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重庆市地方病预防与控制重大科技专项(CSTC2008AB5054)

作品数:1 被引量:8H指数:1
相关作者:李心术吴成果陈亚林罗兴建肖邦忠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地方病预防与控制重大科技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碘盐
  • 1篇盐类
  • 1篇居民户
  • 1篇空间自相关
  • 1篇非碘盐
  • 1篇

机构

  • 1篇重庆市疾病预...

作者

  • 1篇李珊珊
  • 1篇肖邦忠
  • 1篇罗兴建
  • 1篇陈亚林
  • 1篇吴成果
  • 1篇李心术

传媒

  • 1篇中国地方病学...

年份

  • 1篇2012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分析重庆市居民户非碘盐空间特征及分布规律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分析重庆市居民户非碘盐的空间分布规律。方法建立2001—2010年重庆市各区(县)非碘盐数据库,利用GIS技术,通过ArcGIS9.3软件分析重庆市居民户非碘盐的空间分布和空间自相关性。结果2001—2006年重庆市居民户非碘盐率波动在2.35%-5.78%。2007—2010年非碘盐率降到2.00%以下。2001—2006年重庆市居民户非碘盐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Moran’s Ⅰ指数分别为0.145578、0.078801、0.108033、0.091957、0.127749、0.214302(Z值分别为3.066275、1.977321、2.541619、2.309972、2.900446、3.874203,P均〈0.05),在整个重庆市区域非碘盐空间格局呈现非随机分布,存在明显的聚集区域;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确定丰都、涪陵为重庆市非碘盐的高危区域(P均〈0.05),另于2001、2005、2006年确定出垫江、渝北、江北、武隆、巴南5个区(县)为高危区域(p均〈0.05),所有高危区域的非碘盐分布均表现为正相关。2007—2010年重庆市非碘盐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Moran’s Ⅰ指数分别为0.018361、0.016186、0.040769、-0.059691(Z值分别为1.093310、0.787361、1.071811、-0.583820,P均〉0.05),在整个重庆市区域非碘盐空间格局呈现随机分布: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存在局部高危地区,垫江、丰都非碘盐分布表现为正相关,江津、石柱表现为负相关。结论重庆市居民户非碘盐的空间分布由2006年以前的聚集分布演变成2007年以后的随机分布,但存在高值区域,后者应作为监测重点。
吴成果陈亚林罗兴建李心术李珊珊肖邦忠
关键词:盐类空间自相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