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371666)

作品数:7 被引量:57H指数:4
相关作者:汪晖廖长秀平洁李婧婷武晓茜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星状细胞
  • 8篇细胞
  • 8篇肝星状细胞
  • 3篇纤维化
  • 3篇肝纤维化
  • 2篇蛋白
  • 2篇星状细胞活化
  • 2篇乙醇
  • 2篇乙醛
  • 2篇增殖
  • 2篇鼠肝
  • 2篇平滑肌肌动蛋...
  • 2篇子机
  • 2篇吲哚
  • 2篇吲哚-3-原...
  • 2篇肌肌
  • 2篇分子
  • 2篇分子机制
  • 2篇大鼠肝
  • 1篇凋亡

机构

  • 9篇武汉大学

作者

  • 9篇汪晖
  • 5篇平洁
  • 5篇廖长秀
  • 2篇郭喻
  • 2篇武晓茜
  • 2篇李婧婷
  • 2篇吴勇
  • 1篇徐丹
  • 1篇鄢友娥
  • 1篇张春
  • 1篇潘晓靓
  • 1篇张本坚
  • 1篇孟巍
  • 1篇张怡

传媒

  • 2篇中国药理学通...
  • 2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中国药理学与...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武汉市第二届...

年份

  • 1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精密肝切片中乙醛活化肝星状细胞模型的建立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在精密肝切片中利用乙醛激活肝星状细胞,建立一种星状细胞激活的体外模型,为研究和筛选阻抑肝纤维化发生的药物奠定基础。方法:利用振荡切片机制备精密肝切片,建立培养系统。以700μmol·L-1乙醛孵育切片,培养0、2、4、6h,测定培养基和组织匀浆中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乳酸脱氢酶(LDH)和羟脯氨酸(Hyp)含量,观察病理切片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结果:与0h相比,乙醛培养2、4、6h培养基的GST、LDH漏出量均显著升高(P<0.05)。切片组织Hyp含量6h较0h相比明显升高(P<0.05)。免疫组化片镜下可见4、6h有α-SMA阳性细胞表达,图像分析显示面积和阳性率较0h明显增加(P<0.05)。结论:精密肝切片与终浓度为700μmol·L-1乙醛共孵育6h可活化切片中星状细胞,该技术可作为良好的体外肝星状细胞激活模型。α-SMA免疫组化是一鉴定体外星状细胞激活的可靠指标。
武晓茜汪晖郭喻廖长秀吴勇
关键词:乙醛肝星状细胞平滑肌肌动蛋白
吲哚-3-原醇对肝星状细胞活化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分子机制
目的观察吲哚-3-原醇(indole-3·carbinol,I3C)对肝星状细胞(HSC)活化增殖及胶原合成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培养永生化肝星状细胞株 HSC-T6,加入不同浓度13C (50,100,2...
平洁汪晖
关键词:吲哚-3-原醇肝星状细胞活化增殖
文献传递
肝星状细胞激活的分子机制与抗肝纤维化治疗被引量:13
2007年
肝星状细胞(HSC)激活是肝纤维化发生的中心环节,其激活过程可分为始动阶段(旁分泌刺激和转录调控因素启动级联瀑布式的细胞反应)和持续阶段(旁分泌或自分泌刺激和细胞外基质重建共同维持HSC活化的表型反应)。肝脏中多种细胞和细胞因子参与调节了HSC的激活过程。活化型HSC的表型变化主要包括细胞增殖、收缩和纤维形成等。抗肝纤维化治疗策略主要包括调控HSC活化增殖或促其凋亡、抑制胶原合成或促其降解、细胞因子治疗和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等。
李婧婷汪晖廖长秀平洁
关键词:肝纤维化肝星状细胞分子机制
大鼠肝星状细胞中多种细胞色素P450亚型的表达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采用改良的肝星状细胞(HSCs)体外分离和纯化技术,观察刚分离的大鼠HSCs中细胞色素P450(CYP450)亚型的表达,初步探讨CYP450同工酶在HSCs生理功能和激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链霉蛋白酶/胶原酶序贯灌流和Nycodenz密度梯度离心方法,分离和纯化大鼠HSCs,半定量RT-PCR法检测HSCs和肝细胞内多种与视黄醇代谢相关的CYP450亚型mRNA的表达。结果HSCs的得率为每肝(0.8~1.2)×107。刚分离的大鼠HSCs中均能检测到CYP1A1,CYP1B1,CYP2B1/2和CYP2E1mRNA表达,其中,HSCs中CYP1A1mRNA及CYP1B1mRNA表达量接近甚至高于同一个体肝细胞中的表达水平。但CYP3A1mRNA未检测到。结论刚分离的大鼠HSCs可较高水平地表达多种与视黄醇代谢相关CYP450亚型,提示HSCs中CYP450亚型可能参与了HSCs的生理功能调节和激活过程。
廖长秀汪晖张春平洁
关键词:肝星状细胞MRNA表达
醋氨酚所致精密肝切片损伤模型的建立及CYP2E1的调节作用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利用精密肝切片(PCLS)技术,建立醋氨酚所致肝切片损伤的体外模型,并探讨CYP2E1活性变化对肝损伤的调节作用,为研究和筛选肝保护药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利用振荡切片机制备PCLS,建立培养系统。将终浓度为500μmol/L的醋氨酚分别与切片共孵育0、2、4、6h,测定培养基和切片中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在体给予不同剂量(0.25、0.5、1.0g/kg)的CYP2E1诱导剂乙醇,每天一次,连续3d。末次给药8h后处死动物,取其肝脏制备PCLS,再与500μmol/L醋氨酚共同孵育6h,检测ALT和LDH漏出率。正常PCLS与不同浓度的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盐(DDTC,CYP2E1抑制剂)(5、10、20μmol/L)、500μmol/L醋氨酚共同孵育6h,检测ALT和LDH漏出率。结果:与常规培养组比较,醋氨酚孵育4、6h组的GST和LDH漏出率显著升高(P<0.01)。与醋氨酚模型对照组比较,乙醇中、大剂量组LDH漏出率和小、大剂量组ALT漏出率皆升高(P<0.01,P<0.05);DDTC各浓度组ALT漏出率则降低(P<0.05)。结论:PCLS与500μmol/L醋氨酚共孵育4h即能成功地建立体外肝切片损伤的模型。抑制CYP2E1活性可能对醋氨酚所致的肝损伤有保护作用,而上调CYP2E1活性则可能加重醋氨酚所致的肝损伤。
李婧婷汪晖潘晓靓鄢友娥郭喻张本坚
关键词:CYP2E1乙醇醋氨酚肝损伤
肝星状细胞凋亡信号途径及其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7
2009年
各种致病因素所致慢性肝损伤均可引起肝纤维化,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HSC)的激活是肝纤维化发生发展的中心环节,促进其凋亡被认为是肝纤维化逆转的始动因素。HSC的凋亡机制十分复杂,调控活化HSC凋亡的信号转导途径研究甚少。目前已知的HSC凋亡信号途径主要包括线粒体途径、死亡受体途径和非死亡受体途径。基于这些信号转导途径,研究出选择性诱导HSC凋亡的药物将成为抗肝纤维化治疗的重要手段。该文将对HSC凋亡信号转导通路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并对目前已知的具有促HSC凋亡作用的药物进行总结分类。
张怡平洁汪晖
关键词:肝纤维化肝星状细胞凋亡信号转导
吲哚-3-原醇对乙醛所致精密肝切片中星状细胞活化的影响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利用精密肝切片(PCLS)技术,研究吲哚-3-原醇(I3C)对乙醛活化肝星状细胞(HSCs)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200~800μmol.L-1的I3C及700μmol.L-1乙醛与PCLS共同孵育6h,免疫组化法分析肝切片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并检测培养液中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含量、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及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TIMP-1)表达量及组织丙二醛(MDA)和羟脯氨酸(Hyp)含量。结果200~800μmol.L-1I3C可不同程度的减少乙醛激活的HSCs,并可明显降低乙醛升高的培养液中GST、LDH活性和肝组织中MDA和Hyp含量(P<0.05或P<0.01),呈良好的浓度依赖性。I3C给药组与乙醛对照组比较,培养液中TGF-β1含量降低(P<0.01),MMP-1/TIMP-1蛋白表达比值升高(P<0.01)。结论I3C能有效拮抗乙醛所致的HSCs活化,其机制与降低细胞氧化应激和促进基质胶原降解有关。
武晓茜汪晖廖长秀
关键词:吲哚-3-原醇乙醛肝星状细胞
维拉帕米对大鼠肝纤维化的防治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目的:观察维拉帕米对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的防治作用,并对其可能机制进行探讨。&lt;br&gt;  针对4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维拉帕米小、中、大剂量组。实验第四周末处死各组动物,测定血清...
徐丹汪晖孟巍
关键词:维拉帕米肝纤维化转化生长因子-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肝星状细胞羟脯氨酸
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乙醇对肝星状细胞增殖及其CYP450亚型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08年
廖长秀汪晖平洁吴勇
关键词:应用基因芯片技术肝星状细胞增殖CYP450乙醇亚型表达细胞增殖相关基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