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 >
河北省教育厅博士基金(B2004205)
河北省教育厅博士基金(B2004205) 作品数:28 被引量:142 H指数:8 相关作者: 翟永清 刘元红 张少阳 冯仕华 孟媛 更多>> 相关机构: 河北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河北省教育厅博士基金 河北大学研究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理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电子电信 一般工业技术 更多>>
溶胶-凝胶法制备超细Sr_2FeMoO_6及磁性能研究 被引量:2 2009年 以活性炭为还原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双钙钛矿结构巨磁电阻材料Sr2FeMoO6。经XRD物相分析证明,产品为四方晶系Sr2FeMoO6,空间群为I4/mmm,晶胞参数:a=0.558nm,c=0.7882nm。SEM形貌分析表明,粉体颗粒分散性较好,粒子基本为球形,尺寸在100nm以下。磁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样品的居里温度高于室温,1T磁场下室温饱和磁化强度为13.59A.m2.kg-1。 翟永清 张张 霍国燕 郝晓红 石领娟关键词:溶胶-凝胶法 双钙钛矿 磁性能 用碳酸氢铵作沉淀剂制备La_2O_3纳米晶体 被引量:11 2005年 Wikth lanthamum mitrite as raw material,NH4HCO3 as precipitator and glycerol as dispertant ,la2O3 nanocrystalline was prepared,The composition heat decmiposition mechanism of lanthamum carbonate precursor,the formation process of La2O3 and the micrograph of the particles were investigated by TG-DTA,XRD,IR and SEM.The results show that pure hexagonla phase La2O3 nanocrystalline has been produced by the lanthanum carbonate calcinated at 700℃for 2h.The nanoparticles of La2O3 are sogerucal in shape and dispersing well.The grain size ia about 45 nm in diameter.The advantages of this method are raw materials are low-cost,the operation is easy,and it is easy to be used in industry. 翟永清 姚子华 穆晓南 张绍阳 杨林关键词:纳米晶 氧化镧 沉淀法 微波场作用下La_2O_2S∶Eu荧光粉的快速合成及其发光特性 被引量:11 2006年 采用微波法快速合成了La2O2S:Eu红色荧光粉,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镜(SEM)、荧光光谱等对合成产物进行了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材料的晶体结构为六方晶系,与纯La2O2S的结构相同。颗粒的形状不规则,分散性较好,尺寸在2μm左右。La2O2S:Eu的激发光谱主要是位于200—450nm范围内的宽带,此宽带激发来源于Eu^3+的电荷转移态的吸收跃迁。在472nm左右出现一弱的尖锐的吸收峰,属于Eu^3+的4f→4f跃迁吸收。发射光谱是由512,539,556,583,596,617,627nm的一系列窄带发射峰组成。这些发射峰归属于Eu^3+从^5DJ(J=0,1,2)到^7FJ(J=0,1,2,3,4)的能级跃迁。随着Eu摩尔分数从2%增加到10%,主激发峰从348nm移动到365nm,移动了17nm;位于蓝绿区的发射峰逐渐减弱,627nm处的红光发射明显增强,当Eu的摩尔分数为8%时发光强度达到最大,继续增加Eu的浓度发光强度反而降低。 翟永清 刘元红 张少阳关键词:微波法 激发光谱 光谱 甘氨酸燃烧法合成Sr2CeO4荧光粉的影响因素研究 2007年 采用燃烧法合成了SraCeO4荧光粉,并利用XRD、FL等技术系统地研究了该荧光粉合成过程中原料配比、添加物乙二醇、H2O2、焙烧时间等工艺条件对物相结构、发光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在1100℃焙烧条件下,随着甘氨酸与硝酸根的摩尔比由0.5:1减少为0.1:1,发光强度先升高后降低;添加适量的乙二醇能有效地提高发光强度;H2O2能有效抑制燃烧的剧烈程度,提高产率;随着焙烧时间由1h延长至3h,发光强度也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说明适当的延长焙烧时间有利于材料结晶完整。 翟永清 杨国忠 周雪玲 刘红梅关键词:甘氨酸 燃烧法 SR2CEO4 影响因素 CeO_2纳米晶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10 2006年 以硝酸稀土为原料,碳酸氢铵作沉淀剂,乙二醇、丙三醇、聚乙二醇1000和PVA为分散剂,通过控制一定的反应条件,制得易沉降、过滤的水合碳酸铈,此前驱物在一定温度下焙烧即可得到CeO2纳米晶。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分析测试方法研究了CeO2纳米晶的形成过程、微观形貌、粒度及光吸收特性。结果表明:此前驱物在400℃以上焙烧,即可得到立方相CeO2纳米晶,分散剂的种类和焙烧温度对CeO2纳米晶的粒度、分散性及光催化活性均有一定的影响。在适宜条件下,CeO2纳米晶可使染料酸性黑10B的脱色率达98%以上。 翟永清 张少阳 刘元红关键词:CEO2 纳米晶 沉淀法 光催化 LaCo_(1-x)Cu_xO_3纳米晶对染料酸性黑10B的光催化降解研究 被引量:1 2006年 采用EDTA络合溶胶-凝胶法在较低的温度下合成了LaCo1-xCuxO3复合氧化物纳米晶,通过XRD和SEM等手段对LaCo1-xCuxO3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600℃焙烧即可得到钙钛矿型LaCo1-xCuxO3纳米晶,700℃焙烧所得颗粒基本呈球形,粒径为50 nm左右.采用IR和UV-Vis技术研究了该系列纳米晶对染料酸性黑10B的光催化降解活性,结果表明:掺杂量、焙烧温度、催化剂用量、光照时间等因素对脱色率均有一定的影响,在适宜的实验条件下,可使酸性黑10B的脱色率接近100%. 翟永清 谷菲菲 栗志彬 李常娥 郭在红关键词:光催化降解 脱色率 助熔剂对微波法快速合成红色荧光体La_2O_2S:Eu的影响 被引量:1 2007年 用微波辐射法快速合成了红色荧光化合物La2O2S:Eu。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镜(SEM)、荧光分光光度计等手段对合成产物进行了分析和表征,并研究了不同助熔剂Li2CO3、Na2CO3、K2CO3、(NH4)2CO3对材料物相结构、微观形貌及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助熔剂的加入均可得到单相晶体,材料的晶体结构为六方晶系,与La2O2S的相同。颗粒尺寸以及微观形貌因助熔剂的不同而有所差别。发光性质研究表明:不同助熔剂的加入并没有改变样品发射谱主峰位置(627nm),但对其峰强度产生明显影响;激发光谱主峰的位置及强度也发生了较大变化。 翟永清 刘元红 周雪玲 张晓媛 王文嫔关键词:微波辐射法 助熔剂 凝胶-燃烧法合成Sr_2MgSi_2O_7:Eu^(2+),Dy^(3+)蓝色长余辉发光材料 被引量:3 2007年 采用凝胶-燃烧法合成了Sr2MgSi2O7:Eu02.+02,Dy03.+04蓝色长余辉发光材料,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镜(SEM)、荧光分光光度计等对合成产物进行了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Sr2MgSi2O7:Eu02.+02,Dy03.0+4的晶体结构为四方晶系.激发光谱为一宽带,最大激发峰位于402 nm处,次激发峰位于415 nm处,与高温固相法和溶胶-凝胶法相比,出现了明显的红移现象;发射光谱也为一宽带,最大发射峰位于468 nm附近,是典型的Eu2+的4f5d→4f跃迁导致的.与传统高温固相法相比,凝胶-燃烧法具有离子分散均匀、合成温度低、操作简单等优点,所得样品余辉时间长,可达5 h以上.同时探讨了多种工艺条件对其发光性能的影响. 翟永清 孟媛 刘元红 张少阳关键词:SR2MGSI2O7 EU^2+,DY^3+ 激发光谱 发射光谱 长余辉 新型超细蓝色荧光粉Sr_2MgSi_3O_9∶Eu^(2+)的合成及发光性质 被引量:6 2009年 采用凝胶-燃烧法在活性炭弱还原气氛下成功合成了新型蓝色发光材料Sr2MgSi3O9∶Eu2+。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荧光分光光度计等对样品的物相结构、微观形貌及发光性质进行了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Sr2-xMgSi3O9∶Eu2x+系列样品的衍射峰数据与Sr2MgSi2O7的JCPDS卡片(卡号:75-1736)衍射峰数据基本一致,属四方晶系。其一次颗粒近似球形,粒径在100nm左右。激发光谱分布在250~450nm的波长范围,主激发峰位于424nm处,次激发峰位于400nm处,可以被InGaN管芯产生的紫外辐射有效激发。发射光谱也为一宽带,最大发射峰位于470nm附近,是典型的Eu2+的4f5d-4f跃迁导致的。Sr2MgSi3O9∶Eu2+是一种很有前途用于白光LED的蓝色荧光粉。 翟永清 冯仕华 孔令帅 殷天亮 郝洁关键词:发光 白光LED 新型蓝色长余辉发光材料SrMgSi_2O_6:Eu^(2+),Dy^(3+)的制备及性质(英文) 被引量:7 2008年 采用凝胶-燃烧法成功合成了新型蓝色硅酸盐长余辉发光材料SrMgSi2O6:Eu2+,Dy3+。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扫描电镜、荧光分光光度计等对合成产物进行了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SrMgSi2O6:Eu2+,Dy3+的晶体结构与Sr2MgSi2O7相同,均为四方晶系。样品一次颗粒外形基本呈球形,平均粒径约100 nm。激发光谱为一宽带,主激发峰位于400 nm左右,次激发峰位于415 nm左右。发射光谱也为一宽带,最大发射峰位于470 nm附近,是典型的Eu2+的4f5d→4f跃迁导致的。合成的SrMgSi2O6:Eu2+和SrMgSi2O6:Eu2+,Dy3+均具有长余辉发光特性。与SrMgSi2O6:Eu2+相比,SrMgSi2O6:Eu2+,Dy3+的余辉亮度高、余辉时间长(约4 h),因此,Dy3+是一种理想的共掺杂离子。此外,还探讨了Eu2+,Dy3+浓度、还原温度和H3BO3用量等对材料发光强度的影响。 翟永清 焦芳芳 张张 张爽 牛强关键词:长余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