性粉末混凝土抗弯性能试验研究被引量:13
- 2007年
- 对几种常用钢纤维含量的200 MPa级活性粉末混凝土(RPC200)的抗弯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根据试验得到的荷载_挠度全曲线,分析了钢纤维在RPC200梁中的抗弯工作机理,给出钢纤维含量对抗折强度的影响规律.采用国内钢纤维混凝土实验方法,计算出弯曲韧性指数和承载能力变化系数,以此衡量RPC200的抗弯韧性,给出了钢纤维含量对RPC200韧性指数和承载力变化系数的影响规律.按照我国现行的CECS13:89钢纤维混凝土实验方法,计算了RPC200的抗折弹性模量.结果表明,钢纤维含量对RPC200弯曲性能的影响较大,在配置RPC200时,可以根据工程需要,选用不同含量钢纤维以满足功能要求.
- 张明波阎贵平闫光杰安明喆
- 关键词:活性粉末混凝土钢纤维抗折强度弯曲韧性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