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科委纳米专项基金(105znm04500)
- 作品数:1 被引量:1H指数:1
- 相关作者:刘鑫张志勇赖红昌吕晓飞庄龙飞更多>>
- 相关机构: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上海市科委纳米专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种植体表面活化修饰对其周围骨缺损愈合的影响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研究种植体表面化学活化处理对种植体周围骨缺损愈合的影响。方法:采用6只成年Beagle犬,拔除下颌双侧前磨牙和第一磨牙3个月后行种植体植入术,在下颌第三前磨牙(P3)和第一磨牙(M1)部位常规制备直径2.8mm、深10mm的孔洞,其冠方5mm区域进一步扩孔制备成直径5.3mm的种植窝。每侧下颌骨植入直径3.3mm、长10mm的modSLA(化学活化大颗粒喷砂酸蚀)和SLA(大颗粒喷砂酸蚀)种植体各1颗,形成种植体冠方深5mm、宽1mm的环形骨缺损。双侧共植入4颗种植体,采用非埋入式愈合方式。术后2周、4周和8周时收获含种植体的骨组织标本,制成切片后,经苦味酸品红染色,检测骨结合率(BIC%)、新骨填充率(NBF%)以及新骨与种植体接触的最冠方水平至缺损底部的距离(B-D)。应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观察期内无种植体松动脱落。3个时间段内,2组种植体周围的骨缺损区域皆有新骨生成,新骨形成始于缺损区的根方和侧方骨壁。2周和4周时,modSLA种植体的BIC%、NBF%和B-D值显著高于SLA种植体的相应指标值(P<0.05);8周时,2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化学活化表面处理方式有利于促进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的早期骨愈合。
- 吕晓飞庄龙飞刘鑫张志勇赖红昌
- 关键词:牙种植体骨缺损组织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