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Y205183)

作品数:4 被引量:11H指数:2
相关作者:李晓东沈家骢赵士芳杨晓峰胡巧玲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理学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增强型
  • 3篇胶束
  • 1篇牵引成骨
  • 1篇嵌段
  • 1篇嵌段共聚
  • 1篇嵌段共聚物
  • 1篇自组装
  • 1篇罗丹明
  • 1篇罗丹明B
  • 1篇口腔
  • 1篇口腔疾病
  • 1篇口腔医学
  • 1篇疾病
  • 1篇共聚
  • 1篇共聚物
  • 1篇骨整合
  • 1篇骨组织
  • 1篇骨组织工程
  • 1篇包埋
  • 1篇成骨

机构

  • 4篇浙江大学医学...
  • 3篇浙江大学

作者

  • 3篇沈家骢
  • 3篇李晓东
  • 2篇赵士芳
  • 1篇何福明
  • 1篇朱赴东
  • 1篇胡巧玲
  • 1篇杨晓峰

传媒

  • 2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高分子学报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胶束增强型聚电解质胶囊的结构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研究了胶束增强型聚电解质(PAH/PSS和PADA/PSS)胶囊在不同溶液环境中的形貌变化,发现这种新型的胶囊具有迥异于传统聚电解质胶囊的囊壁结构;研究了二维聚电解质复合膜与模板溶解液中嵌段共聚物PS-b-PAA胶束之间的相互作用,发现胶束层可以通过静电力与聚电解质胶囊囊壁相互作用.同时,模拟模板溶出后聚电解质胶囊内部的环境条件,研究了嵌段共聚物胶束在胶囊内部的存在状态及其在透析过程中的变化规律,认为共聚物可以通过疏水作用沉积于聚电解质复合膜的内壁,并通过Ca2+离子的桥联作用稳定,也就是在聚电解质复合膜层基础上又形成了一层胶束层.即这种胶束增强型聚电解质微胶囊的囊壁是由聚电解质层和胶束层所形成的双层结构.用这种双层结构模型,我们合理解释了胶囊在高盐离子浓度下的形貌变化.
李晓东胡巧玲赵士芳沈家骢
关键词:嵌段共聚物胶束
胶束增强型聚电解质微胶囊的制备被引量:7
2007年
采用杂化碳酸钙微球作为模板,利用LbL技术,选择聚苯乙烯磺酸钠(PSS),烯丙基胺的盐酸盐(PAH)和二烯丙基二甲基胺盐酸盐(PADA)聚电解质,分别组装了PAH/PSS(弱/强)聚电解质胶囊和PADA/PSS(强/强)聚电解质微胶囊.除去模板后得到了球形良好、分散均匀的聚电解质微胶囊.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杂化碳酸钙微球作为聚电解质微胶囊的模板,得到的微胶囊的囊壁厚而致密,同时,由于组装采用的聚电解质的种类不同,囊壁的微观形貌有较大差异.
杨晓峰李晓东沈家骢
关键词:自组装
胶束增强型聚电解质胶囊对罗丹明B的包埋和释放被引量:3
2007年
研究了胶束增强型的聚电解质胶囊对正电荷小分子罗丹明B的包埋和释放情况.胶囊对正电荷水溶性物质罗丹明B的包埋动力学和包埋量的研究结果表明,这种胶束增强型聚电解质胶囊能够快速而高效地包埋水溶性物质.释放研究结果表明,胶囊在不同的pH条件下的释放行为有一定的区别,但趋势相同,分为突释区、释放诱导区、快速释放区和缓释区,呈现多区释放,前期胶囊的突释现象相当明显.同时,盐离子的浓度对胶囊的释放行为影响不大.
李晓东沈家骢
口腔医学中骨组织工程相关研究的重点与方向
2006年
在口腔医学中,骨组织工程学研究的重点目前主要集中在牵引成骨、骨组织工程以及口腔种植体等几个方面,临床应用前景十分广阔。然而,临床上面临的难题和未知因素还很多,要解决这些难题任重而道远。
赵士芳朱赴东何福明
关键词:口腔疾病牵引成骨骨整合骨组织工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