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7CB210106)

作品数:12 被引量:47H指数:4
相关作者:朱民李东海郑韫哲张昊魏伟更多>>
相关机构: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工商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动力工程及工...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理学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4篇燃烧
  • 4篇鲁棒
  • 3篇预混
  • 3篇气轮机
  • 3篇燃气轮机
  • 3篇鲁棒控制
  • 2篇大涡模拟
  • 2篇性能鲁棒性
  • 2篇预混燃烧
  • 2篇振荡燃烧
  • 2篇燃气轮机燃烧...
  • 2篇燃烧室
  • 2篇热声
  • 2篇热声振荡
  • 2篇鲁棒性
  • 2篇控制器
  • 2篇合成气
  • 2篇非线性
  • 2篇ADAPTI...
  • 2篇APPROA...

机构

  • 12篇清华大学
  • 2篇北京科技大学
  • 2篇北京理工大学
  • 1篇北京工商大学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作者

  • 8篇朱民
  • 5篇李东海
  • 2篇王京
  • 2篇魏伟
  • 2篇张昊
  • 2篇唐豪杰
  • 2篇张彤枫
  • 2篇郑韫哲
  • 1篇黄铮
  • 1篇胡长松
  • 1篇陈星
  • 1篇陈亚锋
  • 1篇高原
  • 1篇张晓宇
  • 1篇王维杰
  • 1篇王宇楠
  • 1篇田玲玲

传媒

  • 3篇工程热物理学...
  • 2篇燃烧科学与技...
  • 2篇航空动力学报
  • 2篇Chines...
  • 1篇清华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电机工程...
  • 1篇推进技术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 4篇2009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合成气预混火焰的热声振荡被引量:3
2012年
使用天然气、氢气与氮气的合成气作为燃料,在模型燃烧室中对合成气的燃烧稳定性进行实验研究,利用动态压力传感器和ICCD相同步测量技术实现对压力和火焰面的测量.实验中保持氮气体积分数恒定在20%,通过改变天然气与氢气的体积比,对不同当量比和热值下的合成气燃烧稳定性进行研究,并对热声耦合振荡模态及其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合成气燃烧热声耦合的稳定范围,实验中发现,随着氢气体积分数的增加,发生热声耦合振荡的范围逐渐增大,然而振荡强度和天然气燃烧相比有所降低,声压级降低2~3,dB.
张晓宇张昊张彤枫朱民
关键词:燃气轮机燃烧室
一种广义非线性PID控制器及参数整定
针对输出量一阶导数可测的二输入二输出(TITO)系统设计控制器。利用可测量的比例、积分、微分的非线性组合构成控制律,通过积分环节实现对系统的不可测和扰动部分进行补偿,提出一种广义非线性PID控制器。为改善参数整定实验中仿...
王宇楠李东海老大中徐益
关键词:参数整定性能鲁棒性
文献传递
Cascade adaptive control of uncertain unified chaotic systems
2011年
The chaos control of uncertain unified chaotic systems is considered. Cascade adaptive control approach with only one control input is presented to stabilize states of the uncertain unified chaotic system at the zero equilibrium point. Since an adaptive controller based on dynamic compensation mechanism is employed, the exact model of the unified chaotic system is not necessarily required. By choosing appropriate controller parameters, chaotic phenomenon can be suppressed and the response speed is tunable. Sufficient condition for the asymptotic stability of the approach is derived. Numerical simulation results confirm that the cascade adaptive control approach with only one control signal is valid in chaos control of uncertain unified chaotic systems.
魏伟李东海王京
旋流预混燃烧室流动混合的大涡模拟被引量:8
2012年
采用大涡模拟的方法研究旋流预混燃烧室中的流动及燃料空气混合过程,选取亚格子湍动能模式为基准的涡黏模型,通过模拟涡核的运动过程定性的表征了拟序结构的发展;引入混合不均匀度的概率密度函数,研究入口边界条件尤其是入口速度对于涡团破碎及混合程度的影响规律;通过研究速度分量与燃料质量分数脉动的相关性,分析了不同方向的速度脉动对于混合过程的影响因子.这些均为进一步研究旋流预混燃烧室的燃烧不稳定性及污染物排放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
郑韫哲朱民姜羲
关键词:大涡模拟拟序结构
黎开管热声振荡的主动控制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本文以黎开管内的热声耦合振荡为研究对象,设计基于主动补偿的适应性控制器抑制黎开管内的不稳定燃烧。试验以扬声器为执行机构来改变黎开管的边界条件,从而抑制黎开管内的热声耦合振荡。实时控制效果表明,本文所采用的适应性控制算法能够有效抑制因热声耦合产生的燃烧振荡,为实际动力系统燃烧振荡抑制提供了思路。
魏伟唐豪杰李东海王京朱民
基于神经网络的非线性鲁棒控制器参数整定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前馈神经网络构造被控对象的非线性鲁棒控制器(NRC)参数整定方法。该方法借助神经网络的非线性映射特性,以ITAE值、阶跃响应上升时间及超调量为控制系统性能指标,通过Monte-Carlo实验验证了NRC...
陈亚锋李东海老大中
关键词:神经网络非线性鲁棒控制器参数整定
文献传递
一类非线性不确定系统的串级鲁棒控制被引量:1
2010年
基于Lyapunov函数设计的非线性不确定系统的控制律通常需要经过复杂的数学分析。为得到简单有效的控制规律,该文提出一种将基于主动补偿的鲁棒控制(TC)及串级控制结合的控制思想,设计串级TC控制器使系统状态渐进收敛到零。利用Monte Carlo随机试验方法,假设模型参数在一定范围内摄动,依据系统动态响应及性能指标分布情况检验闭环系统的性能鲁棒性。详细介绍了串级鲁棒控制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步骤,进行了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与处理同类问题的其他方法相比,串级鲁棒控制在状态收敛速度、ITAE指标、性能鲁棒性等方面均具有明显的优势,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魏伟李东海王京
关键词:非线性不确定系统串级控制性能鲁棒性
自激振荡预混燃烧的实验被引量:8
2011年
通过动态压力测量、化学自发荧光相同步测量的方法对自激振荡燃烧动力学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不同空气流量、化学当量比和边界条件对振荡燃烧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燃烧热负荷的提高会导致燃烧段压力脉动幅值的提高,使燃烧更加不稳定.化学当量比越接近熄火极限,压力脉动的频率越高.同时燃烧室进出口边界条件的改变也会对振荡频率产生影响.
张昊黄铮朱民
关键词:燃气轮机燃烧室振荡燃烧
合成气旋流预混燃烧的大涡模拟被引量:14
2013年
如何高效洁净地燃烧合成气是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系统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利用旋流贫燃预混燃烧可以达到强化传热传质,提高燃烧反应效率,降低NOx等目的,但由于合成气中所含有的H2成分,同样面临燃烧不稳定问题。为了对合成气旋流预混燃烧室的燃烧不稳定性及污染物排放提供理论和数值上的指导,采用大涡模拟方法,对典型的旋流预混燃烧室中的合成气燃烧进行了模拟。结果显示,随着H2含量的增加,火焰缩短向上游发展,燃烧室下游涡破碎更加集中。较高的入口雷诺数,加剧了涡团破碎的程度和速度,同时影响中心回流区和几何回流区的大小及分布。随着当量比的减小,火焰褶皱程度加大,燃烧趋向不稳定。增大压力火焰长度会明显缩短,NOx排放量也会随之增大,但NOx的反应速率只有在较低压力下才会对压力变化比较敏感。
郑韫哲朱民姜羲
关键词:合成气大涡模拟涡破碎
Synchronization of hyperchaotic Chen systems:a class of the adaptive control approach被引量:1
2010年
The synchronization of hyperchaotic Chen systems is considered. An adaptive synchronization approach and a cascade adaptive synchronization approach are presented to synchronize a drive system and a response system. By utilizing an adaptive controller based on the dynamic compensation mechanism, exact knowledge of the systems is not necessarily required, and the synchronous speed is controllable by tuning the controller parameters. Sufficient conditions for the asymptotic stability of the two synchronization schemes are derived. Numerical simulation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adaptive synchronization scheme with four control inputs and the cascade adaptive synchronization scheme with only one control signal are effective and feasible in chaos synchronization of hyperchaotic systems.
魏伟李东海王京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