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XSH023)

作品数:14 被引量:98H指数:6
相关作者:张姝玥林艳黄婷谢丹菊蒋钦更多>>
相关机构:广西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广西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广西大学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哲学宗教
  • 4篇文化科学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生命
  • 4篇生命意义
  • 4篇命意
  • 3篇高中生
  • 2篇大学生
  • 2篇社会
  • 2篇生命教育
  • 2篇中学生
  • 2篇自杀
  • 2篇自杀意念
  • 2篇自我伤害行为
  • 2篇教育
  • 2篇精神卫生
  • 2篇课程
  • 2篇初中生
  • 1篇道德
  • 1篇道德情绪
  • 1篇幸福感
  • 1篇掩饰
  • 1篇正性

机构

  • 12篇广西大学
  • 3篇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11篇张姝玥
  • 5篇林艳
  • 1篇张姝明
  • 1篇蒋钦
  • 1篇谢丹菊
  • 1篇黄婷

传媒

  • 3篇中国特殊教育
  • 2篇中国学校卫生
  • 2篇中国临床心理...
  • 2篇现代中小学教...
  • 1篇心理科学
  • 1篇基础教育研究
  • 1篇科教文汇

年份

  • 3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校学生自我和谐孤独感与自杀意念的关系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了解高校学生自杀意念的现状,并探讨自我和谐、孤独感与自杀意念的关系,为高校开展自杀预防和干预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使用自我和谐量表(SCCS)、孤独量表(UCLA)和自杀意念量表(SSI)对某高校1 101名大一~研三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高校学生自杀意念检出率为41.1%,不同性别、年级、专业和家庭所在地的学生自杀意念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0.94~2.05,P值均>0.05)。自我和谐总分、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自我的刻板性与孤独感、自杀意念正相关(r值分别为0.21~0.67,P值均〈0.01);自我的灵活性与孤独感、自杀意念负相关(r值分别为-0.33,-0.23,P值均〈0.01)。自我和谐的3个维度对自杀意念和孤独感均有显著的预测作用(P值均〈0.05);孤独感在自我和谐与自杀意念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值为30%。结论改善自我和谐和孤独感水平可以减少高校学生自杀意念的形成。
张姝玥林艳
关键词:精神卫生自我伤害行为
初中、高中与大学生的生命意义来源研究被引量:16
2012年
通过开放式问卷收集初中生、高中生和大学生生命意义来源资料,对资料进行登录、编码,采用类属分析方法对文本资料进行归类,发现不同阶段学生的生命意义来源有一定的相似性,被学生们提到较多的生命意义来源有:社会关注、亲情、目标追求、成就、友情、自主性、满意充实和兴趣休闲。最后通过卡方检验对三个不同阶段学生的生命意义来源进行对比,探索三个群体在各生命意义来源上的差异。
张姝玥林艳
关键词:生命意义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
负性道德情绪影响下的应对行为:掩饰还是洁净?被引量:1
2015年
研究采用道德情绪的行为回忆范式,探讨中国大学生在负性道德情绪影响下的应对行为。结果发现:(1)负性道德情绪下的被试更倾向于选择具有掩饰意义的行为词语;(2)负性道德情绪下的被试其亲社会行为水平显著高于控制组;(3)体验到负性道德情绪的被试在做出掩饰动作后,其亲社会行为水平有所下降,与控制组相比无显著差异。上述结果揭示:中国大学生体验到负性道德情绪后更倾向于做出掩饰行为而不是洁净行为。
张姝玥张悦昕钟裕洁邹雯洁
关键词:亲社会行为
高中生生命意义寻求与生命意义体验的关系被引量:29
2012年
目的:在高中生中探讨生命意义寻求和生命意义体验的关系。方法:采用生命意义问卷,对1659名高中生进行横断研究,对84名高中生进行三次追踪测查。结果:同时测量的生命意义寻求和体验之间呈正相关,但是在控制干扰变量后,后测体验只受前测体验的影响,与前测寻求没有关系,后测寻求只受前测寻求的影响,与前测体验也没关系。结论:生命意义寻求和体验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两维度之间不相互影响,而是各自预测本维度的发展。
张姝玥许燕
压力与生命意义对初中生生活满意度的影响被引量:4
2015年
为了探讨压力对初中生生活满意度的影响以及生命意义在此过程中的作用,采用改编的《压力问卷》《生命意义问卷》《生活满意度量表》对四个省份的714名初中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女生的学习压力高于男生,初一学生的人际冲突压力高于初二和初三学生;压力可以负向预测生活满意度,生命意义可以正向预测生活满意度,而且生命意义在压力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中起到调节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调节作用发生压力的人际期望维度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上,在低生命意义的学生中,人际期望压力会导致低水平的生活满意度,而高生命意义的学生,其生活满意度几乎不会受人际期望压力高低的影响。
张姝玥陈卓豪
关键词:初中生生命意义生活满意度
大学生对一般生活事件和意外事故的乐观和悲观偏差估计:直接和间接测量的比较被引量:2
2013年
研究考查了大学生对一般生活事件和意外事故的乐观与悲观偏差,并检验不同测量方法是否会产生不同结果。通过对273名大学生进行问卷研究,结果发现:(1)在直接和间接测量时,被试对一般消极事件、意外事故存在乐观偏差,对幸免于意外事故存在悲观偏差;但对一般积极事件,被试在直接测量时出现乐观偏差,在间接测量时为悲观偏差。(2)在两种方法中,被试对意外事故的乐观偏差皆高于一般消极事件,但一般积极事件与幸免于意外事故的结果在直接测量时有显著差异,而在间接测量中差异不显著。(3)在直接测量时,消极事件的发生频率越低乐观偏差越严重,积极事件的发生频率越低则悲观偏差越严重;在间接测量中事件频率与偏差结果相关不显著。
张姝明蒋钦谢丹菊
台湾地区中学生命教育课程实施及启示被引量:1
2013年
在社会进化过程中,青少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极端生命行为,生命教育受到关注。台湾地区中学生命教育有"从生论生的生命关怀伦理取向"和"从死论生的死亡体悟生死取向"两大主流,其生命教育课程的实施独具特色,对大陆开展生命教育的启示有:重视教育行政部门的推动作用;构建完善的生命教育课程体系;开发生命教育校内外课程资源;建设生命教育课程的师资队伍。
林艳张姝玥
关键词:生命教育课程实施
中学生父母、同伴依恋特点及其与社会适应的关系被引量:2
2014年
为考察中学生父母以及同伴依恋的特点,并探索三者对社会适应的作用,本文采用《青少年依恋问卷》和《青少年社会适应评估问卷》对527名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学生对同伴的依恋程度最高,其次是母亲依恋,最低为父亲依恋;高一年级学生对父母和同伴的依恋程度最高;女生对同伴依恋的程度较男生更高,而对母亲和父亲的依恋没有性别差异;同伴依恋受到父亲依恋和母亲依恋的双重影响,与父母有良好依恋关系的学生也倾向于具有较好的同伴依恋关系;母亲和同伴依恋对学生的积极适应有直接的正向影响,对消极适应具有直接负向影响;父亲依恋对积极和消极社会适应的影响要通过同伴依恋来发生,母亲依恋对社会适应的总效应最大,既可直接预测社会适应,也能通过同伴依恋发生间接影响。
张姝玥
关键词:同伴依恋社会适应中学生
中学生生命意义与主观幸福感心理健康自杀意念的相关性被引量:18
2013年
目的了解中学生生命意义状况及其与主观幸福感、心理健康及自杀意念的相关性,为提高学生的生命意义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北京、山东、四川、湖南和广西随机抽取初、高中生共1 352名,采用问卷测量其生命意义、主观幸福感、心理健康、自杀意念和价值观。结果中学生的生命意义感普遍不强,高中生的生命意义得分低于初中生(F=10.14,P<0.01)。学生生命意义感减弱时,主观幸福感降低,心理健康水平下降(r=-0.40,P<0.01),自杀意念增多(r=-0.33,P<0.01)。在价值观方面,低生命意义组学生更看重财富权力和社会地位(χ2值分别为11.87,11.57,P值均<0.01),高生命意义组更注重自我价值实现、为社会做贡献(χ2值分别为5.46,12.38,P值均<0.05);高生命意义组学生更倾向于认为对一个人最重要的事物是信仰(χ2=5.92,P<0.05)。结论中学生生命意义缺失将带来严重后果,应设法提高中学生的生命意义感。
张姝玥林艳黄婷
关键词:生命价值精神卫生自我伤害行为
不同生命意义寻求和体验程度个体的注意偏向研究被引量:13
2014年
目的:考察高寻求高体验、高寻求低体验、低寻求高体验、低寻求低体验这四类个体的注意偏向。方法:采用生命意义问卷在1136名高中生中筛选被试,获得每种类型的被试各32人。采用积极、消极和中性图片为实验材料,以点探测任务来考察四组被试的注意特点。结果:当积极和消极图片配对出现时,被试类型和图片类型的交互作用显著(F(3,120)=10.91,P<0.001),高寻求高体验组对积极和消极图片的反应时没有差异,高寻求低体验组和低寻求低体验组对积极图片的反应时较长,低寻求高体验组对消极图片的反应时较长。当积极或消极图片与中性图片配对出现时,被试类型和图片类型的交互作用显著(F(3,120)=13.93,P<0.001),高寻求高体验组对积极和消极图片的注意偏向值没有差异,高寻求低体验组和低寻求低体验组对积极图片的注意偏向值显著低于消极图片,且显著小于0,低寻求高体验组对消极图片的注意偏向值显著低于积极图片,且显著小于0。结论:高寻求高体验者对积极和消极图片给予同等程度的关注,高寻求低体验者和低寻求低体验者对消极图片的敏感性高于积极图片是缘于其对积极图片的回避,低寻求高体验者对积极图片的敏感性高于消极图片是缘于其对消极图片的回避。
张姝玥许燕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