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29B06)

作品数:18 被引量:306H指数:10
相关作者:孙占祥郑家明张玉龙刘洋白伟更多>>
相关机构: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沈阳农业大学辽宁省水土保持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辽宁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农业科学

主题

  • 9篇土壤
  • 6篇玉米
  • 5篇水分
  • 5篇土壤水
  • 5篇土壤水分
  • 4篇旱区
  • 4篇干旱
  • 4篇干旱区
  • 4篇半干旱
  • 4篇半干旱区
  • 4篇保水
  • 3篇水剂
  • 3篇作物
  • 3篇保水剂
  • 3篇大豆
  • 2篇中耕
  • 2篇中耕深松
  • 2篇深松
  • 2篇水分利用
  • 2篇垄膜沟种

机构

  • 12篇辽宁省农业科...
  • 10篇沈阳农业大学
  • 5篇辽宁省水土保...
  • 1篇朝阳师范高等...
  • 1篇沈阳区域气候...

作者

  • 12篇孙占祥
  • 7篇郑家明
  • 7篇张玉龙
  • 6篇白伟
  • 6篇杨宁
  • 6篇冯良山
  • 6篇刘洋
  • 5篇肖继兵
  • 5篇侯志研
  • 5篇崔娜
  • 4篇白丽萍
  • 3篇杨久廷
  • 2篇辛宗绪
  • 2篇郭彩杰
  • 2篇文凤
  • 1篇罗曼
  • 1篇张莹
  • 1篇刘志
  • 1篇王卫平
  • 1篇蒋春光

传媒

  • 3篇辽宁农业科学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土壤通报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北方园艺
  • 1篇大豆科学
  • 1篇土壤
  • 1篇河南农业科学
  • 1篇陕西农业科学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中国蔬菜
  • 1篇核农学报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5篇2011
  • 9篇2010
  • 2篇2009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玉米茬不同处理方式对土壤耕层水分的影响被引量:6
2009年
针对朝阳半干旱区春季十年九旱的实际情况,在秋后玉米地设置了玉米地留茬、留茬覆盖玉米秸秆、翻耕、翻耕后覆盖玉米秸秆和翻耕后覆盖地膜5种不同处理方式,探讨不同处理方式对春播前表层土壤水分的影响。测定结果表明,各处理春播前表层土壤水分含量大小顺序为翻耕后覆膜>翻耕后覆盖秸秆>留茬覆盖秸秆>翻耕无覆盖>留茬无覆盖,其中翻耕覆膜处理土壤含水率为17.03%,比留茬无覆盖处理高4.51%,比翻耕无覆盖处理高2.57%,比留茬覆盖秸秆处理高1.27%,比翻耕覆盖秸秆处理高0.66%。
肖继兵杨久廷辛宗绪张景会孙占祥张玉龙
关键词:土壤水分留茬翻耕
辽西参考作物潜在腾发量变化及其气象影响因子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根据辽西半干旱区阜新、朝阳站上世纪50年代至今的气象资料,采用FAO推荐的Penm an-Monte ith公式计算参考作物潜在腾发量(ET0),统计并分析生长季与非生长季辽西地区的ET0、气象因子变化与及其影响ET0变化的主要气象因子。结果表明:阜新地区ET0表现为随时间的增长趋势,而朝阳表现为随时间逐年减少趋势,80年代至今阜新、朝阳变化趋势显著。阜新、朝阳ET0与各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大体一致。在辽西地区影响ET0显著的气象因子顺序为:风速>太阳辐射>最高温度>降水量,20世纪80年代至今风速的显著性变化是辽西半干旱区ET0之间差异的主要原因。
王鹏飞孙占祥杨宁冯良山于秀捷
关键词:参考作物潜在腾发量FAOPENMAN-MONTEITH公式气象因子FAOPENMAN-MONTEITH公式
风沙半干旱区风沙土不同耕法水土保持效果研究被引量:18
2010年
针对风沙半干旱区易旱、易风蚀的农业生态系统,探讨了风沙土秋翻耕、秋旋耕和春旋耕(秋留茬)不同耕法保土、保水的效果。结果表明,播种前春整地比传统秋整地水土保持效果好。春旋耕(秋留茬)土壤风蚀量比秋翻耕和秋旋耕2种耕法少1.3~1.6 cm,0~30 cm耕层土壤含水量比秋翻耕和秋旋耕平均高3个百分点。表明风沙土春整地是防止水土流失的一项有效措施。
颜景波韩志松王慧新姜涛孙占祥何跃于洪波
关键词:风沙土保水效果
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的辽宁阜新地区玉米品种评价被引量:23
2010年
品种是影响玉米高产的主要因素之一,不同区域选择适宜的品种对玉米高产有着重要意义。针对辽宁阜新地区品种混杂多样的特点,在2年试验数据的基础上,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该区域12个主栽玉米品种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辽单565、郑单958、沈玉21、金玉228、良玉11、世宾28、辽单632、沈农T19、东亚56、铁丰88、东单90、登海3686的关联度分别为0.8999,0.8520,0.8271,0.8257,0.7863,0.7761,0.7592,0.7584,0.7505,0.7490,0.7371,0.7136,说明适宜阜新地区的玉米品种为辽单565、良玉11、金玉228和郑单958。
白伟孙占祥郑家明刘洋侯志研冯良山杨宁
关键词:灰色关联度分析玉米品种
垄膜沟种不同沟垄比对春玉米水分利用和产量的影响被引量:9
2016年
为进一步提高半干旱区春玉米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设计3种垄膜沟种不同沟垄比带型,分别为60cm∶60cm,60cm∶45cm和60cm∶30cm,以传统种植为对照,研究不同处理对土壤水分和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008—2009年的两年试验中,垄膜沟种不同带型处理的平均土壤贮水量在玉米整个观测期基本上比对照不同程度有所增加。由于两年间降雨量不同且降雨分布不均,使2008—2009年度沟垄集雨种植玉米产量差异很大。但不同带型增产趋势基本一致,两年间不同带型垄膜沟种的产量比对照分别增加9.85%~14.52%和24.88%~27.20%,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比对照增加12.57%~14.75%和7.42%~18.03%。通过回归分析得出在辽西半干旱地区玉米垄膜沟种比较适宜的沟垄比为60cm∶40.5cm,此条件下可使玉米理论产量达到最高。垄膜沟种技术是适合于半干旱地区能较好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的一种种植方式。
刘志肖继兵崔丽华
关键词:垄膜沟种春玉米土壤水分
辽西半干旱区大豆垄膜沟种微集水技术效果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垄膜沟种微集水技术是提高农田降水资源利用率和水分满足率的有效途径,具有产流和较好的控制农田土壤水分蒸发的双重作用,可有效抑制农田水分的非目标性输出,促进大豆生长发育,对大豆增产显著,增产幅度达30.44%。
李开宇李亚男靖凯邓林君孙占祥朱勇
关键词:微集水大豆辽西半干旱区
蓝萼香茶菜水提醇沉液对蔬菜作物真菌的抑制活性被引量:2
2010年
采用抑菌圈法测定了蓝萼香茶菜水提醇沉液对茄子黄萎病菌、甜瓜枯萎病菌和黄瓜枯萎病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蓝萼香茶菜提取液对这3种真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最低抑菌浓度(MIC)分别为1/128、1/8和1/128;活性物质的最佳水提醇沉法提取条件是将晾干的蓝萼香茶菜在水中浸泡12h,80%的乙醇进行醇沉。
崔娜罗曼郭彩杰张玉龙
关键词:蓝萼香茶菜真菌
土壤施用保水剂对番茄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被引量:14
2011年
本试验以普通栽培型番茄‘辽园多丽’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粒度保水剂进行土壤拌施,研究了其对番茄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为生产上获得壮苗、节约水资源服务。结果表明,不同粒度的保水剂土壤拌施能提高番茄幼苗的株高、茎粗、单位面积叶片重、根茎叶的干鲜重,能够提高G值和壮苗指数,促进番茄幼苗功能叶的光合作用,番茄幼苗功能叶的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均提高。综合不同粒度保水剂处理后对番茄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以中等粒度的保水剂处理效果最好。
崔娜张玉龙郭彩杰白丽萍杨光宇李红蕊
关键词:保水剂番茄幼苗生长发育
旱地玉米中耕深松对土壤水分和作物产量的影响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通过对朝阳半干旱区旱地玉米中耕深松对土壤水分和作物生长的影响研究表明,深松减小了表层土壤容重,增加了土壤孔隙度,提高了土壤的蓄水能力,促进玉米生长发育,玉米增产5.7%。
肖继兵杨久廷辛宗绪孙占祥
关键词:半干旱区土壤深松玉米土壤水分
不同覆盖方式对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被引量:5
2010年
在渗水地膜覆盖、普通地膜覆盖、普通地膜和渗水地膜交替覆盖、秸秆覆盖和裸地种植五种处理方式条件下,探讨了不同覆盖方式对辽西风沙半干旱地区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覆盖处理均可以不同程度的增加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其中渗水地膜覆盖能使玉米产量增加32.66%,土壤水分利用效率提高41.9%,说明渗水地膜覆盖是辽西风沙半干旱区提高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最佳方式。
文凤孙占祥白伟郑家明刘洋冯良山杨宁侯志研
关键词:玉米土壤水分水分利用效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