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无)
- 作品数:43 被引量:781H指数:14
- 相关作者:王立国赵婉妤张海星袁捷敏鞠蕾更多>>
- 相关机构:东北财经大学江西财经大学绍兴文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 国有经济、地方政府行为与资本退出——兼论工业部门“去产能”的体制性障碍被引量:2
- 2017年
- 当前经济体制下,研究体制性因素对于资本退出的影响,有利于化解过剩产能,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研究发现,国有经济占比和行业纳税程度对资本退出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反映行业经营状况的利润率和资产负债率等指标则对资本退出没有显著影响,说明当前行业资本退出存在明显的体制性障碍,影响市场机制对资本退出的调节作用。
- 王立国王磊
- 关键词:资本退出国有经济比重地方政府行为
- 银行信贷资源错配与产能过剩被引量:7
- 2014年
- 本文结合金融抑制和信贷配给理论,在分析我国银行业信贷资源错配原因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信贷资源错配对产能过剩的影响。在企业生产初期,银行对产能过剩行业中的企业发放大量低廉贷款导致过度投资;在企业试图退出产能过剩行业阶段,银行与政府联手设置高退出壁垒,加剧产能过剩问题。产能过剩问题的根源在于体制,银行信贷资源错配是造成体制性过剩背后重要的金融诱因。
- 赵婉妤姜珊
- 关键词:产能过剩金融抑制信贷配给
- 煤化工业“十二五”时期的产能过剩防范问题研究——基于山西、陕西和内蒙古煤化工行业的调研被引量:8
- 2011年
- 发展煤化工业对于缓解我国能源压力,降低能源对外依存度,顺利实施"十二五"规划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目前我国传统煤化工业出现了较为严重的产能过剩现象,如不加以有效治理,还会波及到处于示范建设阶段的现代煤化工行业。本文基于对山西、陕西和内蒙古等省区的煤化工企业的实地调研,分析我国煤化工行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剖析产能过剩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政策建议和实施对策。
- 杨智璇班允浩
- 关键词:煤化工业产能过剩
- 体制性产能过剩:内部成本外部化视角下的解析被引量:22
- 2013年
- 体制性产能过剩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经济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随着经济体制的不断变革,体制性因素对产能过剩的影响方式也发生了变化。目前,地方政府对经济干预的能力仍然极强,尤其是对要素市场的干预,这种干预能力造成了目前的内部成本外部化现象。本文尝试从内部成本外部化的视角,对我国体制性产能过剩形成机理进行研究。运用动态模型来说明内部成本外部化现象对产能过剩形成的影响,阐述内部成本外部化产生的地方政府行为动因和运用要素市场内部成本外部化的行为,最终构造出了地方政府行为—要素内部成本外部化—产能过剩的因果链条。
- 王立国周雨
- 关键词:地方政府行为
- 煤电矛盾的Granger因果解释与相互影响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改革开放以来,煤电矛盾一直是我国能源领域的一个主要矛盾。从煤电价格指数可以说明我国电力产品利润受到了煤炭产品的挤兑。本文Granger因果检验表明,"市场煤"和"计划电"的"价格双轨制"是导致我国煤电不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的主要原因;结构向量误差修正模型(SVECM)的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表明,电价改革不会引起煤价大幅上涨,而且电价对煤价的贡献率要大于煤价对电价的贡献率。因此,为缓解煤电矛盾,必须实施电价改革。
- 孟军
- 关键词:煤电矛盾GRANGER因果检验电价改革
- 解读我国产能过剩的现实性、必然性与持久性被引量:1
- 2012年
- 从投资与居民收入的对比,供给和产能与需求的对比,以及政府管理部门的重视程度三个方面分析我国产能过剩的现实性;基于产能过剩的形成机制阐述我国产能过剩的必然性;立足产能过剩的传导机制论述我国产能过剩的持久性。进而提出化解我国产能过剩的对策。
- 袁捷敏
- 关键词:产能过剩现实性必然性
- “十二五”时期产业结构化升级与税制改革被引量:1
- 2011年
-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税收政策作为一国政府调节产业结构的有效手段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从分析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全球产业深度调整及绿色能源革命给我国产业发展带来的压力与动力入手,在考察我国产业结构现状与发展方向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一系列税制改革建议。
- 张海星
- 关键词:产业结构税制改革
- 产能过剩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倒U型影响被引量:2
- 2021年
- 本文基于中国2004-2017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使用带有调节效应的模型对产能过剩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并检验了技术创新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两者呈倒U型相关关系,在某临界值之前,产能过剩会刺激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一旦产能过剩程度超过该临界点,随着产能过剩变得更加严重,产业结构升级反而受到抑制;二者关系受到技术创新的正向调节。
- 赵婉妤王立国
- 关键词:产能过剩产业结构升级技术创新
- OFDI与中国工业产能利用水平波动被引量:1
- 2017年
- 本文在对二元OFDI与工业产能过剩关系的机理分析基础上,基于1994—2014年的样本数据,从对外直接投资(OFDI)的路径——顺梯度OFDI与逆梯度OFDI,利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重点分析了两类OFDI对中国工业产能利用水平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顺梯度OFDI、逆梯度OFDI均对工业产能利用水平具有正向作用。顺梯度OFDI通过在国外投资建厂,会直接带动开采挖掘设备和相关维护设备的出口以及国内一些以自然资源为原料的加工制成品的出口,从而提高中国工业产能利用水平。逆梯度OFDI在初期也会带动一部分产品的出口,但其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更为显著,国内母公司通过消化吸收由海外子公司传回的国外先进工艺与技术,对本国产品进行加工升级,提高产品质量,刺激产品需求,优化产业结构,达到化解产能过剩的目的。
- 王立国赵琳许森
- 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金融支持政策——基于美国和德国的经验借鉴被引量:25
- 2016年
- 金融危机的爆发促使发达国家重新思考制造业在经济中的地位,美国出台"再工业化"战略,德国提出"工业4.0"计划。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攻坚阶段,本应撬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金融体系内部却存在诸多结构性问题。因此,本文在分析目前中国面临的金融困境的基础上,总结了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主导型和以德国为代表的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过程中的实践经验,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期推动中国产业结构平稳迈向中高端水平,应对"再工业化"和"第四次工业革命"所带来的国际挑战。
- 赵婉妤王立国
- 关键词: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金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