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0809140)
- 作品数:30 被引量:247H指数:7
- 相关作者:夏新米方卓马芳胡冠九李娟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北京科技大学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更多>>
- 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质量管理体系框架被引量:11
- 2013年
- 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发布并逐步实施的形势下,综合目前国内外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制度建设和质量控制技术内容,结合我国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实际状况和需求,研究并提出了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总体框架,该框架包括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控制体系两部分。
- 夏新元洁吴晓凤姚雅伟魏恩棋刘跃
- 关键词:环境空气自动监测质量管理
- 分光光度法测定地表水中总氮的监测质量控制指标研究被引量:3
- 2011年
- 运用碱性过硫酸钾-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总氮的标准样品及实际样品进行研究分析,通过全国多家实验室的大量监测数据,得出了当前常用的精密度及准确度方面质量控制指标的建议值。研究表明:标准样品在0.5~3.5mg/L浓度范围内,相对标准偏差RSD≤5.0%;室间相对标准偏差RSD′≤10%;相对误差RE≤±10%;实际样品在0.07~10mg/L浓度范围内时,相对偏差RD≤10.0%;加标回收率范围为90%~110%。
- 夏新胡正生米方卓左燕君彭刚华
- 关键词:总氮
-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中微囊藻毒素质量控制指标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采用固相萃取-液相色谱法,通过统计全国多家实验室的测定数据,对水中微囊藻毒素测试的平行样测定相对偏差、空白加标回收率、实际样品加标回收率、空白加标回收率平行样相对偏差以及样品加标回收率平行样相对偏差5个质控指标进行了研究,并给出了质控指标评价标准,提出在概率P和γ均为0.90时,其平行样测定允许最大相对偏差应控制在7.3%;空白加标质量浓度为0.005~20μg/L时,回收率的控制范围为61%~125%;样品测定浓度为未检出、加标质量浓度在0.2~3.6μg/L时,实际样品加标回收率控制范围为66%~108%;空白加标、样品加标回收率平行样最大相对偏差应分别控制在3.9%和8.9%。在概率P和γ均为0.95时,其平行样测定允许最大相对偏差应控制在8.3%;空白加标质量浓度为0.005~20μg/L时,回收率的控制范围为49%~137%;样品测定浓度为未检出、加标质量浓度在0.2~3.6μg/L时,实际样品加标回收率控制范围为60%~114%;空白加标、样品加标回收率平行样最大相对偏差应分别控制在5.2%和14.8%。
- 胡冠九李娟袁力夏新
- 关键词:微囊藻毒素质控指标
- 浅谈强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被引量:122
- 2012年
- 针对新的历史条件下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不断完善的实际需求,提出了完善监测技术体系、补充建立量值溯源基准体系、建立监测质量控制指标体系、提高环境监测人员技术能力和水平、有效运行环境监测质量体系、建立健全监测质量监督机制等6项提升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水平的体系建设思路。
- 夏新
- 关键词:环境监测质量管理
- 4-氨基安替比林萃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挥发酚的质量控制指标研究被引量:4
- 2011年
- 依据多种浓度、多种样品、多家实验室参与测定而得到的大量监测数据,研究分析了4-氨基安替比林萃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挥发酚的质量控制指标。建议控制值为:当标准样品质量浓度范围为0.04 mg/L~0.2 mg/L时,室内相对标准偏差(RSD)≤5.0%;当标准样品质量浓度范围为0.04 mg/L~1.2 mg/L时,室间相对标准偏差(RSD’)≤10%,相对误差(RE)≤±10%;当实际样品质量浓度范围为0.001 mg/L~0.1 mg/L时,相对偏差(RD)≤12%;加标回收率控制范围为90%~120%。
- 夏新李茜吴志强陈军平胡正生曲健彭刚华
- 关键词:挥发酚4-氨基安替比林水质
- 水中有机物监测精密度控制水平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针对水中51种有机物监测的精密度控制水平,提出两种概率(γ=0.90,P=0.90;γ=0.95,P=0.95)下的质量控制指标。研究结果表明:51种有机物的空白样品加标回收率测定相对偏差可控制在15%以内,实际样品和实际样品加标回收率的相对偏差可控制在20%以内,基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精密度的测定。
- 夏新米方卓吴晓凤李娟池靖
- 关键词:有机物精密度
- 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水中氟化物质量控制指标研究被引量:10
- 2012年
- 通过全国多家实验室的大量监测数据,研究分析了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水中氟化物的质量控制指标。研究表明,在0.5~4.5 mg/L范围内同一标准样品多次测定的质量控制指标为:室内相对标准偏差(RSD)≤4.0%,室间相对标准偏差(RSD')≤8.0%,相对误差(RE)≤±10.0%。在0.06~7.0 mg/L范围内实际样品平行双样测定质量控制指标为:相对偏差(RD)≤5.0%。加标回收率范围为90%~110%。
- 彭刚华吴志强乔支卫夏新米方卓王伟陈表娟尹辉
- 关键词:氟化物离子选择电极法
- 液液萃取-GC-MS法测定水中硝基苯质量控制指标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采用液液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水中硝基苯,通过统计全国多家实验室的测定数据,对平行样测定结果相对偏差、空白加标回收率、样品加标回收率、空白加标回收率相对偏差及样品加标回收率相对偏差5个质控指标进行分析,得出质控指标评价标准。在概率P,γ均为0.90时,平行样测定结果允许最大相对偏差应控制在11.0%;当空白加标浓度为0.2~30μg/L时,回收率控制范围为59%~113%;当样品未检出、加标浓度在0.25~50μg/L时,样品加标回收率控制范围为56%~110%;空白加标、样品加标回收率最大相对偏差应分别控制在10.0%和11.1%。在概率P和γ均为0.95时,平行样测定结果允许最大相对偏差应控制在13.5%;当空白加标浓度为0.2~30μg/L时,回收率的控制范围为50%~122%;当样品未检出、加标浓度在0.25~50μg/L时,样品加标回收率控制范围为49%~117%;空白加标、样品加标回收率最大相对偏差应分别控制在12.6%和14.6%。
- 胡冠九李娟袁力夏新
- 关键词:硝基苯质控指标
- 土壤中重金属监测方法研究
- 本文从监测结果控制的角度对近十余年土壤中6种重金属元素的监测方法进行了探讨,重点研究了电热板消解-原子吸收、微波消解-原子吸收、电热板消解-ICP、微波消解-ICP、电热板消解-ICP-MS、微波消解-ICP-MS和便携...
- 王宇游夏新
- 关键词:土壤重金属监测方法
- 文献传递
- 环境质量监测质量控制评价指标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地下水质量标准》、《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是我国环境质量状况评价的强制性标准,是当前实施环境监测的重要依据,每年全国产生大量的监测数据。监测质量是环境监测工作的生命线,质量控制是监测质量的重要保证,科学、合理的质量控制指标是指导和评价质量控制水平的重要依据,是监测活动不可缺少的工作标准。目前,针对现有监测技术开展的质量控制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研究缺乏,因质量控制结果评定依据不明确而无法判断监测数据可靠性的现象时有发生,不仅造成质量控制的漏洞,而且直接影响环境数据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 夏新米方卓彭刚华陈纯元洁申进朝胡冠九魏恩棋
- 关键词:环境质量监测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环境监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