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8BAD97B02)

作品数:25 被引量:125H指数:7
相关作者:郭涛刘永柱陈志强王慧张建国更多>>
相关机构: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5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0篇水稻
  • 12篇诱变
  • 11篇空间诱变
  • 9篇杂交
  • 8篇杂交水稻
  • 6篇选育
  • 6篇基因
  • 5篇育种
  • 4篇稻瘟
  • 4篇稻瘟病
  • 4篇杂交稻
  • 4篇籼稻
  • 4篇瘟病
  • 4篇高产
  • 4篇矮秆
  • 3篇性状
  • 3篇杂交水稻新组...
  • 3篇水稻新组合
  • 3篇分蘖
  • 2篇稻叶

机构

  • 11篇华南农业大学
  • 7篇福建省农业科...
  • 7篇广东省农业科...
  • 4篇福州国家水稻...
  • 2篇广东海洋大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大连海事大学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浙江省农业科...
  • 1篇湖南省原子能...

作者

  • 11篇王慧
  • 11篇陈志强
  • 11篇刘永柱
  • 11篇郭涛
  • 9篇张建国
  • 6篇谢华安
  • 6篇涂诗航
  • 5篇黄庭旭
  • 4篇黄永相
  • 4篇王乌齐
  • 4篇杨东
  • 4篇董瑞霞
  • 3篇游晴如
  • 3篇肖武名
  • 3篇朱小源
  • 3篇马宏敏
  • 3篇张水金
  • 3篇郑家团
  • 3篇杨祁云
  • 2篇周汉钦

传媒

  • 6篇华南农业大学...
  • 3篇作物学报
  • 3篇核农学报
  • 2篇中国水稻科学
  • 2篇福建稻麦科技
  • 2篇杂交水稻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福建农业学报
  • 1篇湖南农业科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年份

  • 2篇2013
  • 4篇2012
  • 11篇2011
  • 5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空间诱变水稻品系抗稻瘟病遗传及微卫星多态性分析被引量:12
2008年
【目的】研究空间诱变水稻品系对稻瘟病的抗性遗传基础,分析其基因组的微卫星多态性。【方法】将3个空间诱变抗病品系H1、H2及H3与普感亲本丽江新团黑谷(LTH)杂交,采用稻瘟病代表性菌株鉴定其F1代和F2代群体,分析诱变品系的抗瘟性遗传基础;同时采用覆盖整个水稻基因组的225对微卫星引物分析诱变品系与原种对照,探讨诱变品系的基因组突变情况。【结果】3个诱变品系对两个代表性菌株的抗性均为显性,其中H1对菌株GD0193和GD3286的抗性均受主效单基因控制,H2和H3对菌株GD3286的抗性均受两对主效基因控制,H2对菌株GD0193的抗性表现出复杂的遗传基础,H3对菌株GD0193的抗性受主效单基因控制;3个诱变品系的微卫星多态性频率各不相同,在不同染色体的突变频率也不相同。【结论】空间诱变可使水稻产生抗病基因,抗病品系的基因组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异。
肖武名杨祁云陈志强王慧郭涛刘永柱朱小源
关键词:稻瘟病空间诱变微卫星多态性
高产优质杂交水稻新品种‘Ⅱ优936’选育被引量:4
2011年
空间搭载诱变是一种育种新技术,中国科技工作者采用空间诱变先后创制和育成一批水稻新种质、新品种及杂交稻恢复系。此研究采用空间诱变与杂交育种相结合的手段,将恢复系‘明恢86’干种子通过返回式卫星搭载后与‘台农67’杂交,F2代再与CDR22复合杂交,培育出的新恢复系‘福恢936’。用该恢复系与不育系‘Ⅱ-32A’配组的高产优质三系杂交水稻新品种‘Ⅱ优936’,在福建省2年区试中平均比对照‘汕优63’增产达10.82%,米质主要指标达部颁优质米二级标准,稻瘟病抗性比对照‘汕优63’强,2005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本研究可成功地培育出高产优质杂交水稻新品。
游晴如郑家团黄庭旭王乌齐张海峰杨东涂诗航马宏敏谢华安
关键词:杂交稻选育
高产抗病杂交水稻‘天优673’的选育被引量:6
2011年
为了引起植物遗传性的变异,快速地选育高产抗病优质新品种,开展了航天育种新方法研究。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利用空间诱变与杂交育种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育成的杂交水稻恢复系‘福恢673’,它具有恢复力强,恢复谱广,配合力好等特点。并用恢复系‘福恢673’与不育系‘天丰A’配组育成了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天优673’,多年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具有丰产性突出、抗稻瘟病、品质较优、生育期适中、制种产量高等优点。在福建省2年区试中,平均产量7.09t/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达5.39%,生产试验平均产量7.56t/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10.29%,福建省区试稻瘟病室内鉴定2年均表现抗(R),2010年3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空间诱变与杂交育种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可成功育成高产抗病杂交水稻新品种。
杨东王志赋李传国涂诗航黄达彪梁世胡董瑞霞张水金黄庭旭谢华安
关键词:杂交稻航天育种
湖南水稻辐射诱变创制新种质的研究进展与展望被引量:7
2010年
湖南省水稻辐射诱变育种工作始于20世纪60年代,至21世纪前通过省级审定的直接利用60Co-γ射线辐射育成的品种9个,间接利用(与突变体杂交)育成的品种有10个。21世纪初湖南水稻辐射诱变育种树立创新目标,开展辐射诱变新材料评选、新种质创制、新品种选育等工作,2001~2009年,通过省级审定的品种(组合)3个,同时获得了一批高产、优质(红米、白米),抗倒、抗高温、高结实率的早、中、晚稻特异种质资源。
易卫平彭伟正彭选明涂武飞庞伯良
关键词:水稻辐射诱变育种
杂交水稻Ⅱ优航1号的选育与应用被引量:5
2009年
Ⅱ优航1号是用强恢复系“航1号”与三系不育系Ⅱ-32A配组育成的中籼型三系杂交稻组合。该组合具有丰产稳产性好、适应性广、制种产量高、茎秆粗壮、根系发达、群体形态结构整齐、熟期转色好、穗大粒多等特点。2004-2005年先后通过了福建省和全国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了该组合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栽培和制种技术要点。
谢华安王乌齐黄庭旭杨东郑家团肖承和张水金马宏敏
关键词:杂交稻籼稻选育
优质水稻品种越光(Koshihikari)中控制稻米淀粉RVA谱特征值的QTL分析被引量:14
2010年
利用南京11×Koshihikari RIL群体在南京两年的种植结果,检测与稻米淀粉RVA谱特征值峰值黏度、最低黏度、最终黏度、崩解值、消减值、峰值时间和糊化温度相关加性和上位性效应QTL,并分析其表达稳定性。结果表明,7个稻米淀粉RVA谱特征值在两年中均呈连续分布,且存在超亲遗传现象。共检测到8个具有加性效应的QTL与稻米6项淀粉RVA谱特征值有关,两年中能重复出现的QTL有6个,即qTPV-6、qFPV-6、qBDV-6、qSBV-6、qPKT-6和qPT-6,分别控制最低黏度、最终黏度、崩解值、消减值、峰值时间和糊化温度,两年的平均贡献率分别为46.4%、60.3%、31.1%、71.9%、38.5%和12.4%,而qSBV-8和qPT-5仅在1年中被检测到,环境稳定性差。此外,还检测到5对影响稻米淀粉RVA谱特征值的QTL具有上位性效应,互作既发生在相同染色体上也发生在不同染色体之间,但贡献率较小,且受环境的影响较小。控制稻米淀粉RVA谱特征值的稳定、主效QTL,可为Koshihikari中稻米优良蒸煮食味品质相关基因的育种利用提供基础。
张永生江玲刘喜刘世家陈亮明翟虎渠万建民
关键词:稻米数量性状基因座加性效应上位性
水稻半矮秆基因iga-1的鉴定及精细定位被引量:11
2011年
在前期通过空间诱变获得半矮秆隐性突变基因iga-1的基础上,进一步对iga-1进行鉴定。农艺性状调查表明携带iga-1的矮秆株系CHA-2、CHA-2N与原种特籼占13相比存在明显变异。节间长度测量显示CHA-2、CHA-2N节间比例正常,属dn型。外源GA3处理、内源GA3测定和α-淀粉酶活性检测揭示iga-1与GA3调控无关。利用CHA-2与粳稻品种02428杂交获得的F2群体将iga-1定位在水稻第5染色体两个InDel标记DL18和DL19间32.01kb的物理距离内。该区域有5个阅读框架,其中包括赤霉素信号传导调控基因D1。序列分析表明CHA-2、CHA-2N和特籼占13在D1位点上基因组序列不存在差异,推测D1并非iga-1的候选基因。比较水稻第5染色体上其他矮秆基因发现iga-1可能与半矮秆基因sd-7来自同一位点。
郭涛霍兴饶得花刘永柱张建国陈志强王慧
关键词:水稻
杂交稻亲本间成穗率QTL-SSR遗传距离与配合力及杂种优势的关系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应用分子标记预测杂交稻F1茎蘖成穗率的配合力效应及杂种优势的可行性,为杂交稻亲本的茎蘖成穗性状改良及选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与成穗率QTL连锁的56个SSR标记检测了13个杂交稻亲本(7个不育系和6个恢复系)之间的遗传距离,结合42个F1杂交组合(7×6NCⅡ)的成穗率表现,对亲本间的QTL-SSR遗传距离与杂种F1的配合力效应及杂种优势进行相关分析。【结果】13个亲本间的QTL-SSR遗传距离为0.15~0.53,平均为0.33;以相似系数0.65为标准可将13个亲本划分为2大类群。亲本间QTL-SSR遗传距离与F1双亲一般配合力之和呈极显著正相关(r=0.614),而与F1特殊配合力相关不显著(r=0.033);亲本间QTL-SSR遗传距离与F1中亲优势、超低亲优势分别呈极显著负相关(r=-0.523)和显著负相关(r=-0.373)。【结论】在一定范围内,杂交稻亲本间QTL-SSR遗传距离的大小可以反映F1成穗率性状的双亲一般配合力总效应,并能预测F1的杂种优势。
黄永相刘永柱郭建夫王慧陈志强
关键词:成穗率配合力杂种优势
杂交水稻新组合特优航2号示范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被引量:1
2010年
特优航2号是福建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龙特甫A与航2号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具有综合性状优良,丰产性好,适应性广等优良特性。介绍了特优航2号产量表现,特征特性和主要栽培技术。
郑轶游晴如董瑞霞涂诗航谢华安
关键词:杂交水稻选育
空间诱变水稻多蘖矮突变体不同分蘖期蛋白质组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JB-1返回式卫星搭载水稻(Oryza sativa L.)丙95-503干种子,地面种植后筛选出多蘖矮杆突变体R955。利用荧光差异显示双向电泳(2-D DIGE)对突变体播种后第14天(未发生分蘖)、第21天(分蘖起始)、第55天(最高分蘖期)3个营养生长期叶片总蛋白进行分离及定量分析(未搭载植株为对照),检测到在各发育时期共有97个蛋白点发生差异表达,经串联质谱鉴定后得到59个独特的蛋白。功能分析发现能量代谢、光合作用、蛋白代谢、氮元素同化、氨基酸代谢以及胁迫应答等过程均参与了突变体的分蘖发育。对差异蛋白在不同时期相对表达量的K-均值聚类分析显示不同功能蛋白表现不同表达模式。两因素差分析(Two-way ANOVA)筛选出S-类核糖核酸酶可能与水稻分蘖性状直接关联。
王巍魏力军王俊敏徐建龙孙野青
关键词:水稻空间诱变蛋白质组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