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0YJA720022)
- 作品数:6 被引量:3H指数:1
- 相关作者:罗立军张新标汪家华更多>>
- 相关机构: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华南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广东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社会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 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形成及其确立被引量:1
- 2014年
- 马克思的交往理论构成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马克思通过对人的异化劳动的揭示,从而考察了"现实的人"的交往关系,并通过对已有交往学说的批判性研究,创立了交往理论的科学形态。
- 张新标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历史唯物主义
- 论哈贝马斯“生活世界殖民化”理论
- 2014年
- 本文探讨了哈贝马斯"生活世界殖民化"理论的提出及形成过程,对哈贝马斯为解决"生活世界殖民化"问题所提出的交往行动方案进行了评价;指出这一理论在认识现代西方社会症候中的重要意义,同时批判了哈贝马斯交往理性中存在着过于夸大语言作用的倾向,以及偏于理论理性而弱于实践理性的不足;主张引入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实践观,丰富、发展哈贝马斯的交往理性,从而既科学地解释世界,又能动地改造世界。
- 汪家华罗立军
- 关键词:哈贝马斯殖民化交往理性
- 论西汉儒学独尊地位形成的过程被引量:1
- 2012年
- 自孔子以后,儒学的发展除强调个人心性修养的内圣之学外,还十分重视经世致用的外王思想,有着强烈的政治诉求。西汉前期,经过几代儒生的不懈努力,儒学的政治效用逐渐增强,经世色彩日益鲜明,最终在汉武帝时期走到政治前台,成为国家主导意识形态。通过对儒学独尊过程的清晰论述,回答了儒学如何走向政治,以及何以能走到政治的前台等问题,考察了儒学独尊地位形成的2个深层原因:西汉儒生对儒学内容的自觉改造;最高统治者对儒学的自觉选择和政治支持。
- 汪家华罗立军
- 关键词:儒学独尊
- 论儒学如何促进公共交往被引量:1
- 2012年
- 近代以来儒学的游魂化以及当前公共生活领域交往的异化促使我们尝试阐释一门公共交往儒学;公共交往儒学指导个体遵循中庸之道的交往原则,以内圣外王的交往方式,通过历史文化这一公共交往平台,成功获取交往的公共意义,促进公共交往和平有效地展开。
- 罗立军
- 关键词:中庸之道内圣外王
- 文化传承与现代德育关系三题
- 2012年
- 基于文化传承的现代德育构建是我们当前在理论与实践上必须面对的一个课题,它包括效用限度问题、经典阐释问题以及隐性教化问题三大方面,论文力图回答现代德育的功能是什么,以及如何在内容上承继传统文化的精华,如何在形式上吸收传统文化的有效德育方法等。
- 罗立军
- 关键词:文化传承现代德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