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0273010)

作品数:32 被引量:2,437H指数:20
相关作者:赖明勇包群阳小晓祝树金彭水军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大学南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4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5篇经济增长
  • 8篇实证
  • 8篇资本
  • 7篇人力资本
  • 6篇实证研究
  • 6篇内生增长
  • 5篇开放经济
  • 5篇不确定性
  • 5篇出口
  • 5篇出口贸易
  • 4篇中国经济
  • 4篇中国经济增长
  • 4篇外商直接投资
  • 4篇技术进步
  • 3篇FDI
  • 2篇正则
  • 2篇正则化
  • 2篇政府储蓄
  • 2篇实证分析
  • 2篇税收

机构

  • 34篇湖南大学
  • 1篇南开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西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作者

  • 30篇赖明勇
  • 14篇包群
  • 10篇祝树金
  • 6篇阳小晓
  • 5篇许和连
  • 5篇彭水军
  • 3篇张新
  • 2篇王建华
  • 1篇陈开军
  • 1篇方希桦
  • 1篇栾永玉
  • 1篇张汉江
  • 1篇彭涛
  • 1篇刘凌
  • 1篇廖进中
  • 1篇袁媛
  • 1篇潘向东
  • 1篇王方华
  • 1篇许青松
  • 1篇李斌

传媒

  • 4篇世界经济
  • 4篇数量经济技术...
  • 4篇上海经济研究
  • 3篇管理科学学报
  • 2篇经济科学
  • 2篇中国管理科学
  • 2篇统计研究
  • 1篇经济研究
  • 1篇科研管理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经济评论
  • 1篇求索
  • 1篇湖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软科学
  • 1篇经济学动态
  • 1篇系统工程理论...
  • 1篇云梦学刊

年份

  • 1篇2007
  • 2篇2006
  • 13篇2005
  • 10篇2004
  • 8篇2003
  • 1篇2002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出口贸易的技术外溢效应:基于三部门模型的实证研究被引量:78
2005年
本文将经济系统分为非出口部门、初级产品出口部门和工业制成品出口部门,构建了三部门的出口贸易技术外溢效应模型。对中国“八五”及“九五”期间的各地区截面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八五”及“九五”期间,我国出口贸易对国内非出口部门的技术外溢效应主要集中在工业制成品出口部门,且工业制成品出口通过提高或有效利用本部门的要素投入和对非出口部门的技术外溢而促进经济增长。而出口部门(包括初级产品出口部门与工业制成品出口部门)与非出口部门之间的要素(劳动和资本)投入生产率差距存在收敛趋势。
许和连栾永玉
关键词:出口贸易技术外溢效应工业制成品出口
经济增长的源泉:人力资本、研究开发与技术外溢被引量:353
2005年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中间产品种类扩张型的内生技术进步模型,探讨了开放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本、国内研发与国外研发技术外溢影响经济增长的内在机理。对模型的竞争性市场均衡分析的基本结论是:技术吸收能力的提高、人力资本积累有利于长期经济增长,然而贸易开放度、技术水平差距对稳态增长率的影响效应具有不确定性。进一步的实证检验利用1996—2002年间我国30个省市的经济数据,考察了分别以人力资本、贸易开放度衡量的技术吸收能力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同时比较了进口贸易、外商直接投资这两类传递渠道的技术外溢效果,并就分析结果提出政策建议。
赖明勇张新彭水军包群
关键词:人力资本长期经济增长贸易开放度技术吸收能力扩张型
研发的双重效应和技术创新:基于自动机模型的演化分析被引量:5
2005年
新增长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企业内部研发具有双重性:它不仅直接促进了技术进步,同时也增强了对扩散技术的吸收和学习。基于研发的双重效应,建立一个技术创新扩散的随机元胞自动机模型,应用于技术创新扩散的复杂性研究。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内部研发和网络外部性对技术创新率的作用表现为“S”型曲线的特征。企业内部研发的提高可以加速技术创新,缩短经济起飞的时间,并且增强了均衡状态下经济系统创新的稳定性。
祝树金赖明勇
关键词:技术创新自动机
对外贸易与地区经济差距变动被引量:45
2007年
本文利用变异系数度量了1981~2003年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代表的地区经济差距及出口、进口贸易差异程度,描述了改革开放至今三者的变动趋势,认为中国地区经济差距出现了先缩小后不断拉大的趋势,而地区对外贸易差异则一直处于上升状态。为了进一步分析三者之间的长短期关系,本文利用多变量协整分析技术,检验了三个变异系数序列的长期协整均衡关系、基于误差修正模型的短期Granger因果关系,并刻画了其脉冲响应函数,发现地区对外贸易差异是影响地区经济差距变动的重要原因。
李斌陈开军
关键词:对外贸易比较优势
基于GRPLS回归的中国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5
2003年
构造一种新的方法———岭-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它既有效消除了因素变量之间的多重共线性,又克服了传统方法的不足,且使模型更加稳健,具有更强的预测和分析能力);并运用广义岭-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分析了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为我国制订持续、快速增长的经济政策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许和连赖明勇许青松
关键词:经济增长影响因素
出口贸易与中国经济增长理论问题被引量:33
2004年
本文探讨了出口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及作用传导机制 ,并以此提出经济增长导向型的贸易政策制订思路。结合自古典经济学家以来关于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的研究成果 ,本文重点考察了出口贸易与我国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 ,并进一步分析了出口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传导渠道 ,尤其是出口贸易的技术外溢效应、人力资本与出口贸易的综合增长效应。
赖明勇许和连包群
关键词:出口贸易经济增长贸易政策
基于贝叶斯正则化的TDBPNN模型在中国外贸预报中的应用及评估被引量:20
2005年
基于相空间重构的非线性预报思想 ,建立一个时滞的BP神经网络模型 (TDBPNN) ,采用贝叶斯正则化方法提高BP网络的泛化能力 ,并将该模型应用于中国进出口贸易的预测 ,结果证明改进的TDBPNN模型具有较好的泛化能力 ,准确拟合了进出口贸易发展的历史值和趋势。区别于一般的预测评价 ,认为非线性预测不仅要注重数据拟合和精度改进 ,而且应该能够反映被预报系统的非线性特征。在分析模型预测精度的同时 ,通过计算拟合序列和原序列的非线性特征量进行模型评价 ,证实预测模型能够合理地“捕捉”
祝树金赖明勇
关键词:进出口贸易相空间重构BP网络贝叶斯正则化
技术外溢与吸收能力:基于开放经济下的内生增长模型分析被引量:45
2005年
通过构建中间产品种类扩张型的内生增长模型,本文探讨了开放经济条件下技术外溢与本国技术吸收能力影响长期经济增长的内在机理。对模型的竞争性市场均衡分析得到了均衡增长路径的稳态增长率,并就解的政策含义进行了讨论。模型的基本结论是:技术吸收能力的提高、人力资本积累以及适度的知识产权保护有利于长期经济增长,然而贸易开放度、技术水平差距对稳态增长率的影响效应具有不确定性。
彭水军包群赖明勇
关键词:开放经济内生增长
金融中介发展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被引量:53
2002年
本文针对中国 1 978— 2 0 0 0年期间金融中介发展和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 ,结果证明了两者的因果关系。其中 ,金融中介发展促进经济增长主要通过金融中介部门效率 ,提高以及金融中介部门对非金融中介部门外部效应两条途径实现 ;同时 ,经济增长对金融中介发展也有反向带动作用。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实际部门对金融中介部门的外部效应大于金融中介部门对实际部门的外部效应 ,这说明我国金融中个发展基本处于是“需求带动型”附段。
赖明勇阳小晓
关键词:金融中介经济增长实证研究外部性
开放经济中内生增长的多重均衡:理论模型与数值模拟
建立一个开放经济中人力资本驱动的内生增长模型,政府通过征收税收补贴各阶段人力资本的发展,证明人力资本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多重均衡关系,采用标准的经济参数值进行数值模拟,结果支持理论分析。
祝树金赖明勇
关键词:开放经济内生增长数值模拟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