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专项(2008ZX08012-004) 作品数:17 被引量:150 H指数:9 相关作者: 杨殿林 李刚 赵建宁 刘玲 娜日苏 更多>> 相关机构: 甘肃农业大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 内蒙古师范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专项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更多>>
棉田外来入侵害虫扶桑绵粉蚧的防治 被引量:13 2010年 从扶桑绵粉蚧的形态特性、生物学特点、寄主植物、危害特点4个方面较详细地介绍了一种新入侵棉田的害虫扶桑绵粉蚧,简单概括和介绍了对其危害的关键防治技术。 崔金杰 雒珺瑜 张帅 王春义关键词:棉田 入侵害虫 扶桑绵粉蚧 转Bt基因棉对土壤无脊椎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5 2009年 采用干、湿漏斗分离法,运用群落生态学方法,研究了转Bt基因棉"GK12"和"新棉33B"对棉田0~15cm土层土壤无脊椎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线虫和螨类为棉田土壤无脊椎动物优势类群,其频度分别为54%以上和18%以上。与亲本常规棉"泗棉3号"相比,"GK12"提高了土壤线蚓数量,但降低了某些土壤无脊椎动物类群(如同翅目、虫齿目和双翅目)的数量;两种Bt棉田中,"新棉33B"棉田的同翅目昆虫数量显著高于"GK12",蜘蛛目数量显著低于"GK12"棉田,其他土壤无脊椎动物类群的数量则基本上无显著差异。"GK12"显著降低了土壤无脊椎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度;两种Bt棉中,"新棉33B"棉田土壤无脊椎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度较高。Rényi多样性指数曲线也表明,"GK12"棉田各土层土壤无脊椎动物群落的多样性均显著低于"泗棉3号"棉田;"新棉33B"棉田各土层土壤无脊椎动物群落的多样性高于"GK12",但10~15cm土层常见类群和优势类群的多样性较低。在各土层中,土壤无脊椎动物数量、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动态在不同类型棉田趋势基本相同。7~11月期间,10月是土壤无脊椎动物数量的高峰期,此时在"泗棉3号"棉田土壤无脊椎动物在0~5cm的表层和10~15cm的深层土壤均较多,在"GK12"和"新棉33B"棉田则集中于10~15cm的深层土壤。11月,"泗棉3号"土壤无脊椎动物类群的多样性和均匀度呈下降趋势,"GK12"则呈上升趋势。可见,种植Bt棉"GK12"可改变某些土壤无脊椎动物类群的数量,降低类群的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度;两种Bt棉田的土壤无脊椎动物群落结构也有一定的差异,"新棉33B"棉田土壤无脊椎动物群落的多样性高于"GK12"。 郭建英 万方浩 吴岷关键词:转BT基因棉 群落结构 多样性 昆虫采样系统用于棉盲蝽虫量调查试验结果 被引量:3 2011年 为验证昆虫采样系统用于棉盲蝽田间虫量调查的效果,于2010年在江苏省大丰市蚕豆田和茼蒿田绿盲蝽1代和2代4龄、5龄若虫发生盛期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吸虫器抽吸虫量高于或等同于常规拍打法,且可获得各虫龄或虫态,但对5龄以下若虫虫体有损伤。因此,建议吸虫器实际应用中,应尽量选择在3龄若虫高峰后进行;取样单位蚕豆田每点抽吸1m2、茼蒿田每点抽吸0·25m2,尽量抽吸植株的中上部(嫩头或花);缩短抽吸时间,以减少长时间操作、机器振动对虫体的损伤。同时对设备提出了改进建议。 姜玉英 陈华 曾娟 杨荣明关键词:棉盲蝽 抽吸 我国Bt棉田病虫种群演变动态和监控对策 被引量:7 2010年 棉花是易遭受病虫为害的作物,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初,棉铃虫在我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棉区严重暴发,致使棉花产量受到严重影响。据统计,1992年棉铃虫在全国棉田发生1 257万hm^2次,当年累计防治2 355万hm^2次,挽回皮棉86万t,实际损失皮棉仍高达42万t,约占当年棉花总产的一成。 姜玉英 冯晓东 夏冰 曾娟关键词:BT棉田 种群演变 病虫 棉花产量 长江流域 棉铃虫 转Bt基因玉米种植对土壤细菌数量及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3 2011年 利用三室根箱装置获得玉米生长室土壤(SⅠ)、根际土(SⅡ)、非根际土(SⅢ)3个不同根区土壤,采用传统平板计数培养与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转基因玉米B t11及其非转基因亲本在播种后40、50、60 d各根区土壤细菌数量及多样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转B t基因玉米播种后50、60 d SⅠ根区土壤可培养细菌数量显著低于非转基因亲本,播种后40、50 d SⅡ根区土壤可培养细菌数量较亲本玉米显著增加,而在其他时期和根区与亲本玉米之间均无显著差异。DGGE图谱显示,3个采样时期各根区DGGE图谱条带数、土壤细菌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无显著差异(P>0.05)。 刘玲 杨殿林 王生荣 赵建宁 李刚 娜布其 娜日苏关键词:土壤细菌 DGGE 不同类型抗虫棉对棉铃虫几种主要酶系活性的影响 研究了转双价基因棉(中41),转单价基因棉(中44)对棉铃虫幼虫中肠内解毒酶、保护酶和中肠蛋白酶的活性的影响,测定比较了取食含有转基因棉种子粉的人工饲料的棉铃虫中肠内α-乙酸萘酯酶、乙酰胆碱酯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超... 孙志新 崔金杰 雒珺瑜 王春义 陈海燕关键词:棉铃虫 酶活性 抗性机理 转基因抗虫棉 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对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8 2011年 采用DGGE-cloning测序技术研究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在生长期内对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影响。结果分析表明,不同生长期内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与非转基因大豆根际土壤细菌16S rDNADGGE指纹图谱谱形相似,仅在出苗期和鼓粒期出现两条差异带,分别属于芽单胞菌门(UnculturedGemmatimonadetes bacterium clone,缺失)和壁厚菌门(Uncultured Firmicutes bacterium cloneGASP-KC3W1_H04,增加);不同生长期内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与非转基因大豆根际土壤细菌16SrDNA DGGE指纹图谱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无显著差异。因此,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对土壤细菌多样性无显著影响。 李刚 赵建宁 杨殿林关键词: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 根际土壤 细菌多样性 转Bt基因棉对甜菜夜蛾的影响 被引量:12 2010年 随着转基因棉在全球的广泛种植,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等靶标害虫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是甜菜夜蛾的为害呈现日益加重的趋势,并从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本文论述了Bt毒蛋白对甜菜夜蛾生长发育、取食行为、体内酶活、药剂敏感性等的影响以及甜菜夜蛾对Bt毒蛋白产生抗性的机制等,并对今后转基因棉田甜菜夜蛾的防治提出了建议。 苏宏华 范娜 李达 杨益众关键词:转基因棉 甜菜夜蛾 取食行为 解毒酶 抗药性 三种生物质能源植物组织的乙醇提取液对烟粉虱生物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2009年 为了探讨蓖麻、海滨锦葵等生物质能源植物组织的抽提物作为植物保护剂的可行性,用蓖麻种子、蓖麻叶片、海滨锦葵叶片等生物质能源植物组织的乙醇粗提物处理烟粉虱成虫,4、24、48、72和96h后测定其体内的谷胱甘肽转移酶和羧酸酯酶活性,并利用Y型嗅觉仪测定烟粉虱对3种生物质能源植物组织的乙醇粗提物的嗅觉反应.结果表明:3种生物质能源植物组织的乙醇粗提物对烟粉虱谷胱甘肽转移酶和羧酸酯酶均有明显影响,随着浓度的提高,其作用增强,其中250倍液的作用与1.8%的阿维菌素3000倍液作用相当.3种提取液的250倍液对烟粉虱成虫具有明显的驱避作用,其中蓖麻种子、蓖麻叶片和海滨锦葵叶片等乙醇粗提物的驱避率分别为100.0%、96.7%和79.4%.表明蓖麻种子、蓖麻叶片和海滨锦葵叶片的乙醇粗抽提物对烟粉虱具有驱避作用和其他生物活性. 周福才 周桂生 李传明 杨益众 钦佩关键词:海滨锦葵 烟粉虱 谷胱甘肽转移酶 羧酸酯酶 利用根箱法解析转双价(Bt+CpTI)基因棉花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及细菌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2011年 利用根箱法对棉花根部土壤进行分区采集,并采用传统平板培养和DGGE克隆测序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转双价基因棉和常规棉3个生长时期(播种后40 d、50 d和60 d)不同根区土壤细菌、放线菌和真菌数量及细菌多样性进行对比分析。平板培养结果表明,与常规棉相比,转双价基因棉S1根区土壤细菌、放线菌的数量显著降低,而S2根区土壤细菌、放线菌、真菌和S3根区土壤细菌、真菌的数量显著增加(P<0.05);DGGE图谱分析表明,在棉花生长的3个时期内,转双价基因棉和常规棉根区土壤细菌多样性指数、均匀度和条带数均无显著差异(P>0.05),2种棉花处理间有着很强的相似性,不受转双价基因棉种植的影响。转双价基因棉种植仅改变了根区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对细菌多样性无显著影响。 娜布其 红雨 杨殿林 赵建宁 李刚 娜日苏 刘玲关键词:转双价基因棉 土壤微生物 根箱法 细菌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