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福建省教育厅B类科技/社科项目(JB509208)

作品数:2 被引量:2H指数:1
相关作者:钱语眉梅爱祥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教育厅B类科技/社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语言文字

主题

  • 2篇英汉
  • 2篇习语
  • 1篇动物文化
  • 1篇动物习语
  • 1篇动物植物
  • 1篇译者
  • 1篇英汉习语
  • 1篇植物
  • 1篇文化差异
  • 1篇文化对比
  • 1篇文化对比研究
  • 1篇文化信息
  • 1篇习语翻译
  • 1篇翻译

机构

  • 2篇福建师范大学

作者

  • 2篇钱语眉
  • 1篇梅爱祥

传媒

  • 2篇福建师大福清...

年份

  • 2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谈英汉动物文化习语翻译中译者的适应和选择被引量:2
2010年
动物习语是人类文明和语言进化的标志,是各民族独特民族文化和民族心理的积淀。语言与文化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内在联系。英汉文化的共性和个性导致英汉动物习语的内涵意义之间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对称和不对称性。翻译是不同语言,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之间沟通和交流的桥梁和媒介,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通过英汉动物习语文化内涵的对比,从翻译适应选择论的角度探析英汉动物习语的翻译方法和原则,以期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钱语眉
关键词:动物习语翻译
与动物植物相关的英汉习语及其文化对比研究
2010年
语言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对文化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语言受到文化的影响,反映出民族特征,包括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反映出该民族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语言与文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学习一种语言就必须了解一种文化。习语是语言的精华,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寓意深刻,具有浓厚的地方和民族色彩。习语来源于生活,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创造的,蕴含着大量的文化信息。通过与动物植物相关的英汉习语对比研究探讨英汉文化的差异。
梅爱祥顏碧洪钱语眉
关键词:英汉习语文化信息文化差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