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NJSY13215)

作品数:4 被引量:6H指数:2
相关作者:范颖睿包英格更多>>
相关机构:内蒙古财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大学生
  • 4篇蒙古族
  • 4篇蒙古族大学生
  • 3篇口语
  • 3篇汉语
  • 3篇汉语口语
  • 2篇能力培养模式
  • 2篇口语交际
  • 2篇口语交际能力
  • 2篇交际
  • 2篇交际能力
  • 2篇汉语口语交际...
  • 1篇语词
  • 1篇语境
  • 1篇语境教学
  • 1篇语言
  • 1篇语言磨蚀
  • 1篇语用能力
  • 1篇语用能力培养
  • 1篇特殊句式

机构

  • 4篇内蒙古财经大...

作者

  • 3篇范颖睿
  • 1篇包英格

传媒

  • 2篇内蒙古师范大...
  • 1篇内蒙古师范大...
  • 1篇内蒙古财经大...

年份

  • 3篇2015
  • 1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蒙古族大学生汉语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模式的改革与重构
2015年
蒙古族大学生汉语口语交际中的语用失误主要表现为语用语言失误,即不能很好地理解言外之意而造成的语用失误。现代汉语特殊句式、词语超常搭配和特殊句法组合形式都是包含丰富隐含义的语言表达形式。利用这几种语言现象在汉语教学中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是汉语语用教学的有效途径。
范颖睿
关键词:蒙古族大学生汉语口语交际能力
蒙古族大学生汉语口语能力提高与文化导入教学策略被引量:3
2015年
缘于社会需求和自身发展诉求,内蒙古民族院校蒙古族学生提高汉语口语表达能力已成为其汉语类课程教学的重点目标。以此为目标的、以表达为核心的汉语口语教学应注重语言的形式和结构、语言内在系统以外,更应重视语言的社会功能和语言教学的目的性。本文基于语言教学的规律和特点,依据语言磨蚀理论,从心理学和认知论入手,从影响民族大学生汉语口语教学效果的语言环境、教育教学方法、语言文化差异等因素出发,提出了通过基础知识教学、目的性训练、唤醒教学中的文化导入而提高学生汉语口语教学效果的策略。
包英格
关键词:语言磨蚀文化导入
以语境教学为媒介的蒙古族大学生汉语语用能力培养被引量:1
2015年
语用能力的四个基本构成要素中社会语言能力和话语分析能力的培养对语境的依赖最为明显。选取汉语称呼语、评价语、委婉语以及汉语非真诚性邀请、汉语歧义等语境因素较为明显的语料进行汉语语境教学,可以提高蒙古族大学生的汉语语用能力。
范颖睿
关键词:蒙古族大学生语境语用能力
蒙古族大学生汉语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模式的改革与重构——以汉语词汇系统为媒介的汉语文化知识教学被引量:3
2014年
在蒙古族大学生汉语第二语言教学中进行第二文化教学是十分必要的。隐含于第二语言系统中的民族文化因素往往体现出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第二语言学习者如果不了解这些差异,就不能正确、深刻理解所学的语言,也不能恰当使用这种语言进行表达。因此,汉语教学应该利用词汇系统这一简洁有效的途径进行汉语文化知识教学,以期更好地提高蒙古族大学生的汉语表达能力。
范颖睿
关键词:蒙古族大学生汉语口语交际能力汉语词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