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6JA75011-44027)

作品数:2 被引量:3H指数:1
相关作者:左鹏左鹏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财经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文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篇岭南
  • 1篇地域文化
  • 1篇社会
  • 1篇社会流动
  • 1篇唐代
  • 1篇唐五代
  • 1篇唐五代时期
  • 1篇文人
  • 1篇文学
  • 1篇文学地理
  • 1篇五代时期

机构

  • 1篇上海财经大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作者

  • 1篇左鹏
  • 1篇左鹏

传媒

  • 1篇江汉论坛
  • 1篇中国历史地理...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08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文学地理研究中的作品分析刍议*——以唐五代时期岭南的文学地理为例被引量:1
2008年
通过阐述文学地理研究中有关地域文化的认识问题,指出对于地域文化的了解,受到文化变迁、社会总体知识水平和个人经历经验的制约,在此基础上,又以唐五代时期岭南的诗歌为例,提出了一种文学作品的解读方式,即按照创作地点将它们分为"在岭南"与"自岭南"两类,并比较了两类作品在表现手法上的差异,进而探讨了它们对于文学地理研究的意义。
左鹏
关键词:文学地理地域文化唐五代岭南
唐代岭南流动文人的数量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本文利用大量数据,从时、空、类型等三个方面描述了唐代岭南文人的社会流动,即从不同时期岭南流动文人的数量分布来看,有唐一代岭南流动文人的数量一直处于小幅波动但持续平稳的增长之中,且后段的数量要大大高于前段;从不同时期岭南流动文人的地理分布来看,唐代流动文人在岭南的分布异常不均衡,主要集中于"五管"及以广州、桂州为轴线的各州,各期州数的多寡与人数的增减基本上呈正相关关系;从不同时期岭南流动文人的流动类型来看,向上的、水平的流动都是后期比前期的多,向下的流动则基本持平,表明岭南在唐代后期越来越富有吸引力,而文人大批量地到来,又会对岭南文学风习的涵养产生积极的作用和潜移默化的影响,但这种改善非常缓慢。
左鹏
关键词:唐代岭南文人社会流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