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项目(XH12016)

作品数:10 被引量:69H指数:5
相关作者:李伟马钦忠赵文舟王冠玥周江南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市地震局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项目上海市科委科研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天文地球

主题

  • 6篇地震
  • 4篇地电
  • 4篇地电场
  • 3篇地磁
  • 3篇小波
  • 3篇小波变换
  • 3篇波变换
  • 2篇地磁加卸载响...
  • 2篇地震研究
  • 2篇电磁扰动
  • 2篇信号
  • 2篇响应比
  • 2篇加卸载响应比
  • 2篇磁扰
  • 1篇地磁记录仪
  • 1篇地电场观测
  • 1篇地震短临预报
  • 1篇地震发生
  • 1篇地震关系
  • 1篇地震关系研究

机构

  • 9篇上海市地震局
  • 2篇上海第二工业...

作者

  • 8篇李伟
  • 6篇马钦忠
  • 4篇赵文舟
  • 2篇方国庆
  • 2篇王冠玥
  • 2篇周江南
  • 1篇宋志平
  • 1篇陈军
  • 1篇龚耀
  • 1篇尹继尧
  • 1篇宋先月

传媒

  • 3篇地震学报
  • 2篇地震地磁观测...
  • 1篇地震
  • 1篇华南地震
  • 1篇中国地震
  • 1篇中国科技成果
  • 1篇地震工程学报

年份

  • 2篇2016
  • 3篇2014
  • 5篇201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芦山M_S7.0地震前的电磁异常信号被引量:23
2013年
对南北地震带18个地电场及电磁扰动观测台站进行了跟踪与研究,2013年4月20日四川芦山MS7.0地震前只有其中5个台站观测到了异常电磁信号.研究表明,地震前的这些异常信号时空分布非常不均匀.在时间上表现出震前电磁异常信号在出现的台站上不是同步的,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向震中方向迁移的趋势;在空间上体现在成都以北的台站都没有记录到震前电磁异常信号,主要出现在成都及其以南的一些台站.芦山MS7.0地震前地震电磁信号出现的最早时间是震前21天,其次是震前16天;临震时间则为震前5天、4天和1天.通过接地极注入地下的大电流以及以往的震例分析,认为仙女山台是又一个比较突出的电磁信号观测的敏感点.
马钦忠方国庆李伟周江南
关键词:地电场电磁扰动地震前兆
地电场多极距观测的异常识别和分析被引量:11
2014年
以上海地区的3个地电场观测台站的资料为例,结合地电场多极距观测原理对地电场信号异常进行识别分析。结果表明,利用地电场多极距观测装置系统和分析方法可以有效识别并区分地电场观测中的电极极化干扰、雷击干扰、高压直流输电干扰、电离层扰动干扰和自然电场异常等信号。
李伟马钦忠王冠玥
关键词:地电场自然电场电离层扰动
上海地区电磁辐射信号特征及其与大震的关系研究
2016年
通过对上海地区近5年电磁扰动观测资料的整理,从扰动能量的角度分别对雷电信号、高压输电信号、工业源信号、测区作业信号、地铁干扰信号和地震电磁扰动信号等观测异常信号的能量强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目前上海及其周边地区不存在能使电磁扰动观测电场能量变化超过1 000mV/km量级的电磁辐射源;(2)青浦台记寻到的电磁扰动观测异常信号在变化形态上与其他可识别的异常信号存在明显差异,其中31次电磁扰动观测异常信号具有短期地震前兆异常的特性;(3)与震例对比分析后可知,大地震在孕震过程中产生的电磁信号可以远距离传播,其传播距离可以达到800km以上,甚至有可能超过2 000km。
李伟马钦忠宋先月方国庆周江南赵文舟
关键词:电磁扰动电磁异常震例
地磁加卸载响应比方法在上海及其邻区地震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14年
本文运用2000—2010年上海佘山台和崇明台地磁场Z分量所计算得到的地磁加卸载响应比资料分析了近11年地磁加卸载响应比对上海及其邻区中小地震的预测分析效果,并对原有的预测指标体系进行了完善。分析结果表明:①地磁加卸载响应比值在大于3.4的异常情况下,对上海及其邻区的ML≥4.0地震预测有一定的指示意义;②两个台站的地磁加卸载响应比值随时间的整体变化趋势与上海及其邻区地震活动性的变化有较好的对应关系;③通过小波变换得到,地磁加卸载响应比值与该地区的地震活动性时间序列都存在4.5年的周期变化,且在该周期尺度上位相变化一致性较好。
李伟龚耀赵文舟陈军
关键词:地磁加卸载响应比地震活动性小波变换
上海深井地震综合观测地磁资料分析被引量:5
2013年
运用崇明长江农场台和浦东张江台新建地震综合深井地磁三分量资料,宋用小波变化方法,研究地磁场井下观测方式、数据质量和噪声特性。结果表明:①深井地磁观测资料日变形态明显,与地面观测资料一致性较好;②深井地磁观测能滤除大部分空间变化磁场产生的扰动;③深井观测的背景噪声幅度小,扰动频段集中。
李伟赵文舟尹继尧
关键词:小波变换
《与地震有关的电磁现象及其机理和观测研究专辑》前言被引量:3
2013年
地震电磁学在地震预测研究领域占有重要位置.长期观测研究表明,在地震发生前会出现许多电磁异常现象.多年来,国内外学者利用这些异常信息开展了地震预测探索研究.自20世纪以来,地震电磁异常现象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兴趣和重视,绝大多数强烈地震都有临震异常现象的发现与记载.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学者对地震前电磁异常现象与地震的关系进行了许多观测、实验和研究,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经验和资料,为人们认识地震前电磁异常的现象提供了越来越丰富的震例.
马钦忠
关键词:地震预测电磁现象专辑地震发生强烈地震
华东地区地电场变化特征与地震关系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目前在地震短临预报中国际上不少学者认为地震电磁学方法是有希望的方法,但其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深入研究。一方面,是在地震电磁信号的产生过程方面还须做出更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另一方面,地电流在地下传播路径的变化特征与区域地质条件的密切关系,如所谓的地电场传播中的“选择性问题”和地电场观测的“敏感点”问题都是需要更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在地电场多级距系统的观测中,往往都是基于台站下方介质电性是均匀的条件下去分析资料的,但实际情况并非总是如此;再则,地电场观测台站地下电性结构的非均匀性对地电场信号的影响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在对资料处理分析中必须要认真考虑这种非均匀特点因素。另外,通过对一些地震电信号的处理分析也显示震前地震电信号是非常重要和可靠的地震短临信息,我们必须对此给予充分的重视,以使我们更好地实现地震短临预报从而挽救人民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本项目目标就是围绕着上述问题而进行的。
关键词:地震短临预报电场变化非均匀性
杂散电流腐蚀及防护研究现状
2014年
从杂散电流腐蚀的数学模型、监测手段、防护措施和可展望的问题等方面,对交流电引起的杂散电流腐蚀进行系统评述。首先,介绍杂散电流腐蚀的机理及数据模型,并从不同行业学者所选取的模型及软件入手,介绍杂散电流腐蚀的模型建立的相关类型;其次,对目前杂散电流监测的主要方法及其自动监测系统的发展进行阐述;最后,介绍基于杂散电流腐蚀防护原则建立的防护体系及其相应特点,并对杂散电流腐蚀的监测中具有可行性发展的技术进行探讨。
赵文舟马钦忠李伟
关键词:杂散电流
小波变换在地电场数据分析中的应用被引量:17
2013年
随着城镇化发展的加快,上海的地电场观测受到来自周围环境噪声的影响日益严重,这些噪声干扰对于地震前兆异常的分析判断带来很多不确定性.本文主要探讨通过小波变换方法来分解地电场观测原始信号,分析环境噪声对原始观测数据的影响强度.利用异常信号的小波模值对比分析了滤波结果,并通过绘制极化方位图检验了该方法在实际运用中的效果.结果表明:数字滤波方法能很好地去除日常干扰所带来的背景噪声,对于重构的地电场信号,也能较好地反映其原始信号变化特征;滤波后的自然电场异常信号保留了原始信号中主要的变化特征,并能反映其原始变化规律;重构的地电场信号能够突出信号中异常信号极化方位角,使极化方位收敛有利于实际运用.
李伟马钦忠宋志平王冠玥
关键词:地电场观测小波变换极化
上海地磁加卸载响应比资料分析与地震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采用GM4型磁通门磁力仪与佘山台57型地磁记录得到的地磁加卸载响应比值P(Z)进行地震中短期预测分析,通过对两种设备在共同观测时期得到的P(Z)值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由不同设备得到的P(Z)值能满足以往的异常判定标准,GM4磁通门磁力仪得到的P(Z)值映震能力较好,可与佘山台57型地磁记录仪匹配使用。
李伟龚耀
关键词:地磁加卸载响应比地磁记录仪阈值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