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9972026)

作品数:13 被引量:151H指数:8
相关作者:王江海解广轰周江羽张会化张玉泉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山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天文地球

主题

  • 5篇年代学
  • 4篇地球化
  • 4篇地球化学
  • 3篇新生代
  • 3篇盆地
  • 3篇青藏东缘
  • 3篇热年代学
  • 3篇AR
  • 3篇藏东
  • 2篇元素地球化学
  • 2篇青藏
  • 2篇青藏高原
  • 2篇青藏高原中东...
  • 2篇隆升
  • 2篇构造隆升
  • 2篇^40AR/...
  • 2篇^40AR/...
  • 2篇沉积学
  • 1篇单斜辉石
  • 1篇地球动力

机构

  • 9篇中国科学院
  • 4篇中山大学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青岛海洋地质...
  • 1篇广东省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浙江宏宇工程...
  • 1篇中国石化
  • 1篇山西工程技术...
  • 1篇南方海洋科学...
  • 1篇中海石油(中...

作者

  • 10篇王江海
  • 6篇解广轰
  • 5篇周江羽
  • 4篇张会化
  • 2篇张玉泉
  • 2篇张玉玺
  • 2篇朱丽
  • 1篇陈建文
  • 1篇贺怀宇
  • 1篇姜晓玮
  • 1篇张银国
  • 1篇漆亮
  • 1篇魏启荣
  • 1篇石媛媛
  • 1篇吕海涛

传媒

  • 4篇地质学报
  • 3篇中国科学(D...
  • 2篇大地构造与成...
  • 1篇矿物学报
  • 1篇地学前缘
  • 1篇矿物岩石地球...
  • 1篇Scienc...
  • 1篇2001年全...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1
  • 1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3篇2001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青藏东缘早第三纪盆地演化与高原早期(E)隆升
青藏东缘,主要沿羌塘—横断山脉—金沙江—红河大型弧形走滑构造带,分布着一系列大小不等的早第三纪盆地,它们大多数沿NNW和SN向展布的区域性大断裂分布,少数盆地受局部性断裂的控制呈NW或NNE向展布。 约50Ma以来的印度...
周江羽王江海
关键词:沉积学构造隆升青藏东缘
文献传递
金沙江-红河构造带北段囊谦盆地新生代高钾岩石^(40)Ar/^(39)Ar年代学研究被引量:19
2006年
9个黑云母样品高精度^(40)Ar/^(39)Ar法定年结果表明,囊谦盆地高钾岩浆的活动年限为37.1~37.8Ma。高钾岩石在地质背景和岩石类型上与青藏东缘发现的两类高钾岩系中的早期高钾岩浆岩具有可比性,它们可能形成于相同的构造背景。结合前人的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资料,金沙江-红河构造带南、北段高钾岩浆活动的时间分别为40~24Ma和40~33Ma,南、北段高钾岩浆活动时间的差异可能指示陆内俯冲作用时限的差异。
朱丽张会化王江海周江羽解广轰
关键词:^40AR/^39AR年代学囊谦盆地
青藏东缘新生代两类高钾岩浆活动的热年代学研究被引量:38
2002年
40Ar/39Ar年龄数据表明,青藏东缘和印支块体上出露两期新生代具有不同地球化学特征的岩浆活动,它们的时代分别为40~28和16~0Ma.早期高钾岩石沿主走滑断裂如金沙江-红河断裂断续分布,是在转换压缩过程中产生的.晚期高钾岩石广泛分布于裂谷盆地中,它与青藏和东亚地区出现的东-西向伸展有关.结合地球化学示踪结果可知,早期岩浆活动是在陆内俯冲过程中形成的,而晚期岩浆活动则起源于一个新近交代富集的亏损地幔.岩浆间歇期则代表在印度-亚洲东碰撞带一次重要的地球动力学转变,即从由地壳变形控制的过程向由地幔构造占主导的过程转变.
王江海周江羽张玉泉解广轰尹安T.M.HarrisonM.Grove
关键词:青藏东缘新生代地球动力学
^(40)Ar/^(39)Ar chronology and geochemistry of high-K volcanic rocks in the Mangkang basin, Tibet被引量:13
2005年
Our two newly obtained high-quality 40Ar/39Ar ages suggest that the high-K volcanic rocks of the Lawuxiang Formation in the Mangkang basin, Tibet were formed at 33.5 ( 0.2 Ma. The tracing of elemental and Pb-Sr-Nd isotopic geochemistry indicates that they were derived from an EM2 enriched mantle in continental subduction caused by transpression. Their evidently negative anomalies in HFSEs such as Nb and Ta make clear that there is an input of continental material into the mantle source. The high-K rocks at 33.5 ( 0.2 Ma in the Mangkang basin may temporally, spatially and compositionally compare with the early one of two-pulse high-K rocks in eastern Tibet distinguished by Wang J. H. Et al., implying that they were formed in the same tectonic setting.
ZHANG Huihua, HE Huaiyu, WANG Jianghai & XIE Guanghong Guangzhou Institute of Geochemistr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Guangzhou 510640, China
关键词:HIGH-K40AR/39AR
青藏东缘新生代高钾岩浆活动的热年代学制约被引量:12
2001年
热年代学研究表明 ,青藏东缘存在两期新生代高钾岩浆活动 ,其活动时限分别为 40~ 2 8Ma和 16~ 0Ma。两期高钾岩石在地质背景、岩石类型和地球化学特征上明显不同 ,表明早期高钾岩石是在转换压缩过程中产生的 ,起源于富集地幔的部分熔融 ,而晚期高钾岩石则与东亚和青藏地区构造伸展有关 ,起源于新近交代富集的亏损地幔。
王江海尹安T.M.HarrisonM.Grove周江羽张玉泉解广轰
关键词:热年代学青藏东缘
西秦岭断裂走滑与盆地的耦合——西秦岭—松甘块体新生代向东走滑挤出的证据被引量:28
2003年
新生代西秦岭—松甘块体向东挤出是印度—欧亚大陆碰撞后青藏东北部一种主要应变响应形式 ,它构成青藏高原东部走滑调节带的北支 ,并与南部印支挤出构造一起共同调节和吸收大陆碰撞后青藏东部的变形。西秦岭岷县—宕昌断裂的走滑与新生代盆地在时空上的耦合 ,明显展示出西秦岭—松甘块体向东走滑挤出历程并提供了走滑作用的定量标尺。古近纪岷县—宕昌断裂的走滑位移量为 36km ,而新近纪则为 76km ,相应的平均走滑速率分别为 0 .0 86mm/a和 0 .37mm/a ,表明新生代西秦岭—松甘块体向东挤出的幅度至少为 112km。西秦岭新生代幔源岩浆活动是在块体挤出背景下 ,块体旋转停止、断裂面弯曲和走滑加速等诸事件耦合的结果 ,同时也是断裂走滑的物质和时间记录器 ,表明岷县—宕昌断裂新生代的走滑波及到了岩石圈底部 ,记录了青藏东北部变形响应的动力学机制从以块体旋转为主向快速走滑为转变的时间 ,即西秦岭—松甘块体向东快速挤出的可能时间为 2 1.1~ 2 5 .4Ma。
姜晓玮王江海张会化
关键词:走滑盆地西秦岭
云南马关尖晶石相二辉橄榄岩包体的平衡温压条件及其指示意义被引量:7
2004年
依据云南马关地区8个尖晶石二辉橄榄岩包体中22个单斜辉石 斜方辉石矿物对的电子探针成分,采用TBM85、TBK90二辉石温度计和TBK90Ca、TWS91en、TX93Ca单辉石温度计估算了其平衡温度,用PM80en、PM80di压力计估算了其平衡压力。温压估算表明,马关尖晶石相二辉橄榄岩包体的平衡温压分别为900~1150℃和1.29~2.20GPa(相当于地下深度45~71km)。由TM80en与PM80en、TM80di与PM80di的估算结果所分别构筑的马关地区上地幔地温曲线与大洋地温曲线非常吻合,显示马关地区上地幔具有很高的热流值,暗示青藏东缘及邻区于0~16Ma期间有热的软流圈地幔上涌,地幔上涌在构造上的响应即是青藏东缘乃至整个东亚地区区域性岩石圈的东 西向伸展。
魏启荣王江海
关键词:单斜辉石电子探针
青藏高原中东部古近纪盆地封闭的构造-沉积-岩浆活动和古气候响应被引量:12
2011年
青藏高原中东部分布着一系列中小型古近纪盆地,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盆地构造-沉积学和生物地层学、地球化学和岩浆岩的40Ar/39Ar年代学结果表明,盆内充填了紫红色的陆源碎屑岩夹火山碎屑岩、碳酸盐岩和石膏层,并被晚期岩浆岩所切割,盆缘地层发生大规模掀斜而形成高陡地层和挤压向斜,盆内地层发生褶皱变形。地层内部细碎屑岩孢粉和古植物、火山碎屑岩和侵入岩的40Ar/39Ar年代学揭示盆地充填沉积物形成于38~28Ma(晚始新世—早渐新世)。古近纪紫红色沉积物、碳酸盐岩和石膏层的出现代表干旱-炎热的古气候环境。印度-欧亚板块碰撞过程中因陆壳变形和高原早期构造隆升产生的走滑拉分和逆冲挤压是导致高原中东部古近纪盆地裂解和封闭的主要原因。
周江羽王江海B. K. HORTONAn YINM. S. SPURLIN
关键词:青藏高原中东部
下扬子地区幕府山组古环境和构造背景:来自细粒混积沉积岩系元素地球化学的证据被引量:6
2021年
扬子地区寒武纪纽芬兰世广泛发育富含有机质的黑色细粒混积沉积岩系,开展细粒混积沉积岩的元素地球化学研究,对于恢复沉积期物质来源、源区构造背景、古气候、沉积环境及演化,以及泥页岩储层评价和页岩气勘探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利用下扬子地区最新完钻的XYZ-1钻井资料,综合钻井岩芯、岩石薄片、XRD分析、ICP-MS分析等手段,开展寒武系纽芬兰统幕府山组细粒混积沉积岩系的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幕府山组为一套形成于局限海湾—碳酸盐岩台地—潮坪体系的细粒混积沉积岩系,岩性以深灰色、黑色(含钙质碳质)泥岩、浅灰色泥质灰岩为主,夹云灰岩、泥晶灰岩、白云岩、含陆屑碳质灰岩、安山岩和角砾岩。幕府山组沉积期,具有干旱炎热-温暖潮湿交替的古气候,总体指示正常盐度的浅水-较深水古海洋环境,垂向上显示从贫氧—缺氧到滞留硫化环境的演变。幕府山组细粒混积岩物源来自江南造山带和南京台地,源区岩石未曾经历沉积再循环作用,形成于大陆岛弧和活动大陆边缘构造背景。具有相对高海平面的近岸局限海湾、半封闭滞留还原环境、较高的有机碳含量和古生产力水平,是形成富有机质黑色细粒混积沉积岩系的有利条件。
周江羽陈建文张玉玺张玉玺张悦张银国万雪芳
关键词:古气候古环境元素地球化学
云南老王寨金矿区煌斑岩的侵位年龄和铂族元素地球化学被引量:12
2001年
煌斑岩广泛分布于云南老王寨金矿区并与金矿体密切共生.煌斑岩中金云母的^(40)Ar/^(39)Ar定年表明,其侵位时间为(30.8±0.4)~(34.3±0.2)Ma,而Au成矿作用时间为(26.4±0.2)Ma.铂族元素(PGE)地球化学示踪表明,金矿床中的Au不可能源于原始煌斑岩浆.Au沙江-红河带煌斑岩与中温热液Au矿在时空上的共生原因是它们形成于相同的构造背景.
王江海漆亮尹安解广轰
关键词:热年代学铂族元素地球化学煌斑岩金矿侵位年龄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