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11JHQ014)
- 作品数:5 被引量:103H指数:4
- 相关作者:于志刚刘军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政法大学山东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 中国犯罪记录制度的构建与司法资源的体系化整合——以最高人民检察院“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制度”为视角的展开被引量:7
- 2016年
- 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经历了从区域试点向全国推广、从重点领域查询向所有社会领域查询转化的历程,成为当前行贿犯罪预防、构建市场诚信机制的重要举措。从长远来看,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可以扩张为所有犯罪记录的查询,同时转换当前查询制度的目标定位、价值定位,在当前行贿档案查询制度的基础上,构建全国的犯罪记录登记查询制度。因此,整合司法资源,聚合所有司法机关的全部信息数据,总结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系统的经验得失,将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制度的"独唱"升级为行贿犯罪档案、裁判书网络公开、未成年人前科消灭等一系列司法改革模式的集体"合唱",建立国家层面的"犯罪记录信息数据库"和犯罪记录查询制度,可以整体提升司法改革的效率与效益。
- 于志刚
- 关键词:犯罪记录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前科消灭犯罪预防
- 从业禁止制度的定位与资格限制、剥夺制度的体系化——以《刑法修正案(九)》从业禁止制度的规范解读为切入点被引量:54
- 2016年
- 《刑法修正案(九)》增设的从业禁止制度,作为一种非刑罚处遇措施,在预防犯罪、防卫社会层面,与前科制度有着相似之处,也为前科制度的体系化完善提供了一些经验和思路。禁止令、从业禁止、前科制度基于预防犯罪、防卫社会的共同旨趣,以行为人的人身危险性为理论基础,通过在不同阶段、针对不同犯罪类型、不同刑种设置了相对严密的犯罪人资格限制剥夺体系,架构出当前三位一体双轨并行的格局。横向上,从业禁止与前科并存,形成犯罪人从业资格剥夺的双轨制格局;纵向上,禁止令、从业禁止、前科制度三位一体,构建了对于犯罪的立体防御体系。未来应当在现有立法格局的基础上,对于限制犯罪人从业资格的相关制度予以宏观的外部整合和微观的内部完善。
- 于志刚
- 关键词:前科禁止令前科消灭
- 性犯罪记录之社区公告制度评析——以美国“梅根法”为线索被引量:28
- 2014年
- 为了预防性侵害犯罪案件的发生,西方各国普遍建立了完善的性犯罪人登记制度,但是却对经由"梅根法"构建的社区公告等制度采取谨慎态度,即使在美国该制度也引起了广泛的争议。我国的犯罪记录制度已经开始规划,因此,有必要梳理"梅根法"以及社区公告制度的立法背景、核心内容以及实践效果,并恰当地进行制度评析,综合地进行政策衡量,为将来建立适合于我国的性犯罪记录制度做好知识储备。
- 刘军
- 关键词:性侵害犯罪
- 中国犯罪记录制度的体系化构建——当前司法改革中裁判文书网络公开的忧思被引量:14
- 2014年
- 刑事裁判文书公开经历了从不公开到有限公开再到当前的全面实名网络公开三个阶段,成为近期司法改革的重点和标志。犯罪人的身份信息兼具公共属性和私权性质,而当前司法改革未能准确把握其法律性质和法律评价,在制度设计时,忽视了对犯罪人隐私权的保护,混淆了规范性评价和非规范性评价各自的特征和功能,使刑事裁判文书公开的正当性出现了欠缺,不仅削弱了刑事裁判文书公开应有的促进司法完善的效果,而且成为未来的中国犯罪记录制度建构的重大阻碍,成为刑事法治完善进程中的不和谐因素。尽快对当前刑事裁判文书网络化公开的改革举措进行调整,在公布的刑事裁判文书中隐匿犯罪人的姓名,并以此为契机,推动中国犯罪记录制度的建构,是未来司法改革完善的重要工作。
- 于志刚
- 关键词:司法改革刑事裁判文书犯罪记录
- 性犯罪记录公告制度的刑事政策分析——兼论“梅根法”在我国的适应性被引量:4
- 2013年
- 美国针对频发的性暴力侵害犯罪案件,首创了性犯罪记录之登记与公告制度,目前西方各国几乎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性犯罪人登记制度,甚至加强了国家之间的信息沟通与合作,但却对社区公告制度普遍采取谨慎态度,即使在美国该制度也引起了广泛的争议,司法判决也各不相同。我国目前正处于向陌生人社会过渡的阶段,失去熟人间的相互监控会导致性侵犯案件急剧增加,因此有必要探讨'梅根法'在我国的适应性,并借鉴他国经验,建立一个适合于我国的性犯罪记录制度。
- 刘军
- 关键词:公告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