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660052)

作品数:5 被引量:48H指数:5
相关作者:格日力马兰杨应忠靳国恩韵海霞更多>>
相关机构:青海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海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羚羊
  • 3篇藏羚
  • 3篇藏羚羊
  • 2篇低氧适应
  • 2篇动物
  • 2篇克隆
  • 2篇基因
  • 2篇基因编码
  • 2篇基因编码区
  • 2篇基因克隆
  • 2篇编码区
  • 1篇蛋白
  • 1篇动物模型
  • 1篇心室
  • 1篇心室功能
  • 1篇心室收缩
  • 1篇心室收缩功能
  • 1篇乙酰化
  • 1篇乙酰化酶
  • 1篇增多症

机构

  • 5篇青海大学

作者

  • 5篇格日力
  • 4篇杨应忠
  • 4篇马兰
  • 3篇白振忠
  • 3篇韵海霞
  • 3篇靳国恩
  • 1篇柳茵
  • 1篇白振中
  • 1篇常荣
  • 1篇嘎琴
  • 1篇马祁生
  • 1篇刘芳
  • 1篇曹越

传媒

  • 1篇兽类学报
  • 1篇动物学杂志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青海医学院学...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其生理功能反应被引量:20
2009年
背景:国内外关于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动物研究主要以模拟海拔进行,少数情况下进行现场研究,但在现场究竟多长时间可以使平原大鼠发生高原红细胞增多症还需要进一步研究。目的:建立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动物模型并对相关生理功能反应进行初步观察。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7-08/09在青海大学医学院高原医学研究中心教育部和青海省重点实验室完成。材料:SPF级Wistar大鼠50只,体质量160~200g,雌雄各半。10只高原鼠兔(Pika)于青海玛多县4300m现场捕获,体质量100~180g。促红细胞生成素试剂盒由美国R&DSystems公司提供。方法:将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高原15和30d两组(雌雄分开),每组各15只,运至海拔4300m青海省果洛州玛多县饲养。余20只大鼠为对照组在西宁海拔2260m饲养。另10只高原鼠兔作为高海拔对照组。分别在第15天和第30天进行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促红细胞生成素测定。主要观察指标:①高原15d组和高原30d组中出现高原红细胞增多症阳性数。②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组与各正常对照组血红蛋白等指标的比较。③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组与各正常组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的变化。④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组血红蛋白水平与血氧饱和度和促红细胞生成素相关性分析。结果:高原15,30d组大鼠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水平明显升高,与高海拔和低海拔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高原15d对照组中血红蛋白>207g/L,红细胞压积>65%的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大鼠模型占75%,高原30d组中占93%。高原组促红细胞生成素值显著高于高海拔和低海拔对照组(P<0.01)。结论:通过对Wistar大鼠各项生理指标的测定认为在海拔4300m地区饲养30d才可完全建立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动物模型,并进一步说明低海拔动物在不同海拔具有不同的生理反应机制。
靳国恩韵海霞马兰白振中杨应忠曹越格日力
关键词: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动物生理功能
高原肺动脉高压症动物模型的建立及生理机能反应的初步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建立高原病动物模型并对相关生理机能反应进行初步研究。方法将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15天和30天2个组后运至海拔4300m处饲养。分别在第15天和第30天进行Pap、RV/(LV+S)比值等测定。另外,随机选取12只大鼠作为较低海拔(2260m)对照组,10只高原鼠兔作为高海拔(4300m)对照组。结果30只Wistar大鼠经15天和30天饲养后,两个实验组Pap、RV/(LV+S)比值分别为42.80±6.09、0.50±0.06(15天);50.0±10.20、0.50±0.08(30天),显著高于高原对照组(21.88±6.09,0.32±0.03)和较低海拔组(24.50±8.06,0.30±0.01),P值均小于0.01。15天和30天组HAPH患病率分别为87%和100%,但体循环压没有显著差别。结论通过对Wistar大鼠各项生理指标的测定,认为在海拔4300m地区饲养15天就可完全建立高原肺动脉高压症的动物模型,并进一步说明低海拔动物与高原特有动物具有对低氧环境的不同生理反应机制。
靳国恩马兰韵海霞白振忠杨应忠格日力
关键词:动物模型
藏羚羊和藏系绵羊左心室收缩功能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4
2010年
目的:探讨藏羚羊适应高原低氧环境的左心功能特点。方法:捕捉海拔4 300 m藏羚羊9只、藏系绵羊10只运至格尔木(海拔2 800 m)实验基地。测定二者的心脏/体重比(HW/BW)、右心室/(左心室+室间隔)重量比[RV/(LV+IVS)];应用心导管技术测定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左室等容收缩期心室内压力上升最大速率和左室等容舒张期心室内压力下降最大速率(±dp/dt)。以格尔木市的氧浓度(21.1%)为基线,分别给予更低浓度氧14.6%、12.5%(分别相当于海拔5 300 m、6 300 m)的低氧吸入15 min后重复测定以上指标。应用透射电镜观察心肌超微结构。结果:藏羚羊HW/BW显著高于藏系绵羊(P<0.01),基础状态下藏羚羊SBP低于藏系绵羊(P<0.05),+dp/dt与藏系绵羊比无显著差异,吸入14.6%和12.5%的低氧气体后藏羚羊+dp/dt分别升高至145.1%和148.1%,而藏系绵羊分别降低至68.4%和70.5%(P<0.05);电镜下观察藏羚羊心肌超微结构与藏系绵羊比较,其心肌细胞线粒体较为丰富。结论:藏羚羊心脏对高海拔低氧环境的适应,是通过增加心脏器官的重量及心肌细胞线粒体的含量来实现,其心肌收缩功能的适应性特征为:在静息状态下以较低的左心室心肌收缩力来降低氧耗量以此适应高原低氧环境,而以海拔更高的较低氧浓度为应激条件下,左心室心肌收缩力明显升高。提示:藏羚羊作为高原适应性动物,经过漫长的自然选择其心脏对高原低氧环境的适应不同于藏系绵羊。
常荣杨应忠马祁生马兰白振忠嘎琴柳茵格日力
关键词:藏羚羊藏系绵羊
藏羚羊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基因编码区的克隆与序列分析被引量:7
2011年
为探讨藏羚羊的低氧适应机制与高原低氧环境的相关性,采用RT-PCR技术,首次从藏羚羊心肌组织总RNA中克隆出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Histone deacetylase1,HDAC1)基因的编码区序列。该序列全长为1449bp,编码482个氨基酸,预测其蛋白质分子量约为55kDa。序列分析表明,藏羚羊HDAC1基因的编码区序列与其它哺乳动物相似性超过90%,其中与牛的相似性最高为98.27%;它的氨基酸序列与其它哺乳动物的相似性达到98.76%~99.59%,显示出极高的保守性。利用邻接法(Neighbor-Joining,NJ法)构建的分子系统进化树聚类结果表明,藏羚羊与牛先聚为一类,该聚类结果与传统的物种进化关系基本一致。藏羚羊HDAC1基因编码区的成功获得,为进一步揭示藏羚羊低氧适应的表观遗传机制奠定基础。
刘芳格日力
关键词:藏羚羊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基因克隆低氧适应
藏羚羊肌红蛋白(MGB)基因编码区的克隆与分析被引量:7
2007年
为了探讨藏羚羊低氧适应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从藏羚羊(Pantholops hodgsonii)骨骼肌组织中提取总RNA,通过逆转录聚合酶联反应(RT-PCR)技术扩增出MGB基因编码区cDNA片段,并与pGEM-T Easy载体连接构建重组质粒,转化DH5α菌。扩增培养后鉴定阳性质粒并进行序列测定,结果与NCBI数据库进行比较。结果显示,MGB基因编码区由465bp组成,编码154个氨基酸。其序列与绵羊、牛、猪、人、小鼠、大鼠的同源性分别是98%、97%、90%、86%、82%、81%。推测出的氨基酸序列与绵羊、牛有98%同源性,而与猪、人、小鼠及大鼠分别有89%、85%、80%、79%的同源性。与NCBI数据库登录的绵羊的MGB cDNA序列比较发现,藏羚羊MGB基因的21位和78位密码子分别发生了突变(GGT→GAT和GAA→AAG),其对应的氨基酸分别由甘氨酸变为天冬氨酸及谷氨酸变为赖氨酸。至此,成功克隆出藏羚羊MGB基因编码区,为进一步揭示藏羚羊低氧适应的分子机制打下基础。
马兰白振忠杨应忠靳国恩韵海霞格日力
关键词:藏羚羊肌红蛋白基因克隆低氧适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