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A2004621)

作品数:4 被引量:54H指数:4
相关作者:陈春晓柳其芳刘红河刘小立尹江伟更多>>
相关机构: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深圳市宝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4篇色谱
  • 4篇食品
  • 4篇酰胺
  • 4篇相色谱
  • 4篇丙烯
  • 4篇丙烯酰胺
  • 3篇液相色谱
  • 3篇食品分析
  • 3篇高效液相
  • 3篇高效液相色谱
  • 2篇淀粉
  • 2篇液相
  • 2篇质谱
  • 1篇低浓度
  • 1篇淀粉类
  • 1篇淀粉类食品
  • 1篇淀粉食品
  • 1篇液相色谱法
  • 1篇液相色谱法测...
  • 1篇质谱联用

机构

  • 4篇深圳市疾病预...
  • 2篇深圳市宝安区...
  • 1篇四川大学

作者

  • 4篇刘红河
  • 4篇柳其芳
  • 4篇陈春晓
  • 3篇刘小立
  • 2篇尹江伟
  • 1篇黎源倩
  • 1篇何彩
  • 1篇刘桂华

传媒

  • 1篇分析化学
  • 1篇职业与健康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现代预防医学

年份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测定富含淀粉食品中丙烯酰胺被引量:27
2006年
以甲基阿烯酰胺作为内标物,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法测定食品中的丙烯酰胺。均质后的食品样品,加入正己烷经液-液分配去除脂肪,用蒸馏水提取丙烯酰胺,Carrez试剂净化提取样品,净化液经离心后过0.45μm微孔滤膜,采用HPLC/MS/MS电喷雾电离(ESI),阳离子,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检测,外标法定量。方法的线性范围为2~500μg/L,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7,检出限为2μg/kg;高中低3个水平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9.4%、99.6%和98.4%;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7.8%。
刘红河陈春晓柳其芳刘小立尹江伟
关键词:丙烯酰胺食品分析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淀粉类食品中丙烯酰胺研究被引量:19
2004年
〔目的〕研究检测淀粉类食品中丙烯酰胺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 ,用于实际样品测定。〔方法〕用水提取食品中丙烯酰胺 ,采用固相萃取小柱对样品液进行纯化 ,以二极管阵列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含量。〔结果〕方法检出限为 10ng/g,回收率在 80 .0 %~ 115 .0 %之间 ,精密度为 5 .34% (低浓度 )、3.4 0 % (中等浓度 )和 4 .30 % (高浓度 )。〔结论〕该方法测定食品中丙烯酰胺具有操作简单、干扰少、快速、准确可靠等特点 ,可以用于食品中丙烯酰胺测定的推广应用。
刘红河陈春晓柳其芳何彩刘小立
关键词:淀粉类食品高效液相色谱法丙烯酰胺水提低浓度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食品中丙烯酰胺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研究检测食品中致癌物丙烯酰胺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方法,用于各种食品中丙烯酰胺的测定。[方法]食品样用正己烷除去油脂后,用水提取其中的丙烯酰胺,采用Carrez试剂对样品液进行净化,以甲基丙烯酰胺作为内标物,溴化衍生后,用气相色谱分离后以质谱测定其含量。色谱条件:色谱柱为HP-5MS弹性石英毛细管色谱柱,30m×0.25mm×0.25μm;载气为高纯氦气,流速1ml/min;进样口温度:250℃;进样方式:无分流进样;柱温:初温80℃,保持8min,以15℃/min升温至250℃,保持3min;质谱条件:离子源为EI源,电子能量70eV;检测方式为选择性离子监测方式,传输线温度250℃;离子源温度230℃;四极杆温度150℃;检测电压1.40kV;溶剂延迟时间6min。丙烯酰胺衍生物选择离子m/z150定量,甲基丙烯酰胺衍生物以m/z164定量。外标法定量。[结果]丙烯酰胺在5~500μg/L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0.99981;方法定性检出限为1.6μg/kg,定量检出限5μg/kg,回收率大于96%,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6.7%。[结论]建立的方法测定食品中丙烯酰胺满足痕量分析要求,并具有操作简单、干扰少、快速、准确可靠等特点,可用于我国食品中丙烯酰胺状况调查。
刘红河黎源倩刘桂华陈春晓柳其芳
关键词:丙烯酰胺食品分析
广东省各种食品中丙烯酰胺HPLC/MS/MS测定结果分析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建立食品中丙烯酰胺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HPLC/MS/MS)测定方法,对广东省各种食品中丙烯酰胺分布状况进行调查,并与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推荐的方法进行对比,分析丙烯酰胺产生的条件。方法用水提取食品中丙烯酰胺后,直接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仪测定其含量。随机抽取广东省7个地区589份食品样品,将食物按种类和加工方式等分类后进行测定,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不同地区之间食物中丙烯酰胺含量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类食物及同一类食物不同加工方法生成丙烯酰胺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油炸淀粉类食物含量最高,可达3 775μg/kg,蒸煮类食物基本未检出;同一种食物在不同加工场地相同加工条件下产生丙烯酰胺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食物加工前后丙烯酰胺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加工前不含丙烯酰胺,加工后丙烯酰胺不同程度增高,油炸后增加最多。结论建立的该方法与FDA方法在内标后结果一致,不经内标校正结果优于FDA方法。食物种类和加工条件与食物中丙烯酰胺生产量密切相关,淀粉类食物经油炸后产生丙烯酰胺较多。提示食物加工应采用蒸煮等相对健康的加工方式,避免使用油炸烘烤等不健康加工方式。
刘红河陈春晓柳其芳刘小立尹江伟
关键词:丙烯酰胺食品分析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