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400296)

作品数:9 被引量:39H指数:5
相关作者:王勤英宋萍杨君崔龙南宫自艳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农业大学河北省农林科学院中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主题

  • 9篇线虫
  • 8篇嗜线虫致病杆...
  • 3篇毒素
  • 3篇中肠
  • 3篇杀虫
  • 3篇棉铃
  • 3篇棉铃虫
  • 2篇杀虫毒素
  • 2篇生物活性
  • 2篇蜡螟
  • 2篇活性
  • 2篇大蜡螟
  • 1篇胆碱
  • 1篇蛋白
  • 1篇蛋白酶
  • 1篇毒力
  • 1篇毒素蛋白
  • 1篇乙酰
  • 1篇乙酰胆碱
  • 1篇乙酰胆碱酯酶

机构

  • 9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河北省农林科...
  • 1篇中山大学

作者

  • 9篇王勤英
  • 7篇崔龙
  • 7篇杨君
  • 7篇宋萍
  • 4篇南宫自艳
  • 3篇孔繁芳
  • 2篇史翠红
  • 2篇毛文杰
  • 1篇李国勋
  • 1篇冯珊珊
  • 1篇邱礼鸿
  • 1篇陆秀君
  • 1篇庞义
  • 1篇李秀花
  • 1篇冯姗姗

传媒

  • 2篇昆虫学报
  • 1篇植物保护学报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微生物学报
  • 1篇中国生物防治
  • 1篇蚕业科学
  • 1篇农药学学报

年份

  • 3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5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嗜线虫致病杆菌HB310菌株对苹掌舟蛾的生物活性被引量:7
2007年
毛文杰宋萍王勤英杨君
关键词:嗜线虫致病杆菌苹掌舟蛾生物活性
嗜线虫致病杆菌杀虫毒素对棉铃虫幼虫几种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07年
毒素Ⅱ是从嗜线虫致病杆菌HB310菌株分离得到的一种具有胃毒杀虫活性的复合蛋白毒素。本研究以该毒素口服饲喂棉铃虫4龄幼虫,检测了毒素Ⅱ对棉铃虫生长发育的影响,并通过生化分析研究其对棉铃虫幼虫体内几种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饲喂拌有毒素Ⅱ人工饲料的棉铃虫4龄幼虫-化蛹历期为6.65 d,比对照明显推迟2d,毒素Ⅱ对棉铃虫幼虫化蛹有明显的影响,毒素Ⅱ饲喂的幼虫化蛹率为62%,取食对照幼虫的化蛹率为98%,并且处理组蛹的平均体重也受到明显的抑制,比对照蛹的平均体重降低106.47 mg,两者差异显著;在饲毒12 h后棉铃虫幼虫中肠弱碱性类胰蛋白酶、强碱性类胰蛋白酶、类胰凝乳蛋白酶和总蛋白酶活性分别受到抑制,到36 h饲毒幼虫与对照几种蛋白酶活性差异达到最大,分别为对照幼虫酶活性的0.3708,0.1903,0.3282和0.2141倍;饲毒12 h后毒素Ⅱ开始诱导棉铃虫幼虫体内羧酸酯酶、酯酶活性和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3种酶的活性均在36 h达到最高,分别为对照的15.66,9.49,6.38倍。
史翠红宋萍王勤英杨君崔龙孔繁芳
关键词:嗜线虫致病杆菌棉铃虫解毒酶乙酰胆碱酯酶
嗜线虫致病杆菌HB310菌株对家蚕的毒力及安全性评价被引量:3
2008年
嗜线虫致病杆菌(Xenorhabdus nematophila)HB310菌株与小卷蛾斯氏线(Steinernema carpocapsae)互助共生,对多种寄生害虫具有杀灭作用。为了探讨该共生菌在蚕区大田农作物害虫防治上应用的可行性,研究了嗜线虫致病杆菌HB310菌液和蛋白毒素粗提物对家蚕的生物学安全性。结果表明:HB310菌液对家蚕的急性毒力很低,即使在处理后120h,仍然不能测定其LC50;家蚕对HB310菌液和蛋白毒素粗提物均表现出一定的拒食性,5龄幼虫对2.24×106CFU/mL HB310原菌液和0.57mg/mL杀虫蛋白粗提物的48h拒食率分别达到24.90%和23.05%;HB310菌液及蛋白毒素粗提物对家蚕各龄幼虫体重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随龄期而增大;从蚁蚕开始一直饲喂含HB310原菌液人工饲料的幼虫各龄历期均明显延长,存活率显著下降,到4龄全部死亡;幼虫取食含HB310原菌液人工饲料72h后改饲喂正常饲料,1龄和2龄的历期明显长于对照,但以后各龄历期、化蛹率、羽化率、蛹重和茧层量等各项生物学和经济性状指标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1.12×104CFU/mL HB310菌液和0.11mg/mL蛋白毒素粗提物对家蚕的生长发育无显著影响。综合分析认为,HB310菌株对家蚕低毒性。
冯珊珊王勤英宋萍崔龙杨君
关键词:嗜线虫致病杆菌家蚕毒力安全性评价
嗜线虫致病杆菌血腔毒素Tp40的纯化和特性分析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嗜线虫致病杆菌是一种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它能够产生多种杀虫毒素。本研究旨在从嗜线虫致病杆菌Xenorhabdus nematophila HB310菌株的细胞内纯化新的杀虫蛋白毒素,并对其进行基因克隆和序列分析。【方法】应用盐析和制备型非变性凝胶电泳等方法纯化蛋白,再通过对5龄大蜡螟幼虫血腔注射进行活性筛选。对获得的目的蛋白与已知蛋白进行同源分析,克隆出该目的蛋白的基因序列,从而进行相应的基因和氨基酸序列分析。【结果】本研究纯化的Tp40蛋白对大蜡螟LD50为68.54ng/头,其SDS-PAGE电泳图谱只显示出一条分子量约为42kDa的多肽。Western印迹分析表明Tp40与已知的Txp40为同源蛋白,并且仅存在于细胞内。编码该蛋白的基因开放读码框全长1107bp(GenBank登录号:EU095326),编码368个氨基酸残基,预测分子量为41.5kDa,等电点为8.66,与GenBank中的其余13株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所包含的相似基因核苷酸序列及推导的氨基酸序列比较,同源性分别为85%~99%和70%~99%。【结论】Tp40蛋白具有很高的血腔杀虫活性,其基因序列具有较强的保守性,是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复合体杀虫过程中的一种关键因子。
杨君王勤英宋萍南宫自艳崔龙孔繁芳冯姗姗
关键词:嗜线虫致病杆菌大蜡螟基因克隆
嗜线虫致病杆菌HB310菌株杀虫蛋白的纯化及活性鉴定被引量:14
2005年
嗜线虫致病杆菌XenorhabdusnematophilaHB310是从河北省土壤中筛选出的一株昆虫病原线虫体内分离纯化获得的共生菌,该菌的发酵液对多种昆虫有较高的杀虫活性。利用85%饱和度的硫酸铵盐析分别获得胞内蛋白提取物和上清液中胞外蛋白提取物,生测结果表明这两种蛋白提取物中都含有胃毒素和血腔毒素。通过制备型非变性凝胶电泳对蛋白提取物进行分离和纯化,得到了3种有杀虫活性的毒素蛋白(毒素Ⅰ、毒素Ⅱ和毒素Ⅲ),胞内的毒素蛋白与分泌到胞外上清液中的毒素蛋白是同种蛋白。毒素Ⅰ和毒素Ⅱ对棉铃虫初孵幼虫有明显的胃毒活性,但没有血腔毒性;毒素Ⅲ对大蜡螟幼虫有很强的血腔毒性,LD50为0.18μg头。SDS_PAGE图谱显示毒素Ⅰ和毒素Ⅱ是由多个多肽组成的复合蛋白,而毒素Ⅲ只分离出一条多肽。毒素Ⅱ在50℃处理10min,其杀虫活性没有显著变化;70℃处理10min对毒素Ⅲ杀虫活性没有显著影响。
王勤英南宫自艳陆秀君李秀花李国勋崔龙
关键词:嗜线虫致病杆菌毒素蛋白纯化杀虫活性
嗜线虫致病杆菌对棉铃虫的生物活性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嗜线虫致病杆菌HB310(Xenorhabdus nematophila HB310)菌液中主要的杀虫活性物质是一种高分子量的复合蛋白-毒素Ⅱ。以该菌液和毒素Ⅱ分别饲喂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幼虫,检测其对棉铃虫生长发育的影响,同时通过生化分析研究了该毒素对幼虫中肠内几种蛋白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液和毒素Ⅱ对棉铃虫幼虫的取食量和生长发育均有显著的影响,取食拌有菌液和毒素Ⅱ的人工饲料的棉铃虫食量明显减少,发育速度延缓,发育历期比对照明显推迟;尽管一直取食混合原菌液(6.5×108cells/mL)人工饲料的棉铃虫2龄幼虫前期死亡率很低,但是其生长发育几乎完全被抑制,该处理组所有幼虫均不能化蛹;原菌液对4龄幼虫的食量、发育历期、蛹重及化蛹率均有显著影响。菌液对棉铃虫幼虫的影响与菌液的浓度和幼虫的龄期成反比,稀释50倍的菌液对2龄和4龄幼虫的生长发育仍有一定影响;毒素Ⅱ(51.9μg/mL)对4龄棉铃虫的生长发育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短时间(2d)饲喂原菌液后更换正常饲料,仅延缓了棉铃虫幼虫的发育历期,而对其化蛹率、蛹重及羽化率均无明显影响。饲喂毒素Ⅱ的棉铃虫幼虫中肠主要蛋白酶的活性受到明显的抑制。
史翠红宋萍王勤英杨君崔龙孔繁芳
关键词:嗜线虫致病杆菌棉铃虫蛋白酶中肠生物活性
嗜线虫致病杆菌血腔毒素Tp40对大蜡螟幼虫体内酶活性和中肠组织的影响被引量:7
2008年
嗜线虫致病杆菌Xenorhabdus nematophila在侵入到寄主昆虫血腔后能够成功地逃避或抑制寄主昆虫的免疫反应并快速杀死昆虫。为深入了解嗜线虫致病杆菌的杀虫机理,明确关键的致病因子,作者应用盐析和制备型非变性凝胶电泳等方法,从嗜线虫致病杆菌HB310菌株的细胞内分离纯化了一种新的杀虫蛋白——Tp40,该蛋白对大蜡螟Galleria mellonella具有高血腔注射活性,对大蜡螟5龄幼虫的LD50为68.54ng/头。本文检测了该毒素对大蜡螟幼虫的致病特性,注射Tp40毒素后,大蜡螟幼虫表现出兴奋和痉挛等症状,当以不低于(70±0.02)ng/头的剂量注射Tp40,大蜡螟幼虫均在20min内死亡,但试虫的体色、血淋巴的颜色以及血细胞的形态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对大蜡螟体内酶活性的测定结果显示,在注射LD50剂量的Tp40蛋白后,试虫体内羧酸酯酶和乙酰胆碱酯酶活力都明显的高于对照(P<0.05),而酚氧化酶活力显著低于对照(P<0.05)。对大蜡螟幼虫中肠的组织病理学研究显示:这种42kDa蛋白能够破坏试虫的中肠组织,导致其肠壁细胞出现排列紊乱、脱落和围食膜消失。据此推测,Tp40与嗜线虫致病杆菌对寄主昆虫的免疫抑制有关,寄主中肠组织可能是其作用靶标之一。
杨君王勤英宋萍南宫自艳崔龙
关键词:嗜线虫致病杆菌酶活力大蜡螟中肠
嗜线虫致病杆菌杀虫毒素对棉铃虫的中肠组织病理学研究被引量:8
2005年
嗜线虫致病杆菌HB310菌株与小卷蛾斯氏线虫HB310共生,对多种昆虫均具有较高生物活性。本实验通过盐析和非变性凝胶电泳等方法从嗜线虫致病杆菌HB310菌株的细胞内分离纯化出具胃毒活性的蛋白毒素Ⅱ。经毒素Ⅱ处理的棉铃虫幼虫,中肠组织的病理学变化类似于发光杆菌Tca毒素和Btδ-内毒素。棉铃虫4龄幼虫口服毒素Ⅱ6h后中肠组织开始发生变化:首先围食膜前端破碎,中肠柱状细胞伸长;随着时间推移,12h后整个围食膜被破坏消失,中肠组织病变加重,肠壁细胞排列疏松混乱;随着毒素作用的逐渐减弱,处理72h后棉铃虫中肠围食膜又重新出现。毒素Ⅱ离体处理棉铃虫围食膜,同样可以导致围食膜破碎。
南宫自艳王勤英宋萍杨君毛文杰
关键词:嗜线虫致病杆菌毒素棉铃虫中肠
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BP品系杀虫毒素基因xptA2的杀虫活性分析被引量:1
2005年
为进一步研究嗜线虫致病杆菌 Xenorhabdus nematophila 杀虫毒素基因簇中各基因的功能,从BP 品系的粘粒文库中筛选出一个粘粒克隆 XnBP83包含全部的 xpt 基因,对该粘粒克隆进一步亚克隆得到一个亚克隆菌株 Sub9.0,只有一个 xpt 基因 xptA2。以 Sub9.0为研究对象,对 xptA2的功能作了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xptA2基因的表达产物与其它 xpt 基因的表达产物物理混合后无明显增效作用,而将 xptA2转入缺失 xptA2的粘粒克隆 XnBP76和 XnBP203后,也同样无明显增效作用。对 xptA2的序列分析发现,BP 品系的 xptA2预测氨基酸序列与已发表序列相比明显存在2个变异区。进一步 BLAST 分析发现,这2个变异区同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中与口服毒性有关的杀虫毒素蛋白具有同源性。
崔龙王勤英邱礼鸿庞义
关键词:功能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