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基础研究基金资助(Jc-2003)
- 作品数:1 被引量:4H指数:1
- 相关作者:董利民谢秋菲张鹏孟丹更多>>
-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清华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清华大学基础研究基金资助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可注射磷酸钙骨水泥修复骨缺损的动物实验研究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观察分析两种新型可注射磷酸钙骨水泥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和成骨特性。方法选取24只新西兰大白兔,在双侧股骨髁部钻取直径4mm深6mm的骨缺损,实验侧注入材料A(α-磷酸三钙骨水泥)或材料B(β-磷酸三钙骨水泥),术后3天摄X线片观察骨水泥充填情况。术后2、4、8周取实验侧α-磷酸三钙骨水泥植入处和空白对照侧标本,每组4只,共12只。术后8、16、24周取实验侧β-磷酸三钙骨水泥和对照侧α-磷酸三钙骨水泥植入处标本,每组4只,共12只。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骨水泥在骨内的降解及新骨生成情况。扫描电镜观察骨-骨水泥界面超微结构。结果4周时α-磷酸三钙骨水泥周围骨小梁增粗,8周时可见新生骨小梁,但材料降解缓慢。β-磷酸三钙骨水泥在体内8周时已降解,16周降解吸收显著,24周降解反应大部分完成,降解同时有大量新骨生成。结论两种磷酸钙骨水泥可操作性强,生物相容性好,具有骨传导作用。β-磷酸三钙骨水泥在降解性和成骨特性上表现更优异。
- 孟丹谢秋菲张鹏董利民
- 关键词:可注射磷酸钙骨水泥动物实验