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3ZX09201019)

作品数:13 被引量:149H指数:8
相关作者:林丽美夏伯候严东廖端芳李春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中医药大学广州白云山星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中医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7篇夏枯草
  • 5篇主成分
  • 5篇主成分分析
  • 4篇指纹
  • 4篇指纹图
  • 4篇指纹图谱
  • 3篇HPLC指纹
  • 2篇药理
  • 2篇药理学
  • 2篇药效
  • 2篇网络
  • 2篇网络药理学
  • 2篇夏桑菊
  • 2篇夏桑菊颗粒
  • 2篇相似度
  • 2篇相似度评价
  • 2篇聚类分析
  • 2篇抗炎
  • 2篇黄酮
  • 2篇活性

机构

  • 11篇湖南中医药大...
  • 4篇广州白云山星...
  • 3篇中国中医科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广东药科大学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邵阳学院

作者

  • 9篇林丽美
  • 7篇夏伯候
  • 4篇廖端芳
  • 4篇严东
  • 3篇李春
  • 3篇龚力民
  • 3篇李亚梅
  • 2篇严诗楷
  • 2篇周亚敏
  • 2篇曹艺
  • 1篇潘清平
  • 1篇彭江丽
  • 1篇谢文剑
  • 1篇何迎春
  • 1篇吴萍
  • 1篇刘莎
  • 1篇胡玉珍
  • 1篇肖雪
  • 1篇梁洁
  • 1篇唐洁

传媒

  • 4篇中国中药杂志
  • 3篇中国当代医药
  • 2篇中国实验方剂...
  • 2篇中药材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中草药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8
  • 1篇2017
  • 6篇2016
  • 2篇2014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剂型夏桑菊颗粒HPLC指纹图谱及其模式识别分析被引量:12
2016年
建立夏桑菊有糖和无糖颗粒的HPLC指纹图谱,为其鉴别与有效控制质量提供参考。采用高效液相法采集20批无糖型和34批有糖型夏桑菊颗粒指纹图谱,通过模式识别方法(主成分分析,正交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分类并筛选其主要差异组分;通过对照品对照的方法鉴定其主要的组分。成功建立夏桑菊有糖和无糖颗粒指纹图谱;主成分分析不能完全分类2种颗粒,而正交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可明显的分为2类;2种颗粒之间差异最大的组分主要有6个,其中3个分别为异迷迭香酸苷、木犀草苷和蒙花苷。该研究建立的模式识别方法有助于夏桑菊颗粒整体质量控制,同时为其质量评价提供一种有效手段。
夏伯候严东曹艺周亚敏李亚梅谢嘉驰柏玉冰廖端芳林丽美
关键词:HPLC指纹图谱模式识别夏桑菊颗粒主成分分析
夏枯草水提液及水提醇沉上清液降血压药效评价被引量:23
2014年
目的:探讨夏枯草水提液及水提醇沉上清液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HR)血压的量效和时效关系。方法:采用水提、水提醇沉2种方法处理夏枯草,以SHR大鼠(n=72)为模型,以卡托普利作为阳性对照,考察不同剂量(2.5,5,10 g·kg-1)的夏枯草水提液和醇沉上清液单次灌胃给药后不同时间点(0,2,5,7,10 h)对SHR大鼠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心率等指标的影响。结果:给药后2 h夏枯草水提液和醇沉上清液不同剂量均能显著降低SHR收缩压(p<0.05),醇沉上清液高剂量(10 g·kg-1)组能显著降低SHR舒张压(P<0.05);给药后5 h,夏枯草水提液低剂量(2.5 g·kg-1)组开始对SHR收缩压无显著影响,醇沉高剂量(10 g·kg-1)组进一步降低舒张压;给药后7 h,仅醇沉上清液高剂量对SHR收缩压有显著影响(P<0.05),其余各组对SHR舒张压、SHR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均无显著性影响。结论:夏枯草水提醇沉所得的上清液在去除部分杂质的情况下保留和富集了夏枯草降血压有效组分,为进一步研究夏枯草降血压物质基础及其制剂工艺提供参考。
夏伯候刘菊妍李春何迎春梁航龚力民彭江丽林丽美
关键词:夏枯草水提液水提醇沉降血压
东风桔药材HPLC指纹图谱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建立东风桔药材HPLC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计量手段,对多批次药材进行质量控制。方法 采用Kromasil 100-C18(250 mm×4.6 mm,5μm)为色谱柱,以乙腈(A)-0.5%冰乙酸水(B)为流动相系统梯度洗脱(0-30 min,20%→50%A;30-70 min,50%→100%A),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柱温35℃。对12批药材样品进行相似度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 建立了东风桔药材专属性的HPLC指纹图谱,标示了18个共有指纹峰,12批样品分为5大类。结论 将HPLC指纹图谱与化学计量手段相结合,可有效对东风桔药材进行真伪鉴别和质量评价,为其质量控制方法提供参考。
蒋莉娟皮胜玲方铁铮姚江雄许招懂林丽美
关键词: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
基于“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多层次分析夏枯草治疗视神经病变的作用机制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基于"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多层次挖掘夏枯草治疗视神经病变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TCMSP中,以口服生物利用度大于30%和类药性大于0.18筛选出夏枯草中的药效成分,然后利用PubChem数据库筛选药效成分的潜在靶点,GenCards数据库筛选缺血性视神经炎、外伤性视神经病和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相关的基因。采用Cytoscape3.7.0软件构建药效成分-靶点、疾病靶点PPI网络和疾病-成分-靶点网络。通过网络分析发现夏枯草治疗视神经病变的潜在关键成分和潜在作用靶点。随后对潜在作用靶点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构建成分-靶点-通路网络。结果:研究得到9个潜在药效成分,包括槲皮素、木犀草素、花翠素、桑色素、山奈酚、β-谷甾醇、菠菜甾醇、豆甾醇、豆甾醇葡萄糖苷,和13个潜在作用靶点包括ABCA1、AKT1、APOB、APOE、CASP3、CAT、IL6、PIK3CA、TNF、TP53、CCND1、PSAP、SNCA;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这13个作用靶点主要涉及35个生物过程通路,与6条代谢通路相关。结论:基于网络药理学的研究表明,夏枯草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干扰多条信号通路发挥治疗视神经病变的效果,为阐述夏枯草治疗视神经病变潜在作用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高建胜孙元芳钟小天黄志云黎志坚严诗楷梁洁
关键词:夏枯草视神经病变网络药理学
基于液质联用技术及抗炎与抗氧化活性研究夏枯草茎叶和果穗的替代性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比较与分析夏枯草茎叶与果穗化学组分与药效的差异,为夏枯草茎叶能否替代果穗入药或共同入药提供有效的实验依据。方法采用液质联用分析法,对不同产地夏枯草茎叶与果穗水提物进行成分分析;通过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胀、二甲苯致小鼠耳郭肿胀实验模型,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大鼠足跖肿胀实验大鼠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观察比较夏枯草茎叶与果穗水提物的抗炎效果,运用快速ABTS检测法比较夏枯草茎叶与果穗水提物的总抗氧化能力。结果本实验所用不同产地夏枯草茎叶与果穗在化学组分上无显著性差异,主要含有三萜、黄酮、酚酸等物质;夏枯草果穗组在1 h开始显著抑制大鼠足跖肿胀,而夏枯草茎叶组在2 h才对大鼠足跖肿胀产生显著性抑制效果,并且均能显著降低肿瘤坏死因子-α的含量;夏枯草茎叶与果穗水提物均能显著减轻小鼠耳郭肿胀;夏枯草茎叶与果穗水提物均表现出较强的抗氧化活性,最高接近Trolox标准溶液的1.5倍。结论本实验样品夏枯草茎叶与果穗在化学组分上基本相似,仅含量有差异;夏枯草茎叶与果穗水提物均有一定的抗炎作用,且茎叶抗氧化活性较果穗强,因此茎叶替代果穗或共同入药具有可能性。
严东谢嘉驰周亚敏皮胜玲柏玉冰林丽美廖端芳夏伯候龚力民
关键词:夏枯草液质联用抗炎
千斤拔属药用植物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1
2016年
千斤拔入药始载于清朝吴其濬所编《植物名实图考》,是我国多民族使用、多基原药材。主要从千斤拔属药用植物的应用概况、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方面进行综述,为以后能够更加深入地研究千斤拔属药用植物提供依据,并且对其发展的市场潜力能有更直观的认识。迄今为止,千斤拔属植物中共有197个化合物被分离鉴定,结构类型主要包括黄酮类、皂苷及三萜类、蒽醌类和挥发油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千斤拔属植物(主要为黄酮类)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包括镇痛与抗炎、抗菌、雌激素样、皮肤保护、神经保护、保肝等方面作用。千斤拔资源丰富,但其种质资源复杂,质量控制指标目前仍未统一,对千斤拔属植物进行更深入的多成分综合研究,将对进一步开发千斤拔属植物药用价值有重大意义。
严东夏伯候李春刘莎李亚梅廖端芳林丽美吴萍
关键词:黄酮类皂苷蒽醌类挥发油抗炎
夏枯草中熊果酸含量的UPLC测定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建立夏枯草药材中熊果酸含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测定方法。方法采用UPLC进行测定,色谱柱为ACQUITY UPLC BEH C18(2.1 mm×100 mm,1.7μm),以甲醇-0.5%冰乙酸水为流动相进行等度洗脱,流速为0.3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10 nm。结果熊果酸在0.2461~0.4922 m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29%,R SD=1.74%,熊果酸在夏枯草中的含量为0.28%~0.53%。结论该方法快速、高效、重现性好,可以为夏枯草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更有效的手段。
谢文剑曹艺柏玉冰谢嘉驰夏伯候李亚梅潘清平林丽美
关键词:夏枯草熊果酸超高效液相色谱法
基于多元统计分析的夏枯草多重药效物质与抗氧化活性分析被引量:11
2018年
夏枯草是一种多年生药食两用植物,具有丰富的抗氧化活性物质。该文研究了夏枯草水提取物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部位以及萃取剩余部位总黄酮,总酚酸,总三萜和总多糖含量以及它们的抗氧化能力(FRAP,DPPH和ABTS+方法),并通过多元统计方法分析夏枯草多重药效物质与其抗氧化活性关系。结果表明,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具有相对较高含量的总黄酮、总酚酸和总三萜,分别为(0.61±0.10),(0.52±0.09),(0.21±0.03) g·g^-1DW;同时,具有较高的清除DPPH和铁还原能力,分别为(3.1±0.38),(2.56±0.35) mmol·L^-1·g^-1DW。层次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的结果表明,这些化学成分与其抗氧化能力的综合信息可以代表不同部位的"差异性"。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夏枯草提取物多重药效物质与其抗氧化能力之间有较强的正相关性。其中,第一典型相关系数达到0.970 0。此外,ABTS+方法对不同部位的药效物质响应较低,可能不适合于夏枯草得抗氧化活性评价,而总三萜和总酚酸更适合于DPPH的评价方法,该研究结果对夏枯草在食品或药品领域抗氧化活性的评价方式以及相关提取物的开发研究部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夏伯候熊苏慧唐洁张智敏李亚梅林丽美
关键词:夏枯草抗氧化层次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桑叶治疗2型糖尿病作用机制研究被引量:12
2021年
目的:基于“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多层次挖掘桑叶治疗2型糖尿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在TCMSP数据库中以口服生物利用度大于30%和类药性大于0.18为依据筛选出桑叶的药效成分,然后分别利用PubChem数据库和GenCards数据库筛选药效成分的潜在靶点及2型糖尿病相关的基因。通过网络分析发现桑叶治疗2型糖尿病的关键药效成分和潜在作用靶点。利用Cytoscape3.7.0软件构建药效成分-靶点网络、疾病靶点PPI网络和关键药效成分-潜在作用靶点网络。随后对潜在作用靶点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结果:研究得到桑叶治疗2型糖尿病的槲皮素、山柰酚、β-谷甾醇、γ-谷甾醇、4-丙烯基白藜芦醇、β-胡萝卜素、豆甾醇、叶酸、花生四烯酸等19个关键药效成分和PTGS2、IL6、TNF、GSK3B、CASP3、ALB、CAT、AR等8个关键靶点。GO功能富集分析显示桑叶治疗2型糖尿病的作用机制涉及生物过程、分子功能和细胞组成三方面,KEGG通路分析发现了与桑叶治疗2型糖尿病密切相关的3条代谢通路。结论:本研究表明桑叶的多个药效成分作用于多个靶点干扰多条代谢通路来治疗2型糖尿病,阐述了桑叶治疗2型糖尿病的潜在分子机制,为其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孙元芳钟小天高建胜李莎莎肖雪严诗楷
关键词:桑叶网络药理学
基于低共熔溶剂法提取夏枯草中总黄酮:一种新型绿色合成溶剂的应用被引量:22
2018年
黄酮类化合物由于其较好的抗炎、抗氧化、抗肿瘤等作用,其研究一直备受关注。目前,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主要以有机溶剂提取为主,而使用绿色安全的溶剂作为溶媒的研究相当有限。因此,该研究通过绿色合成不同类型的低共熔溶剂(deep eutectic solvents,DESs),考察其对夏枯草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的影响并优化其工艺,同时,考察DESs溶剂回收利用效率和总黄酮的回收方法。该研究以总黄酮提取率作为评价指标,以中心组合设计(central composite design,CCD)响应面法来优化DESs提取条件。结果表明,总黄酮的最佳提取最优条件为水与DESs(氯化胆碱-甘油1∶4)的体积比为27%,液固比为15m L·g(-1),提取温度83℃,提取时间42 min。在此条件下,提取率的平均值(Y=75.05)与预测值相(Y=77.86)符合。而且,DESs法所得结果较先前报道的传统提取方法具有更高效、经济和环保等优势,此外,运用AB-8大孔树脂可对夏枯草总黄酮达到97.88%吸附率;采用5倍树脂量的100%乙醇可达到88.12%解吸附剂,收集上述处理后的DESs溶液按照同样方法提取样品,可达到95.23%重复提取率,说明大孔树脂的方法可进行高效简单的回收以及重利用,该项研究表明,DESs可作为一种可持续和高效的天然产物提取介质用于夏枯草等中药中黄酮类组分的提取。
夏伯候熊苏慧唐洁张智敏李亚梅李明娟林丽美
关键词:响应面夏枯草总黄酮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