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BJXM2010-06)

作品数:5 被引量:24H指数:3
相关作者:李大龙李元晖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民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历史地理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5篇游牧
  • 3篇多民族
  • 3篇多民族国家
  • 3篇行国
  • 3篇族群
  • 3篇民族
  • 3篇民族国家
  • 3篇藩属
  • 2篇对峙
  • 2篇农耕
  • 1篇大一统
  • 1篇大一统思想
  • 1篇中国疆域
  • 1篇宋金时期
  • 1篇隋唐
  • 1篇隋唐时期
  • 1篇主权
  • 1篇主权国家
  • 1篇族群互动
  • 1篇明代

机构

  • 4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中央民族大学

作者

  • 4篇李大龙
  • 3篇李元晖

传媒

  • 1篇暨南学报(哲...
  • 1篇云南师范大学...
  • 1篇黑龙江民族丛...
  • 1篇西北民族大学...
  • 1篇青海民族大学...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多民族国家建构视野下的游牧与农耕族群互动研究——宋金时期游牧行国体制与王朝藩属的第二次对峙和重组被引量:4
2017年
农耕族群与游牧族群的对峙和融合是推动多民族国家和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作者从王朝藩属与游牧行国碰撞、对峙与重组的视角,对宋金时期两大族群所建政权的形态,及其对境内族群的整合作用进行了概要探讨,在揭示这一时期政权与族群凝聚状况的同时,给予其在多民族国家建构中的地位和作用一个明确的定位。
李大龙
关键词:宋金时期
多民族国家建构视角下游牧与农耕族群的互动被引量:3
2014年
游牧和农耕是东亚地区两种不同的经济形态,由此而形成了游牧和农耕两大族群,而这两大族群之间的互动是推动多民族国家的中国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单一民族国家理论不能够对这两大族群的互动给予科学的解释,将其纳入到多民族国家构建的大背景下进行探讨似乎更客观。
李大龙李元晖
关键词:民族国家
多民族国家建构视野下的游牧与农耕族群互动——以明代游牧行国与王朝藩属的对峙为中心被引量:2
2016年
在多民族国家建构的视角下审视游牧和农耕族群的互动会得出和传统观点不同的结论。作者在概述明代游牧行国和王朝藩属体系构建的基础上,对游牧和农耕两大族群的互动做了概要分析,认为进入明代,游牧族群一度想夺回在族群互动中的主导权,但强大的政治核心势力的缺失已经难以将游牧族群凝聚为完整的一个整体,相反明王朝却实现了对农耕族群的"一统",两大族群的互动呈现"一统"对"分散"的格局,农耕族群在其中似乎多了几分主动,由此导致了两大族群的互动呈现冲突频繁的状态。
李大龙
关键词:明代对峙
隋唐时期游牧行国体制与藩属体系的碰撞和重组——多民族国家建构视野下游牧和农耕族群的互动研究
2016年
在多民族国家建构的视角下审视游牧和农耕族群的互动,可以得出和传统观点不同的结论。作者在概述隋唐时期两大族群所建政权关系的基础上,认为从游牧行国和农耕王朝藩属的互动看,无论是游牧行国体制还是唐王朝的藩属体制,都不是静止不变的状态,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双方关系的发展,受到空间的限制,两种体制也必然经历不断的重组和整合,构成了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的一个主要阶段。
李元晖
关键词:隋唐时期
“大一统”思想的形成与实践——多民族国家中国疆域的形成和发展被引量:16
2016年
"大一统"思想对多民族国家中国的形成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作者认为"大一统"思想虽然萌芽于先秦时期,但形成于西汉武帝时期,其核心是"汉为天下宗",董仲舒等对"大一统"的解读是对这一观念的完善。"大一统"思想形成后为后代所继承,隋唐两朝是积极的实践者,但边疆族群尤其是游牧族群的继承和发展则使其成为了缔造多民族国家的积极主导者。兴起于东北地区的清王朝则更加继承和发展了"大一统"思想,最终促成了多民族主权国家的定型。
李元晖李大龙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