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2010CDB05807)

作品数:5 被引量:10H指数:2
相关作者:张高文杨侃刘嘉宁成功陈苗更多>>
相关机构:湖北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化学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单分散
  • 2篇乳液
  • 2篇乳液聚合
  • 2篇无皂
  • 2篇无皂乳液
  • 2篇无皂乳液聚合
  • 2篇PS
  • 1篇氧化硅
  • 1篇乙烯
  • 1篇阴离子
  • 1篇偶联剂
  • 1篇球形
  • 1篇微球
  • 1篇离子
  • 1篇粒径
  • 1篇粒径控制
  • 1篇聚合法
  • 1篇聚合法合成
  • 1篇甲基丙烯
  • 1篇甲基丙烯酰

机构

  • 5篇湖北工业大学

作者

  • 5篇张高文
  • 3篇杨侃
  • 2篇刘嘉宁
  • 2篇王如意
  • 2篇陈苗
  • 2篇成功
  • 2篇叶莹
  • 1篇敖卫
  • 1篇刘杰

传媒

  • 2篇高分子通报
  • 1篇材料导报
  • 1篇石油化工
  • 1篇湖北工业大学...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非球形聚苯乙烯粒子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采用苯乙烯(St)、二乙烯基苯(DVB)、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为单体,在乙醇和水混合介质中通过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了非球形聚苯乙烯(PS)粒子。通过FT-IR、TEM和激光粒度及电位分析仪对粒子的结构、形貌、粒径以及Zeta电位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合成PS粒子均含三种单体结构单元,且形貌上均为非球形;随着DVB用量的增加,PS粒子形貌更趋于球形,粒径和单分散系数均逐渐增加;随DMC用量增加,PS粒子粒径随之增加,单分散系数逐渐减小,表面Zeta电位也逐渐增加;KHCO3用量的增加能使PS粒子粒径和单分散系数均增加;随着醇水比的减小,PS粒子粒径逐渐减小,而单分散系数则逐渐增加。
王如意陈苗成功张高文
关键词:无皂乳液聚合交联ZETA电位
无皂乳液聚合法合成阴离子PS微球及粒径控制被引量:2
2013年
以苯乙烯(St)和丙烯酸(AA)为单体,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法合成了单分散阴离子聚苯乙烯(PS)微球,并对微球结构和影响单分散性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A单体也已共聚到聚合物链上,AA的加入使PS微球粒径减小,并赋予PS微球表面负电性;聚合反应的活化能为42.95kJ/mol,升高聚合温度提高了反应速率;随着KPS用量的增加,PS微球粒径减小,在用量为0.6%时呈现最好单分散性;随着反应介质中丙酮含量增加,聚合物在介质中溶解度增加,使PS微球粒径有所减小,但微球粒径分布有所变宽。
张高文叶莹杨侃刘嘉宁
关键词:无皂乳液聚合单分散
PS/SiO_2复合微球包覆过程的可控研究
2012年
采用分散聚合法制备的聚苯乙烯(PS)阳离子微球为模板,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前驱体,经溶胶-凝胶反应和静电吸附作用,形成结构稳定的PS/SiO2核壳复合微球,并采用SEM、TEM和Zeta电位仪对制备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氨水用量增加可以加速包覆过程,并使表面包覆层粗糙;PS表面电荷密度越大,SiO2在PS微球表面吸附效果越好;复合微球壳层厚度则会随着TEOS用量增加而增加.
杨侃叶莹张高文
关键词:二氧化硅复合微球
单分散阳离子聚苯乙烯微球的制备及表征被引量:4
2011年
通过分散聚合制备了单分散性好的阳离子聚苯乙烯(PS)微球,考察了聚合过程中苯乙烯(St)、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分散剂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共聚单体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的含量及反应介质的组成等因素对微球的粒径及其分散系数的影响;采用FTIR、NMR、FESEM、Zeta电位及激光粒度分布仪等分析手段对微球的结构、粒径分布及表位电位等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当反应体系中St质量分数为10%、AIBN质量分数为0.2%、PVP质量分数为1.5%、DMC质量分数为0.3%时,在聚合温度为70℃、乙醇与水的体积比为9∶1条件下,制备出了平均粒径为1.38μm、分散系数为0.005、Zeta电位约为+40 mV的阳离子PS微球。
张高文敖卫杨侃刘杰刘嘉宁
关键词: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分散聚合单分散
二氧化硅纳米微球的制备及其表面改性被引量:3
2014年
以正硅酸四乙酯(TEOS)为前驱体,氨水为催化剂,经Stber法制备了单分散SiO2纳米微球,并采用硅烷偶联剂KH-570对其表面进行了改性;通过激光粒度分析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透射电子显微镜对SiO2纳米微球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随着TEOS和氨水用量的增加,SiO2纳米微球的粒径逐渐增大,而粒径分布到后期也有所增加;经KH-570改性后,SiO2纳米微球不仅具有良好的单分散性,而且表面成功接枝上丙烯酸酯基团,因而具有较好的亲油性,能更好地分散在甲苯和苯乙烯中。
陈苗王如意成功张高文
关键词:表面改性硅烷偶联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