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GCX2-YW-373-2)

作品数:3 被引量:13H指数:2
相关作者:李潇萍郭荣波罗生军蒋海明许晓晖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山东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电池
  • 2篇需氧量
  • 2篇氧量
  • 2篇生化需氧量
  • 2篇生物燃料电池
  • 2篇燃料电池
  • 2篇微生物
  • 2篇微生物燃料
  • 2篇微生物燃料电...
  • 1篇电池技术
  • 1篇诱变
  • 1篇生物传感
  • 1篇生物传感器
  • 1篇氢化
  • 1篇氢化酶
  • 1篇紫外诱变
  • 1篇微生物活性
  • 1篇感器
  • 1篇BOD
  • 1篇CHLAMY...

机构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山东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3篇郭荣波
  • 3篇李潇萍
  • 2篇蒋海明
  • 2篇罗生军
  • 1篇范晓蕾
  • 1篇许晓晖
  • 1篇张彦婷

传媒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环境工程学报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微生物燃料电池法测BOD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以双室无介体微生物燃料电池构建了BOD检测系统,研究了阴极流量、有机物浓度(BOD)及阳极流量的变化对系统响应信号(电池电压)的影响,并考察了系统响应信号与BOD浓度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阴极流量在1.5~5mL/min时,阴极流量变化对响应信号具有显著的影响,且响应信号随阴极流量增大而增大;当阴极流量由5 mL/min增加到10 mL/min时,阴极流量变化对响应信号影响不显著。BOD浓度在10~150 mg/L时,响应信号随底物浓度增加而升高,而BOD浓度大于150 mg/L时,BOD浓度变化对响应信号没有显著影响。当BOD浓度较高时,阳极流量变化对响应信号影响不大,但当BOD浓度较低时,阳极流量变化对响应信号有显著影响,且响应信号随阳极流量增大而增加。电池稳态电压与BOD浓度在10~150 mg/L范围内成指数衰减关系,而电池电压的初始变化速率与BOD浓度在50~200 mg/L范围有线性响应。
蒋海明罗生军李潇萍郭荣波
关键词:微生物燃料电池生化需氧量
基于微生物燃料电池技术的生物传感器及其应用进展被引量:11
2010年
简要介绍微生物燃料电池型生物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概述各种基于微生物燃料电池技术开发的生物传感器及其应用领域。分析影响微生物燃料电池型生物传感器性能的因素,讨论提高传感器性能的方法,以期为研究和开发高性能的微生物燃料电池型生物传感器提供参考。
蒋海明李潇萍罗生军许晓晖郭荣波
关键词:微生物燃料电池生物传感器生化需氧量微生物活性
紫外诱变筛选耐氧性Chlamydomonas moewusii产氢藻株
2011年
为解决绿藻中氢化酶对O2极为敏感的问题,以具高产氢催化活性的绿藻Chlamydomonas moewusii野生株作为出发藻株,通过紫外辐射,结合甲硝唑及外加氧法进行耐氧性产氢突变株的诱变和筛选,得到4株耐氧性及产氢活性均显著提高的突变藻株Mu-1、Mu-2、Mu-3、Mu-4,并进行了相应的氢化酶体内活性、呼吸活性与光系统Ⅱ光化学活性分析.结果表明,4株突变藻株的氢化酶体内活性约为野生株氢化酶体内活性的1.69、2.86、1.06和1.80倍,突变株经1%(体积分数)O2处理后,残留活性分别从野生株的(20.00±2.47)%提高到(34.40±4.88)%、(32.50±2.85)%、(55.60±3.30)%和(43.10±8.73)%,而Mu-1和Mu-2两株藻在生长过程中的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均未发现明显变化.
张彦婷范晓蕾李潇萍郭荣波
关键词:氢化酶紫外诱变CHLAMYDOMONAS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