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1jyty129)
- 作品数:7 被引量:14H指数:3
- 相关作者:彭红张静钱宇刘志强吴菁更多>>
- 相关机构:武汉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一般工业技术艺术更多>>
- 探析标新立异产品设计的创意被引量:3
- 2012年
- 阐明了标新立异产品是创造性思维的结果,并分析其设计灵感的来源,认为决大多数设计是基于设计师个人的个性体验及个人审美经验,完全打破了思维的界限,是文化底蕴的思维拓展性塑造;通过案例说明了另类产品设计深受各类理论及艺术风潮的影响,他们帮助人们看清了设计的过去和设计的未来;最后提出隐于另类产品设计中的民族艺术情节,是一种情感化的设计,并用案例实证对传统文化艺术的改良设计并不代表落后的落后的观念和设计,同样也可以作出标新立异的创举。
- 彭红刘志强
- 关键词:标新立异情感化
- “非遗”保护的背景下探求传统手工艺行业再发展策略被引量:2
- 2013年
- 目前国家大力推行"非文化物质遗产保护"的各种政策,对传统文化的再发展注入了活力。本文通过调研,对一些传统手工艺行业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探索出一些促进传统手工艺传承发展的创新策略,试图能对传统手工艺的改革发展有所启示。
- 张静
- 关键词:传承
- 民俗节庆中“乡情”主题精神空间创意设计探析
- 2013年
- 为营造出能反映地域独特的人文环境和市场价值的商业空间,从而适应现代经济和文化发展的趋势,如何实现在民俗节假日通过特色营销手法,来实现促进消费和推广品牌形象的"双赢"是设计者所思考与追求的。本文就此问题,结合实例对民俗节庆礼盒展示设计中注重营造"乡情"主题精神空间的手法,以及取得的整体价值意义进行探讨。
- 徐琳彭红尚端武
- 关键词:民俗节庆乡情
- 工业设计介入“非遗”生产性保护的策略研究被引量:3
- 2014年
- 在分析"非遗"内涵与外延的基础上,探讨了工业设计在提高民族文化的自觉和自信,促进"非遗"产品创新和提升品牌形象方面的作用。指出工业设计在介入"非遗"生产性保护中应处理好文化寻根与立足当下,保护与利用,独立发展与共同发展的关系,为正确处理"非遗"生产性保护中内力和外力的关系进行了积极的探讨。
- 钱宇彭红
-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 中国民族艺术在时尚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和创新研究被引量:7
- 2012年
- 本文通过对民族艺术研究现状的分析,探讨了民族艺术应用于时尚产品设计的必然性和重要意义;阐述了民族艺术从形式的调研、精神内核的发掘,到寻找与时尚产品的结合点及通过创新实现传承和发展的开发思路;同时还探讨了两者结合过程中存在的矛盾及对策,以期为时尚产品的设计提供思路。
- 彭红
-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民族艺术产品设计艺术形式
- 传统工艺美术造型融入现代审美元素的实践探索——以组雕作品为例
- 2013年
- 随着人们对民族文化的重寻,传统工艺美术的继承与发展已成为全民关注的热点问题。除了客观方面的支持,传统工艺美术工作者也要通过自身的努力,承担继承和发扬传统艺术的重任。文章通过对组雕作品的实践探索,探讨如何将现代审美元素融入传统工艺美术造型。
- 张静万正兰
- 关键词:工艺美术现代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