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107137)

作品数:3 被引量:30H指数:2
相关作者:白超英唐小平李忠生赵瑞更多>>
相关机构:长安大学教育部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最短路径
  • 2篇最短路径算法
  • 1篇地震
  • 1篇射线追踪
  • 1篇全局解
  • 1篇层状介质

机构

  • 3篇长安大学
  • 1篇教育部

作者

  • 3篇白超英
  • 2篇唐小平
  • 1篇赵瑞
  • 1篇李忠生

传媒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地球物理学进...
  • 1篇地震学报

年份

  • 3篇200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三维复杂速度模型中地震的快速精确定位被引量:1
2009年
讨论了全局选择震源初始位置下的矩阵反演求取全局解的问题.与流行的全局优化搜寻直接定位方法相比,该反演算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定位方法,具有定位精度高、计算时间少以及对噪声数据不敏感等特点.其突出的优点是在不增加计算难度和计算时间的前提下,用矩阵反演的方法确保得到全局最小值解,可适应于地震早期预警,海啸早期预警,以及大震速报等实际工作.
白超英赵瑞李忠生
关键词:射线追踪全局解
最短路径算法下三维层状介质中多次波追踪被引量:26
2009年
本文使用改进后的最短路径算法(MSPM)结合分区多步计算技术实现了三维复杂层状起伏介质中的多次透射、反射及转换波波前传播的数值模拟,以及相应走时和射线路径的跟踪计算.其原理是将三维复杂层状模型按速度界面分成若干个独立的计算区域,采用分步计算技术进行多次波的跟踪计算.基于多次波是通过速度界而简单的人射、透射、反射及转换波按一定规律及原理的不同组合,因此可实施分区多步计算技术.数值模拟实例及误差分析表明分区多步计算技术具有单步最短路径算法中的诸多优点:算法简单、数值计算稳健、计算精度高、速度快及全球解等,因此是解决多次波跟踪计算行之有效的方法.
唐小平白超英
最短路径算法下二维层状介质中多次波追踪被引量:14
2009年
在改进后的最短路径算法(MSPM)中引入分区多步计算技术实现了二维层状起伏介质中的多次透射、反射及转换波波前传播的数值模拟,以及相应的走时和射线路径的跟踪计算.其原理是将二维复杂层状模型按速度界面分成若干个独立的计算区域,采用分步计算技术进行多次波的跟踪计算.基于多次波是通过速度界面的简单入射、透射、反射及转换波按一定规律的不同组合,因此可实施分区多步计算技术.通过某一上、下层界面的透射(或透射转换)波实际上是由上层得到的下行波加上由该界面透射的下行波组成,若为转换波则使用不同的速度模型;而经过某一界面的反射(或反射转换)波实际上是由某层内计算得到的下行(或上行)波再加上由该界面反射的上行(或下行)波组成.这样即可得到分区独立计算,并通过速度界面分步连接达到跟踪多次波的目的.计算结果表明MSPM算法下的分区多步计算技术具有单步SPM算法中的诸多优点,即:算法简单、数值计算稳键、计算精度高、速度快及全球解等,因而是解决多次波跟踪计算行之有效的方法.
唐小平白超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