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0603015)
- 作品数:24 被引量:541H指数:12
- 相关作者:郭忠兴许恒周陈兴雷陈会广刘小红更多>>
- 相关机构:南京农业大学天津大学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中国省际经济增长“资源诅咒”的实证分析被引量:6
- 2012年
- 针对我国大多数资源型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资源贫乏地区之间存在强烈反差的现象,在"资源诅咒"假说框架下,利用中国29个省1997—2006年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及其传导机制.结果表明:丰富的自然资源确实对经济增长产生了"资源诅咒"效应;自然资源主要通过削弱资源型地区的资本投入、教育投入、研发投入及第三产业发达程度这几种传导途径来制约资源型地区的经济增长.
- 徐仪红郭忠兴
- 关键词:自然资源经济增长资源诅咒资源型地区
- 土地非农化过程中的博弈关系被引量:13
- 2010年
- 研究目的:模拟土地非农化过程中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以及地方政府之间的博弈关系。研究方法:斯坦克尔伯格模型和库诺特竞争模型。研究结果:土地税费政策监管不力和地方政府间的过度竞争是造成土地过度非农化的一个重要原因。研究结论:要协调好经济发展与土地资源保护间的关系必须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完善土地非农化过程中的税费政策,加强税费监管;二是引导地方政府改变经济发展模式,避免以牺牲土地资源为代价的恶性竞争。
- 刘吉军许实马贤磊陈健
- 关键词:土地经济土地非农化博弈关系斯坦克尔伯格模型
- 基于低碳经济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被引量:8
- 2011年
-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使土地集约利用成为必然,实现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文章在阐述低碳经济的理论以及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内涵的基础上,结合目前中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现状和问题,通过对二者目标一致性分析以及对在城市土地利用中,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必然性的分析,最后提出了基于低碳经济的中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实现途径。
- 杨亚楠陈会广陈利根
- 关键词:低碳经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
- 普通住宅房价与地价因果关系的检验及其政策含义被引量:8
- 2011年
- 本文在综述房价与地价关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土地市场与住宅市场二者属性,构建一个认识房价与地价关系的基础。理论研究表明,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中,地价是房价上涨的一个重要但非决定性因素,土地需求作为引致需求受房价影响较大。同时,本文利用1998年至2009年季度数据对房价和地价进行G ranger因果关系检测,计量结果表明:短期内房价与地价互为影响,房价对地价影响更为显著;长期内,房价是地价的G ranger因,而不是相反。计量结果可以揭示房地产市场信号短期与长期传递的机制。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房地产市场治理的应对之策。
- 陈会广刘忠原
- 关键词:房价地价普通住宅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 农村土地流转影响因素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基于农民阶层分化与产权偏好的视角被引量:151
- 2011年
-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转型,农民群体逐渐分化为不同职业的农民阶层,由于职业选择的不同以及生活环境的变化,农民在经济收入、产权偏好等方面都出现了巨大的差异,这导致他们对土地流转意愿与决策行为的选择也出现分化,因此,研究由于农民职业分化导致的产权偏好不同及对土地流转的影响就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利用笔者对江苏省实地问卷调查所得的数据,在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的基础上,运用Logistic模型对农民职业分化、产权偏好与农村土地流转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文化程度、职业类别、非农收入比重、是否具有非农就业技能、是否拥有转让权、地权稳定性、地区虚拟变量对土地流转有正向影响,年龄则对土地流转有负向影响,而农业劳动力人数、土地的养老保障作用和是否具有抵押权则对土地流转决策没有显著影响。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应强化土地产权、完善产权结构、大力发展非农产业和提供非农就业机会、提高农村劳动力职业技术素质、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等政策建议。
- 许恒周郭忠兴
- 关键词:农民分化土地流转
- 常州市耕地数量变化驱动力机制及政策绩效分析被引量:23
- 2009年
- 本研究以常州市为例,观察经济社会驱动因子与耕地保护政策作用的机制,研究区域耕地面积变化的驱动力机制中哪些经济社会驱动因子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耕地数量变化过程中耕地保护制度的绩效如何,并从中发现反馈的信息,为下一步政策调整,协调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的矛盾,强化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效果提供决策依据。通过经济计量方法和模型检验了常州市人口增长、经济发展水平、农业结构调整、固定资产投资、农副产品价格以及耕地保护制度等经济社会因子在耕地数量变化中的作用。结果表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水平、农业结构调整、固定资产投资等驱动耕地数量不断减少,而农副产品价格、耕地保护制度的作用相反,且耕地保护制度变迁在不同时期的制度绩效不同,1997年以后的政策比之前的政策在保护耕地的作用更有效一些。中国政府基于现实条件的理性选择应是,实施积极的耕地保护政策,严格耕地保护,加强土地调控。
- 陈会广崔娟陈江龙
- 关键词:耕地数量变化政策绩效
- 城市建成区扩张的驱动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文章以我国2003~2010年省级面板数据为例,依据穆特-米尔斯模型,研究我国城市建成区扩张的驱动因素。依据固定效应模型估计表明:城市居民年可支配收入增长1个百分点,城市建成区扩张0.30%;城市道路长度增加1个百分点,城市建成区扩张0.13%;非农业人口增长1个百分点,城市建成区扩张0.02%;第一产业增加值占总产值比例下降1个百分点,城市建成区扩张0.15%。因此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收入的不断提高,将会进一步提高城市对土地的需求。
- 钟国辉郭忠兴
- 关键词:城市建成区
- 农地保护外部收益及其分配制度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农地保护"的准公共物品属性造成的产权缺失是农地保护外部收益产生的根源。为此,增设农地保护外部收益权是降低农地保护效率损失的有效措施;将农地保护外部收益权界定为农户所有是解决农地保护政策执行不力的较优策略;国家作为第三方介入可以保证农地保护外部收益权的实现,最终使得农地保护的外部效益这种公共物品的配置尽可能地达到帕累托有效率。农地保护外部收益的分配机制包括三部分,即税收及补偿机制、产权交易机制、激励与约束机制,通过这一分配机制对农地保护外部收益进行有效分配,可实现农地保护外部收益的内部化,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农地保护政策执行不力的问题。
- 刘小红郭忠兴陈兴雷
- 关键词:农地保护外部性
- 城市土地边际生产率的空间计量分析被引量:4
- 2014年
- 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基础模型,构建以相邻省份的共同边界线长度和经济发展水平作为空间权重的固定效应空间滞后模型,并利用我国2000—201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各省份城市土地边际生产率。结果表明:(1)我国二、三产业经济增长存在空间溢出性;(2)在考虑空间溢出性的条件下,城市土地边际生产率包含城市土地直接边际生产率和城市土地间接边际生产率,同时各省份的城市土地间接边际生产率一般低于城市土地直接边际生产率;(3)从城市土地平均边际生产率的大小来看,较高区域依次是福建、上海和河北等地区,较低区域依次是宁夏、新疆和海南等地区。因此,中央政府可依据各省份城市土地平均边际生产率高低差别化配置城市土地,从而提高城市土地总产出,促进经济增长。
- 钟国辉郭忠兴汪险生
- 关键词:城市土地边际生产率
- 农地产权演进:完整化、完全化与个人化被引量:16
- 2012年
- 基于对农地产权演进脉络的梳理,本文探讨了农村改革以来我国农地产权演进的路径、动力机制、演进趋向和今后产权建构的原则。认为: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个人享有的土地权利经历了从无到有、权利期限从短期到长久、产权权能从残缺到趋于完整的不断扩展过程。在对农地产权演进的动力机制从经济、政治以及社会等三个方面予以解构之后,分析了动力变化及其对产权演进的影响,总结了农地产权演进的趋势——产权的完整化和完全化,即农地产权的个人化程度不断提高。然后,本文提出了适合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背景的农地产权建构的原则:"按份共有、有序流转"。最后,以土地股份合作为例,验证了农地产权演进所遵循的产权完整化、完全化与个人化逻辑。
- 郭忠兴罗志文
- 关键词:按份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