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378498)

作品数:18 被引量:61H指数:5
相关作者:陈万祥姜猛卢红标郭志昆候小伟更多>>
相关机构:解放军理工大学中山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矿业大学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兵器科学与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建筑科学
  • 2篇理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兵器科学与技...

主题

  • 6篇混凝土
  • 5篇抗爆
  • 5篇荷载
  • 5篇钢管
  • 5篇钢管RPC
  • 5篇爆炸荷载
  • 4篇轻骨料
  • 4篇轻骨料混凝土
  • 4篇面力效应
  • 4篇骨料
  • 4篇骨料混凝土
  • 4篇LWC
  • 3篇动力响应
  • 3篇载力
  • 3篇数值模拟
  • 3篇轻骨料混凝土...
  • 3篇混凝土梁
  • 3篇混杂纤维
  • 3篇承载力
  • 3篇值模拟

机构

  • 8篇解放军理工大...
  • 4篇中山大学
  • 2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南京理工大学

作者

  • 5篇陈万祥
  • 3篇郭志昆
  • 3篇姜猛
  • 2篇卢红标
  • 2篇郭伟东
  • 1篇邱艳宇
  • 1篇徐小辉
  • 1篇王明洋
  • 1篇唐德高
  • 1篇么梅利
  • 1篇薛宇龙
  • 1篇李大鹏
  • 1篇侯小伟
  • 1篇李治中
  • 1篇候小伟
  • 1篇刘云

传媒

  • 4篇混凝土
  • 3篇工程力学
  • 2篇山西建筑
  • 1篇力学与实践
  • 1篇建筑结构学报
  • 1篇岩石力学与工...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振动与冲击
  • 1篇爆炸与冲击
  • 1篇防护工程
  • 1篇Defenc...
  • 1篇Journa...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3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混杂纤维轻骨料混凝土抗冲击压缩特性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通过对28个Φ96mm×50mm的塑钢-聚丙烯混杂纤维轻骨料混凝土试件的SHPB冲击压缩试验,分析了密度、冲击气压和冲击次数对破坏强度和峰值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冲击荷载作用下,密度对试件的破坏强度有明显影响,破坏强度随着密度增大而提高;与一般混凝土材料不同,塑钢-聚丙烯混杂纤维轻骨料混凝土破坏强度随冲击气压增大而明显降低。在低速冲击荷载作用下,混杂纤维轻骨料混凝土具有良好的韧性和抗多次冲击能力。
姜猛郭志昆陈万祥邹慧辉
关键词:轻骨料混凝土霍普金森压杆
爆炸荷载作用下钢管RPC柱动力响应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为研究钢管RPC柱的抗爆性能,通过ANSYS/LS-DYNA对钢管RPC柱动态响应全过程进行了模拟,利用参数化分析方法研究了爆炸荷载、轴向荷载、含钢率、长细比和钢材强度对钢管RPC柱抗爆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爆炸荷载作用下钢管RPC柱中的钢管仍能有效约束核心RPC,柱的破坏形态以弯曲破坏为主,表现出良好的抗爆性能;爆炸荷载和长径比是影响其抗爆性能的主要因素。
闫凤国陈万祥
关键词:动力响应数值模拟
钢管RPC柱的力学性能及极限分析研究现状被引量:4
2016年
钢管活性粉末混凝土是一种新型钢管超高强混凝土组合结构,具有高强度、高延性等优良力学性能。综述了钢管RPC的特性;总结了钢管RPC短柱的力学性能及承载力计算式;介绍了钢管RPC长柱及偏压柱的试验研究成果,以及钢管RPC截面黏结性能和有限元模拟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在分析基础上,提出了钢管RPC柱有待深入研究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邹慧辉陈万祥姜猛
关键词:力学性能计算方法
高强钢筋混凝土板抗接触爆炸破坏形态分析被引量:5
2013年
用分离式钢筋混凝土模型建模,利用ANSYS/LS-DYNA软件对高强钢筋混凝土板抗接触爆炸破坏形态进行数值模拟,其中钢筋采用随动硬化模型,混凝土采用HJC模型。结果表明:高强钢筋及其配筋率、钢筋布置方式对爆炸成坑的尺寸和震塌破坏程度有一定的影响,配筋率越大,钢筋间距越小,钢筋强度越高,震塌破坏的面积越小。通过与试验结果对比,数值分析与试验结果比较吻合。
侯小伟卢红标陈万祥周布奎刘云
关键词:抗爆能力
火灾后钢管RPC柱近距离爆炸残余承载力研究被引量:6
2019年
对梁-柱构件的轴向力和侧向爆炸荷载进行适当简化,提出了一种基于等效单自由度方法的近距离爆炸分析模型。首先对标准火灾和爆炸作用后的钢管活性粉末混凝土(Reactive Powder Concrete Filled Steel Tubular,简称钢管RPC)柱初始挠度进行估算,然后结合钢管混凝土统一理论给出残余承载力计算公式并对钢管RPC柱的爆炸损伤进行评估。通过大比例模型试验研究了标准火灾后钢管RPC柱的近距离爆炸残余承载力,分析受火时间和爆炸比例距离对残余承载力和破坏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理论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吻合较好,验证了该文计算模型的可靠性。钢管RPC柱的残余承载力损失范围为16%~67%,火灾和爆炸作用对钢管RPC柱承载力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毁伤,且残余承载力对受火时间更为敏感。其中,仅受火105 min的钢管RPC柱承载力下降60%,而仅遭受爆炸作用的承载力下降16%;经历火灾作用再遭受爆炸荷载的钢管RPC柱承载力损失高达67%。对5根钢管RPC柱进行爆炸损伤评估:1根为轻度破坏,2根为中度破坏,2根为重度破坏,表明钢管RPC柱具有良好的抗火性能和抗爆性能。
邹慧辉陈万祥郭志昆周子欣
关键词:爆炸荷载残余承载力
端部约束HFR-LWC梁极限承载力研究
2019年
将钢筋混凝土梁的特定约束简化为水平刚度和转动刚度,根据受力过程中的几何关系、物理关系和平衡关系,并考虑塑性铰长度的影响,建立了基于面力效应的钢筋混凝土梁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对10根(3根简支、7根特定约束)混杂纤维轻骨料混凝土梁进行四点抗弯试验,分析了支座约束刚度、纤维和配筋率对轻骨料混凝土梁相对承载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面力效应由支承的水平刚度和转动刚度共同提供,极限抗力对支承转动刚度更为敏感,且考虑面力效应的极限承载力为忽略面力效应的1.5~5.5倍。
张岩岩成松松陈万祥郭志昆
关键词:面力效应
大当量地下浅埋爆炸真空室模拟相似材料研究被引量:4
2018年
基于大当量地下浅埋爆炸效应真空室模型试验方法,给出了模拟材料关键物理参数的相似条件和制备要求。首次采用旋转剪切技术测得粒径范围为0.3~0.6 mm石英砂的主要物理性能参数,研究剪切强度参数与粒径和湿度的变化规律,并对它们在大规模抛掷爆炸真空室模型试验中的适用性进行讨论。研究结果表明,毫米级粒径的石英砂可作为爆炸规模为0.1~100 kt地下爆炸真空室模拟试验的相似材料,石英砂的剪切强度参数变化规律满足考虑重力影响的大当量浅埋爆炸的相似条件,表现出对模型试验研究宽广的适用性。相似材料的相关物理参数可为大当量地下浅埋爆炸真空室模型试验和数值计算提供重要参考和依据。
徐小辉徐小辉邱艳宇王明洋
关键词:岩石力学相似材料量纲分析黏聚力
火灾后钢管RPC柱抗爆动力简化计算
2018年
建立了火灾后钢管活性粉末混凝土(简称钢管RPC)柱残余力学性能简化计算方法,并在公式中考虑了温度效应对钢管RPC套箍约束作用的影响;采用等效单自由度法对不同高温后柱的动力响应进行了弹塑性动力分析,探讨了恒定轴向力条件下比例距离和受火时间对柱抗爆动力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简化方法得到的计算结果能反映火灾后钢管RPC柱抗爆动力响应的基本规律。
邹慧辉陈万祥郭志昆张岩岩
关键词:火灾后单自由度
石灰岩中核爆冲击震动效应的化爆模拟被引量:3
2015年
根据爆炸能量相似律,提出了采用化爆模拟核爆在石灰岩中爆炸的冲击震动效应的方法。通过对核爆和化爆分别在石灰岩中爆炸的冲击震动效应的分析,建立了化爆与核爆之间自由场峰值应力和峰值速度的模拟关系式,并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出了最终的模拟表达式。经过对关系式的计算表明:拟合出的关系式较可靠,在已知化爆的基础上可近似计算核爆的峰值应力及峰值速度。
薛宇龙唐德高李大鹏李治中么梅利胡兆颖
关键词:核爆最小二乘法
考虑面力效应的HFR-LWC梁抗爆理论模型与试验验证被引量:4
2021年
现有的抗爆设计规范通常将面力效应看作一种潜在的安全系数,而对面力作用在爆炸加载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及其对结构抗力的贡献不做深入探索。该文对近距离爆炸荷载进行适当简化,并考虑面力效应的影响,建立一种基于等效单自由度(SDOF)法的梁式构件抗近距离爆炸分析模型。专门设计了一套面力加载装置,对8根考虑面力效应的混杂纤维轻骨料混凝土(HFR-LWC)梁进行抗爆试验研究,得到爆炸荷载超压时程曲线及梁的跨中位移、破坏模式等试验数据,分析了支承约束刚度、比例爆距及配筋率等对HFR-LWC梁抗爆能力和破坏形态的影响,进一步检验理论模型的可靠性。结果表明:改进SDOF模型的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吻合良好,为定量评估面力贡献和预测考虑面力效应的HFR-LWC梁爆炸动力反应提供一种有效手段。面力效应能显著提高HFR-LWC梁的抗爆性能,忽略其作用会严重低估结构的抗爆承载力。
陈万祥郭志昆罗立胜袁鹏
关键词:爆炸荷载面力效应抗爆能力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