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吉林省科技厅国际合作项目(20100748)

作品数:1 被引量:3H指数:1
相关作者:隋成玉柳克祥刘铁成刘国梁张秋雷更多>>
相关机构:秋田大学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技厅国际合作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心脏
  • 1篇心脏手术
  • 1篇炎细胞
  • 1篇炎细胞因子
  • 1篇手术
  • 1篇体外循环
  • 1篇体外循环心脏...
  • 1篇肿瘤坏死因子
  • 1篇肿瘤坏死因子...
  • 1篇外循环
  • 1篇细胞
  • 1篇坏死因子
  • 1篇靶控
  • 1篇靶控输注
  • 1篇白细胞
  • 1篇白细胞介素
  • 1篇白细胞介素1
  • 1篇白细胞介素6
  • 1篇丙泊酚
  • 1篇丙泊酚靶控

机构

  • 1篇吉林大学第二...
  • 1篇秋田大学

作者

  • 1篇岳静
  • 1篇王泽平
  • 1篇周升柱
  • 1篇周明
  • 1篇张秋雷
  • 1篇刘国梁
  • 1篇刘铁成
  • 1篇柳克祥
  • 1篇隋成玉

传媒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3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不同剂量丙泊酚靶控输注对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血清中促炎细胞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丙泊酚对体外循环(CPB)心脏手术患者促炎细胞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丙泊酚的最适宜浓度并指导临床用药。方法:60例CPB心脏手术患者采用完全随机法分为3组(每组20例),麻醉诱导后给予丙泊酚血浆靶控输注(A组,2mg.L-1;B组,3mg.L-1;C组,4mg.L-1),并于诱导后(T0)、停CPB即刻(T1)、CPB后30min(T2)、60min(T3)和3h(T4)5个时间点抽取未抗凝静脉血8mL,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分离液进行梯度离心,从获得的淋巴细胞中提取RNA,逆转录合成cDNA,PCR后电泳扫描求积,检测细胞因子mRNA的水平。结果:CBP前3组患者血清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PB后3组患者血清TNF-α、IL-1及IL-6水平均升高,并在CPB后30~60min达到高峰,T1、T2、T3和T4组细胞因子水平与T0时比较明显升高(P<0.05)。B组和C组患者血清各细胞因子水平明显低于A组(P<0.05),而B组和C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丙泊酚能抑制CPB心脏手术患者血清促炎细胞因子IL-1、IL-6和TNF-α的释放,减少炎症反应,具有保护心肌的作用。应用丙泊酚实行CPB心脏手术的理想靶控浓度为3mg.L-1。
刘铁成岳静周升柱刘国梁张秋雷王泽平隋成玉柳克祥周明
关键词:丙泊酚体外循环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