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0911004-5)

作品数:2 被引量:1H指数:1
相关作者:李胜涛迟宝明杜新强蔡五田张超宇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调查局防灾科技学院吉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地下水
  • 2篇地下水人工回...
  • 2篇入渗
  • 2篇入渗速率
  • 2篇人工回灌
  • 2篇回灌

机构

  • 2篇防灾科技学院
  • 2篇吉林大学
  • 2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中国国土资源...
  • 1篇湖北省国土资...

作者

  • 2篇杜新强
  • 2篇迟宝明
  • 2篇李胜涛
  • 1篇张超宇
  • 1篇蔡五田
  • 1篇陈斯

传媒

  • 1篇工程勘察
  • 1篇人民黄河

年份

  • 2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局部高位入渗对渗透池入渗速率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含水层中的弱透水层和回灌过程中的堵塞问题是影响地下水人工回灌工程效率和寿命的关键问题。本文通过室内实验,模拟了自然状态地表覆盖有弱透水层的情况下,正常回灌、局部开挖回填砂砾石,以及设计的局部高位入渗方法对渗透池入渗速率的影响。实验证明,实践中通常采用的局部开挖回填砂砾石的方法对入渗效率的提高是有效的,但是由于回灌水源在渗透介质表层均匀沉积,易形成堵塞。本文在该方法基础上改进设计的局部高渗透高位入渗的方法。经实验验证与机理分析,不仅能有效提高入渗效率,而且有效推迟入渗速率下降拐点的出现时间,降低入渗速率的衰减速度。
李胜涛杜新强蔡五田迟宝明张超宇
关键词:入渗速率地下水人工回灌
入渗池底部形态变化对入渗速率的影响
2011年
采用室内模拟试验的方法,设计了平坦和起伏两种池底形态,观测了相同回灌条件、不同池底形态情况下,入渗池介质渗透能力的变化规律,研究了入渗池底部形态变化对地下水人工回灌入渗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续回灌73 h后,垄沟起伏的池底渗透速率下降至初始值的57%,平坦的池底渗透速率下降到初始值的20%,垄沟起伏的池底形态较平坦的底部形态更好地保持了入渗池的渗透速率。入渗池底部形态的变化有效地控制了悬浮物的沉积规律,进而影响了堵塞产生的部位、时间和程度,从而影响入渗池的渗透速率。
李胜涛杜新强迟宝明陈斯毛建业
关键词:地下水人工回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