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470528)

作品数:7 被引量:33H指数:3
相关作者:田琼郭卫平朱舜明张洪新王海涛更多>>
相关机构:第四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细胞
  • 4篇蛋白
  • 4篇小鼠
  • 4篇骨髓
  • 3篇造血
  • 3篇基质
  • 3篇基质细胞
  • 3篇骨形成
  • 3篇骨形成蛋白
  • 2篇损伤小鼠
  • 2篇人骨
  • 2篇骨髓基质
  • 2篇骨髓基质细胞
  • 2篇干细胞
  • 1篇形态发生蛋白
  • 1篇血功能
  • 1篇血小板
  • 1篇血小板第4因...
  • 1篇血液
  • 1篇血液系统

机构

  • 4篇第四军医大学
  • 3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江苏工业学院

作者

  • 6篇田琼
  • 3篇朱舜明
  • 3篇郭卫平
  • 2篇张洪新
  • 1篇李旭波
  • 1篇胡沛臻
  • 1篇刘水冰
  • 1篇石梅
  • 1篇韩小霞
  • 1篇侯颖
  • 1篇高瑛
  • 1篇杨岚
  • 1篇王心
  • 1篇施乐
  • 1篇周柯
  • 1篇王海涛

传媒

  • 1篇中华放射医学...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西南国防医药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Chines...

年份

  • 2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Recombinant human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 promotes the proliferation of mesenchymal stem cells in vivo and in vitro被引量:8
2009年
背景骨头形态基因的蛋白质( BMP )是更好转变它是在 hematopoiesis.To 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的生长 factor-.Recent 研究表演的总科的一个成员在造血作用描绘 recombinant 人 BMP ( rhBMP ) -2 的效果,我们开始决定 rhBMP-2 是否能支持间充质的干细胞( MSC )的增长并且在 MSCs.Methods 2,3二度( 2-methoxy-4-nitro-5-sulfophenyl )增加造血的 cytokines 的层次-5-((phenylamino)羰基)
LIU Shui-bingHU Pei-zhenHOU YingLI PengCAO WeiTIAN Qiong
关键词: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骨髓间质干细胞干细胞增殖人骨形成蛋白-2HOECHST33342实时聚合酶链反应
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在造血损伤治疗中作用机制的探讨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rhBMP-2)在治疗造血损伤中的作用机制,构建探针并通过原位杂交技术观察rhBMP-2治疗小鼠急性造血损伤的作用。方法将22只BALB/c雌性小鼠随机分为照射组和骨形成蛋白治疗组。把正常雄性小鼠的骨髓细胞移植给接受8.5Gy ^60Coγ射线照射的22只BALB/c雌性小鼠。14d后,剩余存活的雌性小鼠左股骨再接受9Gy的电子线照射。骨形成蛋白治疗组小鼠每天每只腹腔注射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20mg/kg,连续治疗6d,照射对照组每天每只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14d后,处死小鼠并取股骨制成石蜡切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雌性小鼠股骨中雄性供体小鼠的骨髓细胞。结果原位杂交结果显示,照射组小鼠左股骨骨髓中的供体来源细胞数量明显比骨形成蛋白治疗组小鼠左股骨骨髓中多(T=155.0,P〈0.05)。而照射组小鼠左股骨骨髓中供体来源细胞数量与2组小鼠右股骨骨髓中相比则无明显差异(T=92.0、78.5,P〉0.05)。骨形成蛋白组小鼠左股骨骨髓中的供体来源细胞数量明显比两组小鼠右股骨骨髓中少(T=155.0、55.0,P〈0.05)。结论rhBMP-2促进了自身受损伤的骨髓细胞修复,故在骨形成蛋白组小鼠的左股骨骨髓中几乎检测不到供体雄性小鼠SRY基因的存在。推测rhBMP-2促进了自身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或分化,并改善造血微环境,加快造血修复、重建的过程。
刘水冰胡沛臻侯颖李旭波田琼石梅
关键词:骨形成蛋白造血作用SRY基因DNA探针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7
2007年
近年来.干细胞研究已成为生物学和医学的热点。其中造血干细胞(hemopoietic stem cell)是研究最深入的一类,并且已经应用于临床.在治疗血液系统疾病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除了造血千细胞以外.骨髓中还存在着另外一类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是骨髓基质细胞( marrow stromal cell)的重要组成成分.骨髓MSC不但能与其他细胞一起支持造血干细胞造血.
朱舜明郭卫平田琼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造血干细胞骨髓基质细胞血液系统CELL组成成分
小鼠骨髓基质细胞移植对急性辐射造血损伤的影响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小鼠骨髓基质细胞(marrow stromal cell,MSC)同种异体移植对接受全身大剂量辐射小鼠造血修复的影响。方法:在体外对小鼠骨髓基质细胞进行培养、扩增,并将第三代细胞通过尾静脉移植到同种接受全身大剂量射线照射的小鼠,测定移植后不同时期小鼠外周血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小板(PLT)、血红蛋白(HGB)值,观测各组脾集落形成单位(colony forming unit,CFU-S),探讨同种异体骨髓基质细胞移植对急性辐射造血损伤修复的影响。结果:经骨髓基质细胞移植的小鼠,其WBC、RBC、PLT、HGB在移植后15-20 d较对照组明显增高(WBC、PLT、HGB:P〈0.01;RBC:P〈0.05),移植组CFU-S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同种异体小鼠骨髓基质细胞移植,能促进小鼠造血干细胞在脾脏定居,增强造血干细胞形成集落的能力,并能显著提高外周血细胞数量,促进损伤后早期造血功能重建。
朱舜明郭卫平田琼张洪新
关键词:基质细胞造血损伤
血小板第4因子对急性辐射损伤小鼠骨髓细胞周期的调控作用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研究血小板第4因子(plateletfactor4,PF4)对急性辐射损伤小鼠骨髓细胞的保护作用,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照射组、PF4+照射组、正常对照组。PF4+照射组在照射前26及20h腹腔注射PF440μg·kg-1,前两组全身一次性4Gy60Co-γ射线照射,照射后d1、2、4、8流式细胞仪测定小鼠骨髓细胞的细胞周期,免疫组化法动态观察骨髓基质细胞p21蛋白表达水平变化。结果: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照射后d1、2的照射组及照射后d1的PF4+照射组G0+G1期细胞百分数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而照射组与PF4+照射组各时间点之间亦存在明显差异(P<0.05)。照射后d2、8PF4+照射组的G0+G1期细胞百分数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照射后d2、4PF4+照射组骨髓基质细胞p21蛋白呈强阳性表达,照射组呈弱阳性。而照射后d8照射组骨髓基质细胞p21蛋白呈强阳性表达,PF4+照射组则呈弱阳性表达。正常对照组p21蛋白表达水平较低。结论:PF4通过调节细胞周期对小鼠骨髓细胞有明显的辐射保护作用,可尽快恢复其造血功能,p21蛋白的高表达可能在此保护机制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王海涛杨岚田琼韩小霞高瑛王心
关键词:血小板第4因子细胞周期P21蛋白
同种异体骨髓基质细胞移植在急性辐射损伤小鼠体内的迁移
2008年
目的探讨小鼠在接受全身大剂量辐射后,移植体外扩增并已获标记的同种小鼠骨髓基质细胞(MSCs)。观察移植的MSCs在受体体内的存活、迁移和分布情况,揭示MSCs治疗急性辐射造血损伤的机制。方法将受体小鼠(2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5只:1、2、3周组和照射对照组。在体外对同种小鼠MSCs进行培养、扩增,取第三代MSCs,用Hoechst 33342标记后,通过尾静脉移植到已接受全身大剂量辐射的小鼠体内,于移植后1、2、3周取受体小鼠心、肝、脾、肺和肾做冰冻切片,在荧光显微镜下观测移植的MSCs在小鼠体内主要脏器的分布。结果接受MSCs移植的小鼠均存活至处死前,照射对照组小鼠在实验期内有3只死亡。在移植后各个时间点,几乎未见MSCs在受体小鼠心、肝、肺、肾内分布,而大量的MSCs则集中分布于受体小鼠脾表面。结论静脉移植的同种异体MSCs能在急性辐射损伤小鼠体内长期存活,具有向特定损伤部位迁移的能力,参与了急性辐射损伤后造血的重建。
朱舜明郭卫平田琼张洪新
关键词:骨髓基质细胞细胞运动
rhBMP-2m对γ射线辐射造血损伤小鼠的治疗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成熟肽(rhBMP-2m)对γ射线辐射造血损伤小鼠的影响.方法:15只小鼠随机分成3组:照射组、BMP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只.照射组和BMP治疗组均以60Co-γ射线7.5Gy照射200s,对照组不接受照射.照射后,照射组和对照组每日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mL,BMP治疗组注射等量0.5g/LrhBMP-2m生理盐水稀释液,各6d.照射后1,3,5,7,9,11d以尾静脉采血观察3组小鼠外周血白细胞、红细胞及血小板变化;照射后11d观察照射组、BMP治疗组小鼠脾结节形成数变化.结果:3组间小鼠的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数目随时间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外周血红细胞数目随时间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照射组外周血白细胞[如(0.32±0.11)×109vs(4.05±1.18)×109,7d]、红细胞[如(6.73±1.68)×1012vs(9.09±1.92)×1012,7d]、血小板计数[如(26.60±7.47)×109vs(814.20±187.01)×109,7d]显著下降(P<0.01);与照射组相比,BMP治疗组外周血白细胞[如(1.61±0.31)×109vs(0.32±0.11)×109,7d]、血小板计数[如(142.60±35.71)×1012vs(26.60±7.47)×1012,7d]显著增高(P<0.01),外周血红细胞数目虽然增高[如(7.38±2.22)×1012vs(6.73±1.68)×1012,7d],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MP治疗组小鼠脾结节形成数显著多于照射组(P<0.01).结论:BMP可提高γ射线放射损伤小鼠各系的造血细胞数目及脾结节形成数,具有促进造血功能恢复的作用.
周柯施乐田琼
关键词:人重组骨形成蛋白-2造血功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